http://s8/mw690/7137e44egd4fa21e86c07&690
(图1:
通拉山口,海拔5100米,是318国道往南最后一个垭口。右下方是通拉山口牌楼,穿过了它就进入聂拉木地界,公路也转为下坡。屏列于前方的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我们将要穿越她去位于南坡的樟木镇。)
我们离开珠峰大本营、按原路折回定日,重新驶上了318国道。从定日至樟木路段是318国道最后的里程,翻过拉龙拉山后,我们直接奔向下一个目标——通拉山口。
车子沿着蜿蜒的公路一会儿上山、又一会儿下山,在青藏高原的南缘大幅度的起伏;汽车越爬越高,窗外的风景不断地变换,位于前座的我、不断地揿着快门。当我们的视线已能够到通拉山口时,只见云开处、一列银色的雪峰横亘于路的尽头。这是一道别样的风景,这是雄伟壮阔的喜马拉雅山脉,6000米以上的极高山自东向西一字排开,云雾缭绕不见首尾。车子穿过通拉山口牌楼,一俟停车、所有人蜂拥而出,即刻融入到无边的风景之中。
通拉山口是318国道往南的最后一个垭口,海拔5100米;穿过垭口,将一路下坡直抵樟木口岸。作为西藏通往南亚次大陆的重要通道,形成于明清之际。清乾隆至咸丰年间,尼泊尔的廓尔喀人数度入侵西藏,最远已打到扎什伦布寺。在清军和西藏部队的坚决反击下数战皆捷,打得廓尔喀人不得不纳表称臣。此后,由于通拉山口的险峻和西藏部队的驻守,廓尔喀人再未能越雷池一步。
通拉山口也是定日县和聂拉木县的分界线。从垭口至樟木镇仅有几十公里,而海拔高度却急速下降了2000多米。樟木沟较之其他几条山沟相对狭窄,即便如此、印度洋暖湿气流钻缝而上,使得整条沟大多时候皆处于云雾笼罩之下;喜马拉雅山脉的屏蔽作用,南坡湿润、温暖的气候,使得这里植被覆盖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与寒冷、干旱的北坡形成巨大反差。
今天我们向南穿过喜马拉雅山脉,是为了体验地理上的穿越、领略喜马拉雅南北坡自然与人文景观。而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在峰谷间不断起伏、在崇山峻岭间不断穿越?诚如宋代杨成斋诗句,“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当我们回首来路,人生的穿越既是一种艰辛的体验、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车过通拉山口后,我们完成了对喜马拉雅的穿越;而人生的穿越尚未终结,我们仍将继续!
http://s5/mw690/7137e44egd4fa258f12a4&690
(图2: 路上的风景——离开了大本营,汽车拐上了318国道。)
http://s10/mw690/7137e44eg7bb29dd8a939&690
(图3: 路边的风景——裸露的山体、贫瘠的大地,却蕴藏着无穷的宝藏。)
http://s15/mw690/7137e44egd4fa2e139afe&690
(图4:刚刚翻越了拉龙拉山口,汽车正在下坡。远处是通拉山口一带的风光,一见此景、不禁心潮澎湃!)
http://s16/mw690/7137e44egd4fa36b5e4ff&690
(图5:
我们正朝着通拉山口疾驰,前方是这世界上最为壮丽的一道风景——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近十万年以来,喜马拉雅山脉进入高速成长期;她西起帕米尔、东到雅鲁藏布大拐弯,西南略呈弧形,全长2500多公里;8000米以上级高峰14座,7000米以上级高峰超过40座;孕育了十多条亚洲的大河。)
http://s14/mw690/7137e44egd4fa392765ed&690
(图6:
在通往通拉山口的公路上汽车比蚂蚁还小,而我们正藏身于“蚂蚁”的肚子里、向山口爬去。)
http://s8/mw690/7137e44egd4fa3b326217&690
(图7:
我们已位于5000米的高度,通拉山口在望。壮丽的风景迫使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瞻仰、朝拜、欣赏、记录,充分领略眼前的地理奇观。)
http://s12/mw690/7137e44egd4fa41d9f8fb&690
(图8:
眼前的这一位是来自内地的骑行者,他一边休息一边欣赏前方的风景。他将骑着单车穿过通拉山口,前往樟木口岸。面对他我们还能说什么呢,除了敬佩还是敬佩,了不起啊!)
http://s12/mw690/7137e44egd4fa4483fccb&690
(图9: 连绵的雪峰直指苍穹。)
http://s7/mw690/7137e44egd4fa4882cbe6&690
(图10:
再一次把这位单身骑行者定格在我的镜头里。他看似孤独,却有着强大的内心;他热爱并敬畏自然,挑战的也只是自己的极限;他那种勇闯天涯的壮举,正是我们人生前行的榜样。)
http://s14/mw690/7137e44egd4fa4cc38d6d&690
(图11: 同样是骑行,若换作摩托车、差别就大了去了,呵呵。)
http://s1/mw690/7137e44egd4fa4f83c7e0&690
(图12: 通拉山口,我们来了。)
http://s11/mw690/7137e44egd4fa525b5f6a&690
(图13: 极高山,雪峰,冰川。)
http://s5/mw690/7137e44egd4fa55714f74&690
(图14: 右手边的雪峰,犹如一座金字塔。)
http://s11/mw690/7137e44egd4fa5761e3aa&690
(图15: 停下车、西南望,云雾蒸腾。)
http://s3/mw690/7137e44egd4fa5ba20d02&690
(图16: 5100米的垭口处,沟壑纵横。)
http://s1/mw690/7137e44egd4fa5e32d300&690
(图17: 奔向大自然,在雄伟壮丽的风景里、留下我们的身影。)
http://s15/mw690/7137e44egd4fa61b4406e&690
(图18: 路边,人们用垒砌玛尼堆的方式、祈祷一生平安。)
http://s2/mw690/7137e44egd4fa649fd921&690
(图19:过了通拉山口、国道转为下坡,我们开始穿越喜马拉雅山脉。)
http://s3/mw690/7137e44egd4fa66ca3f32&690
(图20: 视角发生了变化,路,越来越低;山,越来越高;沟谷,向南深深地切去。)
http://s9/mw690/7137e44egd4fa6901c138&690
(图21: 再往前,我们将隐没于山沟之中。)
http://s14/mw690/7137e44egd4fa70c2200d&690
(图22: 这里是樟木沟的沟口,车辆正在接受检查,眼前的一切依然很荒凉。)
http://s6/mw690/7137e44egd4fa73525f65&690
(图23: 日头偏西,山谷内明暗交替变化。)
http://s2/mw690/7137e44egd4fa75e67f21&690
(图24: 我们已正式进入樟木沟。左手路边,是一处滑坡的遗迹。)
http://s8/mw690/7137e44egd4fa78a640b7&690
(图25:
植被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眼前已出现了绿色、且越来越浓。若是夏季,两边的山上挂着无数的悬泉瀑布,一路陪伴有瀑布与涧水的奏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