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之——南京朝天宫

标签:
旅游摄影 |
南京朝天宫,是江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
从旅游的角度看,朝天宫缺乏吸引人的自然风光,而它却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它所在之地,春秋时吴王夫差曾“设冶铸剑”,故名冶城。东晋时,王导又在冶城的旧址建“西园”,仍是冶炼作坊。南朝刘宋时期,改西园为“总明观”,使此地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一处名胜。此后的1300多年、至清朝咸丰年间,一直都是道观。唐代叫“太清宫”,宋代称“天庆观”,元代名“玄妙观”,明代由朱元璋赐名“朝天宫”。太平天国时期,曾改朝天宫为“红粉衙”,是生产、储藏火药的作坊。现为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
朝天宫后面有座小山,叫冶山,因冶城而得名。相传,冶山上曾有一个“谢公墩”,为东晋时王羲之和谢安共同登临处。遥想当年,王、谢携手冶山之巅,大半个建康城收于眼底;西瞰长江、北望幕府、东眺钟山,兴起时谈古论今、吟诗作赋,留一段千古佳话。而今吾辈效前贤乘兴来登,立于“敬一亭”上,凭栏放眼处,不见长江、不见幕府、更不见钟山;但见高楼环列、遮断望眼,满目尽是钢筋混凝土!文思咋起,诗兴何来?一时顿觉胸闷,气血上涌。唉,看是看不见了,但凭想象吧。
冶山,又名宫后山,顾名思义、即朝天宫后面的山。宫后山基本上是座土山,不大见得到石头;不算高,大约也就二、三十米。孩提时,常来此地玩耍。那时的宫后山,北坡大都在宫墙外。山上树木稀疏,被拽的东倒西歪;时见坟茔,多数已垮塌,在地面留有坑洞。山坡较陡,由于常年有小孩爬、滑,自上至下形成很多条滑道和滑槽。下午放学后,经常和小伙伴一道去爬宫后山。沿着滑槽,手脚并用,气喘嘘嘘地爬到山顶(宫墙下),而后屁股往下一坐,再顺着滑槽往下滑,一直滑到山脚。总是乐此不疲,循环往复。有时则作“逮人”的游戏,满山乱跑,跌打滚爬,劲头十足。玩到兴时,鼻涕横流,用衣袖一抹;满脸是汗,拿脏手一揩;浑身黄土,两只小手掸掸而已。通常回家后等待的就是一顿臭骂,再挨一顿狠揍,接下来的仅有两手揉眼、哭上老半天。想想从前,真是幼稚啊、调皮啊、天真啊、浪漫啊,虽然被打被骂、也还是值啊!
在冶山上玩耍,稍有不慎,就会跌入坟坑里。偶尔壮着胆朝那里面瞧,能看见一些散乱的随葬品,大多是瓷碗、瓷碟或瓷灯什么的。那时懂个神马,抽身就逃。换得如今,哼哼,管他是运气还是晦气,怎么也得拾他几件,没准还是宋代“哥”、“汝”、“官”、“定”、“均”五大名窑的玩意儿;或者是元青花、明斗彩,抑或是清代的粉彩、珐琅彩?言而总之、总而言之,总不会像如今这么两手空空,只留那么一丁点记忆吧?哈哈!
在冶山的“飞云阁”前,有一座御碑亭,亭为八角攒尖顶;御碑上刻有乾隆帝于1757年至1784年间、五次游朝天宫所题的五首诗文。在一块碑上,刻有乾隆五首御诗,非常难得。看上去御碑保护的不错,但是上面的字迹还是有点漫漶不清;碑亭里外缺乏有关的文字说明,游客也无法知晓诗文的具体内容。对于我这般附庸风雅的人来讲,着实有点遗憾。也罢,看不清可以省点眼力,以免累得慌。
作为一处名胜,除了人文景观外,总得有些看点。宫内植有松柏,四季常青,这是常识;冬季无雪则无景,也是实情;唯有秋季,朝天宫才是别样的。每当秋天来临,金风送爽,棂星门内的那些银杏树便生机勃勃。古老的银杏树,巍然挺拔、高大参天;在秋阳照耀下金光灿灿,如云似霞,甚是壮观。常引得游人流连忘返、驻足仰观;相机的快门声“咔嚓”个不停,此起彼伏。我喜欢摄影,本就有用相机记录下这一景观的想法。只可惜,前几年这里被利用作玉石、古玩小市场,且大多为简易凉棚和地摊式。虽然古建壮观、银杏披金,然而其下地摊横陈、叫卖嘈杂,不堪入镜。2010年进行了综合整治,取缔了摊贩市场。经过修葺、重漆后,整个朝天宫焕然一新。我从大香格里拉回来后,于12月中旬去了趟朝天宫,看着那令人眼晕的满庭金黄,遂用相机拍下那深秋里的一瞬,使其成为永恒。
眼下,南京博物馆在朝天宫展出自己看家的文物,对普及历史、文物知识大有益处。但是看展览要收取门票、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还要钱,会挡住许多人的脚步。真心希望能够取消门票,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前来参观、了解本民族值得骄傲的历史和文化,这一定是绝大多数的人所乐见的!
(2011年3月)
http://s4/middle/7137e44en9ed102863723&690
(图1: 朝天宫正门——棂星门。从棂星门到大成门为第一进院落)
http://s5/middle/0024y3GCgy6QOXudoyx55&690
(图2: 大成门前,老先生正在收集散落的银杏叶,然后再整齐地铺开。)
http://s14/middle/0024y3GCgy6QOXvKzSE68&690
(图3: 第二进院落,迎面是大成殿。)
http://s3/middle/0024y3GCgy6QOXxrWr5cf&690
(图4: 如此造景,还是头一回碰到,挺有意思。)
http://s7/middle/7137e44en9ed11de41866&690
(图5: 第一进院落的西厢房前,真是满地黄金啊!)
http://s7/middle/0024y3GCgy6QOXA23zV0f&690
(图6: 游客刚出大成门,就被金黄色的银杏叶吸引住。)
http://s14/middle/0024y3GCgy6QOXBAHXf55&690
(图7: 第一进院落,大成门前是孔子行教像。)
http://s16/middle/0024y3GCgy6QOXDoou074&690
(图8: 西厢房前)
(图9: 一秋的风采,尽在银杏树。)
http://s6/middle/0024y3GCgy6QOXFiSpu24&690
(图10: 大成殿,里面正举办释迦牟尼顶骨舍利的展览。)
http://s3/middle/0024y3GCgy6QOXH4A8t4d&690
(图11: 从里往外看棂星门)
http://s5/middle/7137e44en764823e72fd4&690
(图12: 竖着再来一张)
http://s3/middle/0024y3GCgy6QOXJ5Ch482&690
(图13: 横着再来一张)
http://s13/middle/0024y3GCgy6QOXKXnjK4c&690
(图14: 由东北角拍摄)
http://s15/middle/0024y3GCgy6QOXML3jl63&690
(图15: 孔子行教图)
(图16: 前方是大成殿)
http://s16/middle/0024y3GCgy6QOXQEyo77f&690
(图17: 由里往外,前方是大成门。)
http://s14/middle/7137e44en9ed186e5321d&690
(图18: 第三进的崇圣殿)
http://s16/middle/0024y3GCgy6QOXSqhQ490&690
(图19: 御碑亭)
http://s15/middle/7137e44en9ed19df50b5e&690
(图20: 崇圣殿侧影)
http://s13/middle/7137e44en9f371cba3adc&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