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香山之十三:被尘封的民族英魂岭吓村

(2014-11-14 09:49:18)
标签:

文化

                    被尘封的民族英魂岭吓村

 

       相传,在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南香山东面,曾经有条岭吓村,宋代时就有两万人,集梁、杨、邓、张四姓,少量什姓人氏。村庄被四周两米高的墙围着,设有东南西北四门,东门最大,建有门楼牌坊。墙内面积宽阔,占地300多亩,以深巷民宅为主,少量果木绿荫。墙外挖有数口鱼塘,环绕护村;集市在村的西边,名称太和墟,油坊、糖寮、纺织、砖窑、陶瓷、木器各业俱全,商贸繁荣,素有小广州之誉。

       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兵大举入侵,宋朝临安沦陷,继立元。张世杰(?——1279年,南宋名将,民族英雄,涿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与陆秀夫(1236—1279,南宋大臣,字君实,号二不。楚州盐城 今江苏镇江人)带着宋朝二王(益王赵、卫王赵)出逃,拥7岁赵为皇帝,是为宋端宗,定年号“景炎”。张陆二人勤王建立行朝,抵御元军进攻。

       景炎三年(1279年)10岁的端宗溺水而死,陆秀夫、张世杰拥卫王赵登基称帝,立年号“祥兴”,率部从福建退至广东潮汕,再到增城岭吓村。陆秀夫见南香山山深林荗,尚可驻兵,便号令安营扎寨,号召岭吓村民保宋抗元。

       岭吓异士杨柳青当即召集村中长老,商讨援军粮草和发动青壮抗元等事宜。村民深明大义,全民响应,妇女拾柴做饭,备马草,抬担架;青壮站岗巡哨,垒石墙,挖战壕;老幼搞卫生,缝衣服,帮疗伤。军民一致,紧张备战。

       不久,蒙兵追至,驻扎九龙坳。伊始,蒙兵不明情况,派一班士兵进村购粮,却被村勇围歼,并将尉官坐骑屠宰食之。蒙兵四处查探,后在岭吓山边发现晾晒的马皮,逐派兵讨伐,岭吓村民抗击蒙兵的序幕由此拉开。杨柳青带领村勇依靠坚固城墙,时而固守,时而出击,誓死抵抗,并利用夜晚突袭元兵,杀敌数百。民间至今仍传颂杨柳青施法智退元兵的故事。陆张趁蒙兵立足未隐,率兵在九龙坳伏击降将张弘范部,杀得蒙兵大败而逃,死伤无数。宋军依托南香山地势,据险抗击,蒙兵几度进剿,均以惨败告终。蒙将伯颜调集万余精锐骑兵驰助,将岭吓村团团围困,欲断宋军粮草。兵勇鏖战十余天后,终因寡不敌众,弃村逃上南香山。蒙兵恼羞成怒,破墙而入,见人就杀,男女老幼,无一幸免,数百妇幼相抱投井,惨绝人寰!蒙兵随即纵火烧村,巍巍岭吓,瞬间倾覆!

      蒙将又下令火烧南香山,企图全歼宋军。霎时间,山上火光四起,烈焰冲天。数万宋军慌忙溃散,死伤无数。陆张携皇率部急逃,南下新会崖山。岭吓剩余村勇一路跟随,拼死撕杀。在蒙军重兵追剿下,传来宋丞相文天祥被俘的消息。陆秀夫见大势己去,决然将妻儿推入大海,背上九岁小皇帝赵,纵身跳下绝壁海崖。后宫诸臣将士见此亦纷纷跳海。张世杰率残部顺海南下,在南恩之海陵山,遭遇飓风,堕水溺死。几天后,十余万尸体浮上海面。蒙军发现怀揣诏书玉玺的赵昺尸体,遂宣告宋朝灭亡,立元。后史称之为“崖门失玺”,文天祥、张世杰与陆秀夫并称“宋亡三杰”。

       数年后,岭吓村三五个幸存村勇改名换姓,潜回故地,重拾家园。此时的岭吓早己一片废墟,残桓断壁,杂草丛生。拨开草丛,骷骸遍地,横着的,弯着的,叠着的,还有抱着的,令人惨不忍睹,毛骨怵然!八角井冒出缕缕青烟,昼夜不歇。每到深夜,废墟上马嚎声声,哀泣凄凄....。清代轶名诗人为之一首:此地原名小广州,蒙兵过处鬼神愁。红羊赤马悲沧海,时听孤魂泣废丘!

      后来,人们把赵昺住过的宗祠偏间,修建为三贤祠,焚香叩拜,默念三贤。至明初,地方府衙拨资重建了三贤祠,青砖青瓦,三进构造,门后屏风,后进高台尊立三贤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塑像栩栩而生:高2米,宽80,一身戎装,怒目圆睁。邻近乡人逢初一十五日,备三牲虔诚祭拜。

       1939年,日军搜捕抗日游击队时发现三贤祠,见供奉的是三位民族英雄,便火烧了三贤祠。从此,岭吓村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它举村抗元,惨遭屠村的民族壮举也随时光的流逝而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据邻乡老人回忆,岭吓村在上世纪30年代尚有20多户人家,却倍受强邻欺侮,时值日军焚烧三贤祠时殃及居家,一并烧毁。万般无奈下举村迁徙,去向不明,只一梁姓人氏入赘到宁西路边村,改姓李,其后人繁衍至今。迁徙前他们将该村土地贱卖给冯村人氏,成为现在的耕寮社。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杨柳青呼风唤雨,施法退兵和白鹅潭除妖的故事。这些被神化了的故事远播东南亚,广为流传。在上世纪50年代,杨柳青建在南香山的炼丹室才被毁,其遗址还历历可考。70年代后期,宁西公社在岭吓遗址上建设万头猪场,所用地表,全是古砖瓦砾,长方板石;古铜币、刀、矛、戟、剑常有出土。有人专门探测八角井位置,企图验证井内有许多金银财宝的传说。同时被毁的南香山白花寺、观音庙,遗址上只留下古砖残墙,荒凉一片。白花寺在沉浸数百年后,于明代重建于百湖村内,寺门石匾上刻“白花古寺”留存至今。该寺于2003年因征地开发被拆除,新的白花古寺己于2013年冬奠基待建。观音庙则历经三拆三建,现庙建于2013年冬,门匾上书“观音古庙”。

      然而,谁来关注英雄?谁为其树碑立庙?岭吓英魂至今仍游荡山野,飘无定所。倘若英灵有知,岂不悔泪长涟,肝肠欲断!废丘上的声声哀泣,何尝不是英魂的倾诉!   

      岭吓举村抗元,惨遭屠村,只是历史长河的一滴水一粒沙,但足于惊天地泣鬼神!他们可歌可泣的民族壮举,是用两万人的鲜血铸就的,与三贤一样,是民族魂的一部分,是民族复兴的支柱。历史不能遗忘他们,民族更没有权利忘却他们!

      岭吓英烈永垂不朽!

 

                                                                                2014,11,14于增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