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兔年读写看日记(3.29一3.31)
(2023-04-01 07:39:18)
标签:
兔年
读写看
日记
杂谈
|
分类:
人生往事
|
3月29日 周三
闰二月初八
10/15摄氏度
上午,网上读
读的文章有:
1.观察者网 牛弹琴 关键时刻,一大波外国贵客来到中国,部长们都要忙坏了
一看这长文,就让人兴奋。因为,我外交新局面来到了——
这么一大波贵客来到中国,我总觉得,至少传递了三个信号:
信号一,世界越来越感受到中国大市场的魅力。
信号二,世界确实想倾听中国的声音。
信号三,更展现了中国“吃改革饭、走开放路”的姿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了都是客,哪怕有分歧,都很正常,但见面沟通多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老交情了。
将朋友搞得多多的,将敌人搞得少少的。这样的中国,何惧之有?
2.观察者网 立刚科技观察 我对于中国芯片崛起,一直很有信心,无非这三个方面
3.观察者网 立刚科技观察 中国芯片产能增加的速度是加速度的,越往后量越大,生产线越多
4.中国教育报 科学教师如何点燃学生求知火花
这文,让人大开眼界。作为科学课老师,就应如此引导学生——
如何由“被动引导”变为“主动求知”;
如何进行科学知识引申和拓展;
如何碰撞出科学和人文的火花。
5.光明日报
李雪昆 《许你万家灯火》:庄严承诺背后的艰辛历程
看这戏剧评论后,让人感同身受。正如剧名所说,“许你万家灯火”,这是无数核工业人的深情厚谊,也是伟大祖国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6.光明日报 《感动中国》:那些了不起的人和事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节目,确实越来越感动人了!今年的这个节目播出后,我觉更是如此了——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震撼人心。他们的名字熠熠生辉,那是人性的光辉、模范的力量,这些名字背后记录着动人的中国故事、承载着伟大的中国精神、凝聚着磅礴的中国力量。
每年的《感动中国》都记录着不平凡的奋斗故事。
每位年度人物身上都蕴藏着“精神富矿”。
每句颁奖词都彰显着温暖的力量。“最美的文字致敬最温暖的人”!
感谢《感动中国》20余载的坚守,为我等广大观众献上了一份以人物为单位谱写的精神图谱。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势必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理应正视和利用好其价值。
下午,网上写
这就是,写作《兔年读写看日记(3.25一3.28)》。
这4天的日记,大约近5千字吧。
经一番修改,终于把4则日记草稿,润色成文、合编成章了。
最后,我便将这文发到了正扬网、新浪博客上。
晚上,看和写
看,先是看电视。
看的节目有: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人生之路》第14至15集、今日关注。
后是重看东方卫视纪录片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80期:长三角一体化的全球意义。
最后,还看了湖南卫视的《深宫谍影》。
写,写东西。
这就是午夜前,草成了今天读写看的这则日记。
3月30日 周四 闰二月初九
晴 10/20摄氏度
上午,读文章
读的内容有:
1.环球网
金君达:美国是亚太区域和平与稳定的破坏者
2.观察者网 张维为:两个世界之命运,我们该如何选择?
文章告诉人们,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成功?在张维为看来,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西方“部分利益党”相比,中国共产党是“整体利益党”,既能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又能确保政策连续性。1945年中国面临“两个中国之命运”的选择,对于今天的世界来说,也来到了这个命运选择点。
3.中国教育报 阅读的力量
我爱读这类文章!因为,它给人实打实的教益——
阅读教育正以其“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的独特魅力,深刻地影响着文化底蕴深厚的双峰,一个区域性展开阅读教育并大面积获得丰收的“双峰模式”已经形成。
阅读成为破解教育难题的“金钥匙”;
掀起从阅读到阅读教育的变革;
阅读与学科有机融合提升教学质量;
校园阅读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4.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次“求诚”的写作之旅
这是对散文集《心中那片海》的评论。写的好——
评论道,有身为“老陕人”的心雄万夫,书中多篇写到由西安西关机场到咸阳国际机场的跨时代飞跃,以及榆林之变、周至之美,可视为作者的家国之情。
家国情之外是乡情亲情。书中记下与陕西籍文化人陈忠实、路遥、贾平凹、周明、孟西安等人的亦师亦友之情。而全书最能打动我的是“老陕人”身上,那传承不息的中华传统美德。
可以说,“求诚”写作观指引下的真情、至情,是《心中那片海》这本书的突出价值。
5.新华日报 农村题材戏剧的新突破
6.人民日报海外版 书写乡村大地的韧劲与生机
此为对长篇小说《耐烦》的评论。文章道,《耐烦》以文学的形式,为乡土大地上顽强不息的乡民写心立传,为时代发展留下记录,揭示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面对苦难与考验,中国农民如何打破局限、如何维系家族荣誉、如何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中国人心灵世界的洞察。
下午,写和思
写的东西为:昨天的读写看日记。
思的内容有:
为何日记大都能按时写出来?
原因在于,当时注意了立即草就,所以过后修改就容易的多,为文也就很快水到渠成了。这,可能源于自己坚持了这一好习惯的缘故吧。
为何有些文章,如游记、随记等,却迟迟没有及时写出来?
原因有二:一是,当时若不赶写出来,过后就拖拉起来了;二是,为文前,把目标定高的缘故吧,写起来就有眼高手低之虑了。看来,这一不好的习惯,必须得注意改过来了。
晚上,看电视
看的节目有: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人生之路》第16至17集、今日关注。
3月31日 周五 闰二月十一
晴 11/23摄氏度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又是利于自己读写看的好时光!
上午,上网读书
读的文章中,主要有这些让人开眼界、长见识的好文:
1.环球网
社评:博鳌亚洲论坛展示了真正的开放
2.环球网
陈须隆:全球文明倡议将在动荡世界展现磅礴力量
3.长江号外 大风暴来了,西方卷入灾难苦不堪言,中国成为了一个“例外”
4.观察者网 熊超然 马斯克谈“去美元化”趋势:美国政策过于强硬,导致其他国家都想抛弃美元
5.观察者网 博鳌亚洲论坛展示了真正的开放
6.观察者网 马斯克74岁模特母亲晒中国行:我在中国很愉快,每个人都很友善
下午,考虑写文
午睡起来,准备动手写作去边城茶峒的游记时,却为怎样起笔才生动的问题而有点犹豫了。
怎么办?
想到"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的道理,我便来了个先准备素材,或叫熟悉材料、也叫让事实说话的准备吧,对自己正月初七在边城所拍的几十张照片,开始了逐一重温、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思考起来了。
如此花费三个多小时后,脑子里对写好这篇游记,就有了个全盘规划了。
晚饭前,看到微友子秋发来的一篇书评,即《〈行路悠悠谁慰藉〉:行路悠悠 郁郁葱葱
一路生花》后,急忙电话告知了我的看法,并盼编辑者再行修改后公开。
晚上,先看后写
先看的是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人生之路》第18一19集、鲁健访谈潘维廉(外籍学者)
看上述电视后,我在睡觉前,草成了眼前的这则日记。
今值得一记的是,老伴和她的妹妹,上午去职专一趟。是应她小姐姐的大孙女之请,代其家长到学校参加了毕业生的家长会。下午四点后,老伴又与其妹一家,去她大姐的小女家,看望她们的大姐去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