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意义
(2013-06-24 08:23:15)
标签:
读书育儿 |
分类: 读书笔记 |
近日读王德峰老师的《寻觅意义》。书中说,写作给人愉快。但也害怕写出来的东西让别人伤神。对我而言,写东西基本如同自言自语,无需担心后者。将心中所想写出来,自然是愉快之事。于是便散乱记之。
哲学王子毕竟是王子,文字如行云流水,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美妙,读书过程中如同听教授在娓娓而谈。而且还不用闻烟味。
书名便让人深思。人活着是为什么?生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我想,当我见到桃桃的那一刻,我总算是想明白了。见到桃桃这样一个新生命,我感觉我心中充满了爱。一个心中有爱的人,必然会可能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人的和谐,人和自己的和谐。和谐便是美的极致,生命的意义,也许就在和谐的不断破坏和再平衡之中吧。
首篇是《读书如恋爱》,对此我并不是很认同。恋爱是奢侈品,人生即便是不恋爱也一样可以多姿多彩,而读书是必需品,一个人可以穷,可以脾气坏,但不可以不读书。恋爱是具有排他性的,而读书可以同时读多本,并且我一般是同时读几本,一本书读累了换一本读,这样效率高且不会累。又比如我年方8岁的桃桃,也是读书的,但她自然不会恋爱,我如何去和她解释读书如恋爱。反过来, 一个恋爱对象,至少是一本内涵丰富、值得反复阅读的书。
书中另外还谈了音乐,财富,鲁迅,教育,复旦精神等等。今天是我第二遍读了,每次读都让人深思,获益多多。我想从这本《寻觅意义》开始,作为我读书笔记的开端。由于我读书都是利用碎片时间,桃桃并不知道我是热爱读书的,只知道我打电话收发邮件,洗衣做饭擦地板,打球游泳爱臭美。希望桃桃稍大以后看到这些记录,知道她有一个爱她的妈妈,一个爱读书的妈妈。王德峰教授说,教育孩子要易子而教,自己很难教好,除非自己能作一个好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我深表认同。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读书的多少并不能改变做家务的质量,但能影响做家务的心胸。但愿我亲爱的桃宝贝养成爱读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