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结尾的各种翻译
(2011-05-09 17:33:33)
标签:
浮士德歌德翻译机器翻译郭沫若绿原董问樵钱春绮 |
周末去看了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歌剧院合作演出的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这是在中国首次演出完整版。乐评家都说不错。第三乐章结尾是合唱加男高音。唱词是歌德《浮士德》诗剧的最后一段。演出的介绍册上列了德文原著、英文翻译和中文翻译。但有些小错误,我纠正了,如下:
Alles
Vergängliche Ist nur ein Gleichnis; Das Unzulängliche, Hier wird's Ereignis; Das Unbeschreibliche, Hier ist's getan; Das Ewig-Weibliche, Zieht uns hinan |
Everything transitory, is only approximation; what could not be achieved, here comes to pass; what no-one could describe, is here accomplished; the Eternal Feminine, draws us afloat |
一切无常世界, 无非是个比方; 人生欠缺遗憾, 由此得到补偿; 无可名状境界, 在此成为现实; 跟随永恒女性, 我等向上,向上。 |
这个英文翻译Wikipedia上有。我又找到另一种英文的翻译。但中文翻译未找到出处。我德文不灵,试着用Google翻译器从德文翻成英文,对比如下:
Kline版本的英译:
All of the transient, Is parable, only; The insufficient, Here, grows to reality; The indescribable, Here, is done; Woman, eternal, Beckons us on. |
Google翻译器的德译英 All Is only a parable; The inadequacy, Here's event; The indescribable, Here it's done; The Eternal Feminine, Draws us. |
Kline的英译比Google的强不了多少:”“Here,
grows to reality”比“Here's
我又找到几种汉译本,可以说各有短长吧,如下:
郭沫若译本: 一切无常者, 只是一虚影; 不可企及者, 在此事已成; 不可名状者, 在此已实有; 永恒之女性, 领导我们走。 |
董问樵译本: 一切无常事物, 无非比喻一场; 不如意事常八九, 而今如愿以偿; 奇幻难形笔楮, 焕然竟成文章; 永恒女性,自如常, 接引我们向上。 |
绿原译本: 万象皆俄顷, 无非是映影; 事凡不充分, 至此始发生; 事凡无可名, 至此始果行; 永恒的女性, 引我们飞升。 |
钱春绮译本: 一切无常者, 不过是虚幻; 力不胜任者, 在此处实现; 一切无可名, 在此处完成; 永恒的女性, 领我们飞升。 |
我总觉得董问樵译的“接引”有点怪。它是说生孩子的“接引术”呢,还是“领导”?如果是前者,那不应该是男的接引女的吗?如果是后者,倒是靠谱,让我联想起样板戏《杜鹃山》里杨春霞演的柯湘,那可是我青春偶像,党派来“接引”咱的,她领咱去哪都成。
我又将德文和几个英文版塞到万恶的Google翻译器,如下:
Google德译汉:
全部暂态
|
Wikipedia版Google英译汉:
一切暂时的 |
Kline版Google英译汉: 所有的瞬间, |
Google翻译器从德文直接译成汉语的结果同德文译成英文再译成汉语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这说明Google翻译器里内在的模型越做越收敛了,水平在提高。但很明显,词对词的翻译还是Google翻译器的致命弱点。
我要有空真想用信天游翻一回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