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在农村,有三个孩子,他是一家之主,承包了别人40多亩农田,每次从田里回来,他总是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已经很累了,不要烦我了。”长年累月一如既往,妻子只好安静地做饭,三个孩子见父亲回来,也不敢走近叫一声爸爸,远远地去玩。
他是一位非常有责任感的父亲,每每劳作一天到家,总是板着脸坐在椅子上,抽着闷烟,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孩子们在一旁玩得很开心,他们懂得父亲很累,别去打搅他。饭熟后,妻子也会轻声细语地去喊他吃饭。就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这样一幅幸福的画面,按理说还有什么不滿足呢?可在他心里有一种很空乏很寂寞的感觉。每天回到家却发现,原本充满欢乐的家与他有距离感。当然,这种距离不是他刻意制造的,没有亲人喜欢距离,但现实确实存在。
是谁的错?应该怪谁?
他默默地在想,家里应该很幸福啊,有房子、有票子、有妻子和孩子。孩子们在母亲身边嬉笑打闹着,妻子做好的可口饭菜端到桌上,为什么自己就格格不入,不知足呢?
反思之后,他没去追究什么,只是在下一次回家的时候,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变,即使再累,一踏进家门,张开怀抱,微笑着对孩子说:“爸爸回来啰,你们都过来,让我抱一抱!”
幸福如汤,要趁热喝。幸福,其实是一种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