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海的争端愈演愈烈,国内是一片受害者的愤怒心态—连菲律宾、越南这样的角色都可以肆无忌惮占我领土,采我石油,我们泱泱大国的形象何在?
但是静下来仔细想,又会产生很多疑问。长期以来,特别是在投资分析过程中,我养成了独立思考、从数据着手进行分析、从对立两面分别思考的习惯。通过一个晚上的资料搜集,发现目前我国并未站在道德高点上,相反正处于两难境地。具体分析如下,欢迎大家拍砖。
小时候学习地理,看到我们伟大祖国的鸡腿远远伸到其他国家的领土边缘,除了自豪,还有些疑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有过同样的想法。当看到最近菲律宾摆出一付要和我们拼命的架势,这个疑惑更强了。因为越南历来就是见谁咬谁的,而菲律宾人性格懒散懦弱,不争强好斗,这么高调,一定有原因。
而且再看看双方的诉求,菲律宾是一直坚持要联合国组织来仲裁的,而我国坚决不允许第三国介入,底气上又差了一截。
最近,关于三沙建市的报道很多,仔细一读,还真读出些内涵来。百度百科介绍:三沙市下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1000人左右。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面积2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
从这些可以看出,南海诸岛其实基本都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弹丸之地,历史上也就是渔民或商船避风、歇脚之地而已。我国历史上也不可能对这里实行有效管理。至于发现很多商船和渔民生活遗迹,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在东非还有我们的大量瓷器出土呢。
再看仔细一些,西沙群岛有岛屿22座,陆地面积8平方千米,其中永兴岛最大(1.8平方千米)。南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的南部,是分布最广和暗礁、暗沙、暗滩最多的一组群岛,陆地面积仅2平方千米,其中曾母暗沙是中国最南端的领土。中沙群岛大部分淹没于水下,仅黄岩岛部分露出水面。
这说明,大部分岛屿其实都是长年不见天日的暗沙,特别中沙整个群岛其实都应该成为“中沙群沙”,因为即使在低潮位的时候,这些岛屿也都在水下,唯一例外的是黄岩岛,这大概也是中菲两国对这块礁石这么上心的原因吧。西沙、南沙好一些,但也大部分是隐没于水下的暗礁、暗沙,真正露出水面的岛屿和沙洲很少,只有50多个。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些隐没于水下的部分没有任何法律地位,也不享有任何权利。海洋法只承认高潮时露出水面的岛屿和沙洲。也就是说,我们要凭借实际控制和声称控制的这几个小岛来主张对整个南海的所有权,显得比较苍白。前段时间,我们报道过日本的一个阴谋—企图利用一个涨潮时被淹没,退潮时露出海面的“冲之鸟礁”来主张周围大片海域的领海权,最后被联合国驳回。由此可见,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在联合国是打不赢官司的,这也是我国一直不愿诉诸国际仲裁的原因。
那么我们的底气何在?这还要感谢国民党。当年抗日战争结束,国民政府从投降的日本人手里接收了南海诸岛的主权,内政部方域司的几位专家整理和公布了诸岛的地名,并且用不连续的11段线(后来变成了9段)把整个海域围了起来。史书上没有写当时菲律宾越南等国的反应,当时这两个国家都是才从殖民地独立,缺乏相关专业人士,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后来,大家就各干各的,把容易控制的岛屿占领了,其他无法住人的,也就搁置了。
小时候听南海解放军的守岛故事,很奇怪为什么花那么多资源去那些鸟不生蛋的地方,现在想起来,幸亏当时占了几个岛,不然就什么都捞不着了。越南马来西亚也不是多有远见,只是他们占领的那些岛离他们的本土很近,补给方便而已。
最近南海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储备,而《联合国海洋法》也支持各国在自己的近200海里有专属经济权,更激发了东南亚小国“主张权利”的欲望。因为我们的9段线不仅划在了他们的200海里区域内,更是直接划在了他们的海岸线边上(好像真的有点太欺负人了)。
9段线让我们有了先发优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两难 —
即使在国内,现在对9段线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现在的专家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领海线,表明9段线内一切都属于中国;二是岛屿归属线,线内岛屿属于中国,并且享有对岛屿周边水域的权利;三是传统水域线,即在历史时期,因为中国人在线内从事各种生产活动而享有的各种历史权利。
现在三沙市领海面积260万平方公里,显然是按照第一种方法来计算的。但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这是我们的领海,就不再是公海,别国也就不具备了航海权,这颠覆了历史传统,打击面太大,很难在国际上获得支持。如果采用第二种解释,情况更糟,因为南海水域内露出水面的岛屿太少,200海里专属经济权覆盖的范围也就不会太大。
所以,从国际法来说,我国目前并不占优,最好的方法应该还是搁置争议,埋头抢地盘、对尽可能多的岛礁进行实际占领,我们在钓鱼岛上已经失去了先手,在南海的部分地区失去了先手,不能在其他地方再落后了。
至于国内群情激昂的喊声,还是稍微低一些吧,让我们的执政者可以有回旋余地,调动资源,从容的解决南海问题。
(以上分析根据网上公开资料整理,并参考了《中国国家地理》,如有错误,请不吝指出,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