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兔年读写看日记(4.1一4.4)
(2023-04-07 21:22:26)
标签:
兔年
读写看
日记
杂谈
|
分类:
人生往事
|
4月1日 周六 闰二月十一 晴
14/27
早上,开始写作
今有意思呢。凌晨四点多,睡不着觉后,起床了。于是,我便早早地打开电脑,开始了一天来的读写看精神分享生活。
先是网上写。
这就是,修改前三天的日记草稿。
经一番功夫,完成了三则日记的修改、整合。随后,我便将其发到了正扬网、新浪网上。
题目是:《兔年读写看日记(3.29一3.31)》。
后是微信上写。
这就是,在微信上,我给子秋写了一段话,大约3百字吧。其内容,即建议其编辑,把有关书评的内容还扩展一下。.这便是——
昨天傍晚,收到书评后,十分激动的我,一连读了三遍,并与您通了电话,表达了我的感激之情。
今天,两读书评后,我感觉有必要,向您说说自己对这书评的看法。
一是,书评的框架好,文笔有气势,语言也感人。尤其是,例举之言,处处动人。
二是,书评叙事的前后比较好,中间例言却较弱,扩张文本之意还不够。
三是,书评需在中间部位,紧贴一下散文集内容。
比如,建议有三:
第一,紧贴前言,强化一下本书的出发点。
第二,紧贴目录,深化一下人生几个阶段的“慰藉”来由。
第三,紧贴后记,观照一下“谁慰藉”人生的看法。
总之,期盼书评,能为拙著起到“锦上添花”之用,不让人觉得这书是“王婆卖瓜”。
拜托了,对不起!:handshake
短信发出后,瞌睡来了。于是,我就势躺倒床上,迷迷糊糊,做梦去了。
下午,网上读书
午睡起床后,一上网,我就被吸引着,一连读书不少呢。比如:
1.美内斗再升级,布林肯或被逮捕,特朗普自曝被捕,好一招转危为机
2.观察者网
阿罗约:今天我们坐在这里谈南海问题,我想说说60年前那场危机
3.观察者网 齐倩 法总统府消息人士:中国是为数不多、甚至是唯一能对俄乌冲突力挽狂澜的国家
4.世行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日媒:中国将是今年亚太地区唯一的亮点
5.观察者网 余鹏鲲:在东南亚建高铁,为什么中国看起来比谁都急?
该文指出,中国兴建东南亚高铁的理论前景是非常光明的,然而前进的道路又是如此的曲折,中国的企业必须极为精确的衡量报价和风险的边界。中国政府则要在机遇和挑战之间,拿捏一个合适的参与时机。
6.观察者网 王慧 “中国必须有自己的ChatGPT,现在特别像‘两弹一星’的时候”
文章说,人工智能赋能美好生活,因为所有的科技手段一定会在第一阶段推动人类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但是今天在博鳌,我要警告全人类,未来我们会面对来自人工智能的终极挑战和威胁。人工智能已经觉醒,而人类还没有。
7.光明日报 今天我们该如何慎终追远
文章道,当代慎终追远传统面临何种困境,我们该如何理解和践行这一传统,不仅是弥合中老年人和青少年之间情感需求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政治治理、文化与民俗建设的重要内容。
8.湖北日报 英雄之光丨站着是一面旗帜,倒下是一座丰碑!
9.中国青年报 品鉴曾氏奏折 解读曾国藩的“职场”进阶密码
https://bbs.cdzyw.cn/forum.php?mod=image&aid=815554&size=300x300&key=51d97c9d29d9ac93&nocache=yes&type=fixnone
文章告诉人们,一代名臣曾国藩是如何从“职场”菜鸟成长为社稷重臣的?他的成事之路有何秘诀?《精进:解读曾国藩成事密码》之书,通过30道奏折走近曾国藩,学习曾的“职场”进阶经验,探讨其人其事对今人的借鉴之处。
作者从奏折切入,看似是在讲奏折,实则是在真真切切地走近曾国藩这个人。
10.北京晚报
蔡岫 与农民“打交道”写出《莫道君行早》
这篇评论道,《莫道君行早》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贵州紫云镇上有三个典型的贫困村,面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各种盘根错节的矛盾,紫云镇党委书记龙险峰带领村干部一起,在不触碰生态底线的前提下,于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终于带领三个村庄由深度贫困进入了振兴的轨道。
11.光明日报
刘金祥 梁启超的写作速度
读这文,让人称奇不已。梁启超写作效率极高,所谓“草一稿片刻即脱”。他在撰写文章时,一动笔便情如烈焰、思如泉涌。口碑极佳的《清代学术概论》一书,十余万字,梁启超用一周时间即告完成。
12.光明日报
演讲人:吴中胜 《文心雕龙》何以成经典文学作品
演讲人告诉我们,《文心雕龙》是一部字法精准、句法精妙、篇法精巧、用事善化的精美文章大作。结合文章学理论,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文心雕龙》的精深理论,也能看到其精妙的文章艺术和生动言说,两者结合,正是富于民族特色的中国文章学基本特征的展现。
13.中国妇女报
钟玲 《人生之路》:续写经典,“小人物”的成长史诗
正在看的电视剧《人生之路》,确实吸引人。正如本篇影评所言的这样——
不同人的人生本就是如此千差万别,但高加林的悲剧源于何处?刘巧珍对感情的执着,又值不值得?
《人生之路》以20世纪80年代陕北黄土高原的生活为背景,讲述了高加林、高双星、刘巧珍、黄亚萍等青年人走出黄土高原来到上海,在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奋斗拼搏而改变人生命运的故事。
《人生之路》让每个人都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将理想和现实生活这个关键命题具象化了。
能在《人生之路》寻找到未来也算是圆满了期待,毕竟,那是我们或是爱着或是厌着的他们和她们,对个人命运的绚丽书写有了终章。而这些从经典作品中走出来的角色,也因此有了新的解读。
晚上,先看后写
先看的是电视。
其节目有: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人生之路》20一21集、今日关注。
后写的是,今天读写看的本则日记。
4月2日 周末 闰二月十二
多云 18/23
上午,读文不少
上网后,在主媒体网上,读了一些好文。比如:
1.环球网 社评:摒弃黑白思维,中欧关系有望春暖花开
2.观察者网 齐倩
美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称:美国对华言论过热了,应该降降温
他说,现在“温言在口,大棒在手”的是中国,“狂躁不安,底裤漏光”的是美国,这才是现实。
3.周信:日本破坏国际秩序,法理难容
4.光明日报 陈晨
春天里,沃野田畴奏响农忙曲
5.观察者网 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
6..环球网
社评:博鳌亚洲论坛展示了真正的开放
下午,写文读文
午睡起床后,做了两件事:
一是,开始了写作游记。
题目是:《“一脚踏三省"之地:边城》。
二是,搜索并阅读有关《边城》的文章。如:
《边城》的4种故事梗概;
《边城》杂谈与赏析
《边城》人物形象谈
晚上,又看又写
看的是电视。
节目有:新闻联播、中国舆论场、典藉里的中国(文心雕龙)、今日关注。
写的东西为:今天读写看的这则日记。
4月3日 周一 闰二月十三
阴转小雨 12/22
上午,读书
读的内容有:
1.环球网
社评:不“为虎作伥”,应是日本对华外交的前提
2.环球网 中日关系很难大幅改善,但应防止继续恶化并走向冲突
这评论指出,中国的GDP已然是日本的三四倍,相当于大陆GDP与台湾在本世纪初的差距,军事上也对日本形成体系性优势,中国有稳定中日关系的战略主动性。只要东京不发疯,中日最起码应能守住“冷和平”的底线。
重塑日本的对华立场,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中国实力的进一步壮大。
3.环球网 李盈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4.环球网 建设数字中国,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引擎
5.光明日报 蒋子龙 感受光明(散文)
6.翦伯赞是桃源人民的骄傲——写在电影《翦伯赞》获得公映之际
下午,写作
先后写了两个内容:
一是:《致贺杨氏家族》。
二是:《游边城:一脚踏三省之地》。
四点多后,正要突击写下去时,看到小女夫妇,还有阙阙从长沙赶了回来,我和老伴才得知:小女他俩匆匆赶来,是为公公婆婆上坟的,然后就往回赶了,连晚饭也连不及吃。小阙呢,则是请了年假,来照顾其母的。
晚上,看与写
看,看电视。
看的节目有: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人生之路》22至23集、今日关注。
最后,还看了东方卫视纪录片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81集:"金主"如何操纵民主。
睡觉前,我还草成了今天读写看的这则日记。
4月4日 周二 闰二月十三
中雨 12/13
上午,上网读书
读的文章有:
1.重庆日报
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
2.环球时报
牛新春:沙特有实力就油价与美博弈
3.环球网 霍达:数智技术加速现代服务业转变
4.法治日报 蒲晓磊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持续上升
怎么办?
5.科工力量:中国铸剑人——核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读这文,让人明大道。比如说,工业化,或许是文明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奇迹,工业化进程展开后的澎湃力量,足以在短时间里改写一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景观,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轨迹。而中国,是人类工业化历程的最新典范。
6.光明日报
牛梦笛 乡村生活综艺:描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此文,写的真好——
沉浸式体验展现乡村生活之美;
回归生活探寻享受自然之道;
展现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新气象。
7.文汇报 王彦
让更多主旋律作品成为收视王牌
读上述7文后,本就开眼界、受教益了,而当接着读了有关教育之文后,更让我这个退休了的老教育工作者,恨不得重返教育岗位、高境界、高站位地继续从教了。比如下列的4文:
1.光明日报记者靳晓燕 新任教师如何站稳讲台
文章道:当知识传递的方式从“单向传递”转变为“多向互动”,当“共享名师”成为可能,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也进一步提升。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注意——
A、站上讲台,尽快完成身份转换;
B、站稳讲台,抓住变化之中的不变;
C、站好讲台,需要专业的支持和引领。
2.光明日报
王晓燕 统筹考量内生变量要素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
本文认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需要对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主体的职责定位进行系统性重塑,对各种资源的配置方式进行整体性重构,对各类知识的学科范式进行专业性重建,对各方管理的体制机制进行制度性重组,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3.光明日报
于晓冰 转益多师是汝师——给青年教师的几点建议
此文,对我们都有教益呢。比如——
要以学生为师
要以同行为师
要以经典为师
要以自己为师锻造
4.中国教育报
魏海政 教师成长的“动力引擎”
文章指出:如果说“爱课堂、爱教研、爱学生”是我的成长路径,那么“好平台、好环境、好团队”就是我发展的保障。
下午,陪伴二哥
午后,我的二哥和勇侄、俭侄三位,不远千里,从湘西驱车赶来,到了这里。
这是他们,特意来看望我们那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大哥的。另外,还将于明天回老家一趟,去为我们的父母扫墓。
有感于他们的这番慈孝之行,我和老伴特地在大哥家里,陪伴他们,直至晚上10点才回家。
午夜,补看电视
暂别二哥他们后,回到家的我们,还补看了今晚黄金时段的电视剧。
这就是,我们都爱看的《人生之路》第24至25集。
虽然一天来,人已显得有些疲惫,可我精神上却是很愉悦的。比如,上午读的好文多,让人增长见识;下午及晚上陪着至亲聊事,让人体味到难得的亲情与深情;午夜前后还在补看喜爱的电视剧,确实让人体味到好剧的叙事美感、美好人物形象的熏陶。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