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明星效应,最近经常有朋友关心我在读商学院的事,这让我想起基金行业老鼠仓事件炒作最凶的时候,也经常有朋友对我的工作感到好奇。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圈子外传得神乎其神,在里面也就那么回事。据说,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最核心的聚会参与者包括前总统、内阁部长、央行行长、世界级大亨以及娱乐圈明星,他们在话筒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话题中装腔作势,转身则在一起大谈高尔夫球、克服时差的方法和胆结石。所以,每一批人都大同小异,如果有什么论调神化一个群体,那一般都是假话。
话说当年打算读商学院的时候,还真花了两天时间了解情况。我们公司很多人是长江的校友,也有几个朋友在念中欧,问了一圈,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离家近的那家――中欧商学院。没办法,我是最最痛恨把时间浪费在路上的。自从高中离家住校,我一直选择住在学校或公司半小时通勤半径的地方,在悉尼很多朋友住大别墅的时候,我宁愿缩在市区小小的公寓,为的就是省下每天在路上的时间。中欧离我家不过十来分钟车程,而去长江要穿大半个上海,这个就是压倒一切的理由。
然后就是一步步上贼船,中欧的EMBA市场部推广很热情,但录取过程一点都不含糊,特别是笔试一点余地都没有。我当年也是在北京新东方混了一年多的GMAT高手,一看中欧的模拟题,还是乖乖上了整整两天的复习班来回忆,又自己在家复习了三天。一般来说,中欧的录取比例是三分之一
--
笔试先刷掉三分之一,然后面试再刷掉一半。最后录取的除了工作背景符合要求,还要有学习的欲望和有团队精神、要正直。很多位高权重的领导、或坐拥亿万资产的富豪可能因为没有本科学历就被拒之门外了,转身去其他商学院,还非常抢手。
同学的素描像是四十上下,在各自领域有小成,风格相对严谨。中欧还有一个戈友群落,都是参加过戈壁挑战赛,也比较爱运动的,体形就会小一号。前段时间,中欧毕业班有个别同学裸奔庆祝毕业,很多网友没有看到照片,凭空猜想,臆断大肚腩、秃头裸奔没看头,其实也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进了学校,读书从来都是很重要的一环。每次上课前,学校会寄来厚厚的预读材料,有的还有课前作业;上课考勤非常严格,偷偷溜出去半天,铁定是要被班主任发现,并记录在册的,每天上课都要到晚上六点半,然后晚上还有个人或小组作业,再加上同学间一般要聚聚,每个月上课那四天不可能再干其他事情,上完课好几天才能缓过来,以至于大家都说上课还是个体力活;课后,有AB卷的考试,碰到狠点的教授,再给你一堆课后作业,那真是欲哭无泪了。
说到同学间的人脉,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在报名的时候都是冲着这个来的,学校也下了很多功夫,让大家尽可能多机会的跨班级、跨地区交流。但真到了学校,少有人功利性很强地拿着名单有目的地接近目标,试图达到自己的目的。
学校渐渐形成了一个氛围,在这里,没有领导、没有总经理董事长、大家都是同学。如果真有什么事,大家都会帮忙,但是如果打算无限度利用这个平台来拉生意,会很受鄙视的。反而,这么多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人聚在一起,每个人那么不同,但又都混得不错,每个人都有很长的故事,每一次分享都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能够开阔思路、对自己的人生多一些思考。很多校友毕业后合伙办起了企业,也得益于这种思想的碰撞。
所以,毕业后,问问大家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大多会回答是纯真的友谊。的确,由于圈子的不同,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已经不可避免地被时光所分化,以至于见面除了回忆往事,大多数人不再有太多共同语言。现在,有这么一群既相似又不同的人放在你面前,你怎能不珍惜他们、把他们作为一生的朋友?
刚看到房卡的传说,我一笑了之,特别这是从木子美那里传出来的。我们倒是经常收到房卡,在外出游学的时候,一般是当地同学张罗参观企业、四处转转,为了不加重接待方压力,我们班的传统是房费一定自己出。所以,每到一个地方,地主都会为我们准备房卡,大家退房的时候自己结账。我们班的女生只占五分之一,而且都是四十上下事业有成的美女。在公司,她们都独自撑起一片天地,在商学院,她们好像又找回了校园小女生的感觉,享受男生的呵护。我是想象不出她们会去开了房间等男生上门。难道只有我魅力等级最低?其他商学院我觉得也可能性不大,在这个平台上,最重要的是平等,如果尊严都没有了,还能指望同学关照?
前面说到我们公司有很多长江EMBA,我没觉得他们和中欧的同学有什么不同,也没人上学后就和小明星来往过密。今年参加戈壁挑战赛,和同级长江的朋友来往多了些,时不时还一起训练吃饭啥的。两个学校风格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中欧重学习,长江重交际,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由此展现出来的社会形象,中欧低调一些,长江花边新闻就多一点。学生么,有点像当年国共两党的军官,其实大部分都是爱国向上好青年,机缘巧合,站了不同的队,风格不同,互相间还是惺惺相惜的。
我原本打算读了中欧,过几年,再去读个长江,多交些朋友。现在是没这个计划了,不是因为房卡,而是学费涨得太快,性价比显得低了。
说完商学院,再说说行业。我2000年到澳洲,先是读书,当时国内经济还没有很发达,尽管在证券行业混,也没真正见过几个亿万富翁。到了发达国家,眼花缭乱,把自己身段放的很低,也对亿万富豪的生活很好奇,报纸时不时来点八卦就更好奇。没想到四个月后,我就有机会为亿万富翁理财(我现在都没搞清楚,Geoff当时为什么要找一个连英语都不灵光的外国人当助手),进了这个圈子,发现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偶尔有一两个出格的,马上被媒体盯上了,然后不断曝光,然后大家以为富豪都是那样的人。
回国后,发现国内对基金这个圈子过于关注。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国内股市的早期不规范,所以大家假设基金经理都有内幕消息、都在操纵股价、都在做老鼠仓、都在发不义之财(最近另一个假设是现在的基金经理都是毕业没几年又没有责任心的弱智,以至于频频失误,这里亏了几千万、那里又踩雷了,连记者都看出来的问题,他们居然不能事先察觉)。
其实现在国内的监管绝对是比发达国家要紧多了,强的过了头,让人不舒服。最近谈QFII合作,外方尽职调查看了我们的预防措施都觉得匪夷所思--
我们的座机电话全都录音、手机交易时间上缴集中存放、办公区域到处是探头不留死角、上网严密控制,不要说老鼠仓下单,就连券商的网站都上不去,外部邮箱也禁止访问,笔记本电脑除了监控还做了加密,新电脑开机都需要5分钟。
再说操纵股价,现在坐庄时代早就过去了,就算有,单只股票下单量多一些就要投资总监批,再多一些,监察稽核部就该警惕了。如果说老鼠仓先于基金下单,是可能会有几个点得优势,但不会太大,而且也不见得次次博中。看看那些“老鼠们”偷偷摸摸下的单,一大半是赔钱的,就说明这个问题了。那些运作良好的基金,最大的盈利部分往往都不是来自内幕消息,而是来自对宏观经济、对行业的把握、对个股长期优势的深入研究,这些都不是老鼠仓能提供的。
其实公募基金么,有最低仓位限制,股市跌成这样,净值下跌有什么奇怪的。投资组合里这么多股票,有一些是因为行业的原因买来做配置的,买了几万股的某几只股票踩雷了,对净值的影响千分之一都不到,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放眼国内,目前基金肯定还是成本、门槛最低、最透明的理财产品之一。如果公募基金能战胜大盘,比散户自己投资优势,就还是一个好的理财方式。没必要把那么多重任放到这个行业上。
还有很多东西要看,先写到这里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