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
周四 正月十二 阴雨 2/6摄氏度
昨晚8点过几分,小子一家动身去他的两个姐姐后,家里,除了我和老伴忙碌捡拾的声响外,顿时便安静了下来。
今天一天,除了老伴切菜炒菜,还有我在电脑上点读光明网上文章的读书声外,其余就听不到像小孙女那叽叽喳喳等的其它声响了。
在如此安静的环境中,我接连读了不少好文章。比如:
1.光明日报 李春根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文章告诉说,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2.中国青年
西工大翼身融合大型客机缩比试验机试飞成功
3.光明日报
井超 百年风华
呼啸而过——读《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
这长篇评论,写的是,杨苡先生唯一口述自传。学者余斌以倾听抵抗遗忘,以细节通向历史的真实,将家族旧事、翡翠年华、求学之路、山河故人,一个世纪的人与事在叙述中缓缓展开。该书是一位女性的成长史、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一部个体见证下的百年中国史。写的很感人,我爱读这类文章。其要点为——
冲破旧家庭束缚,“我要像觉慧”;
十年中西女校,形塑现代知性女性;
求学西南联大,走上翻译之路。
杨先生从旧时代走来,在山河破碎之际依旧坚持读书,在困顿的生活罅隙中从事热爱的翻译工作,这些对前半生的深情回忆,均凝练在了这本《杨苡口述自传》中。
4.中华诗文学 280部传统文化经典之作
一看这文题,就知其涵义非常地多而丰富!
花半天时间,逐字逐句地读其每一部经典的名句,不仅让人大开眼界、十分感慨,更觉前人通过一句话、两句话对作品的精辟精准而精致的概括,很是让人叹为观止。比如说——
逐一地品读这对文化经典的高度概括,让人在欣赏、佩服、感悟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读过的经典印象更深刻,对从未接触的经典也有了个初步的印象。在激发了对这些经典好奇的同时,更激起了自己迫不及待的求知若渴的盼望。
在品读对这280部经典之作的概括语后,我还将其全部内容通过复制、粘贴到了自己的“秘密博文"上。如此,这就方便自己,能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来让自己读、记、想了。
下午,所剩的一点时间里,我还做了两件事:
头一件,修改了一年前写人的一篇博文。
另一件,看了傅前哨、大兵等专家、表演艺术家对于军事、小品等方面的视频。这因此让人兴奋、好奇、受鼓舞。
晚上,与老伴一起看电视。
节目如: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三体》等。
临睡前,还通过手机的备忘录,草成了今天读写看的本则日记。
2月3日 周五 正月十三 阴雨
2/5摄氏度
一天来的读写看,突出反映在一个"勤"字。这便是:自己读的勤,写的勤,看的勤。
上午,读的比较勤
回望这段读的过程,自己几乎一刻也没闲着。读的内容主要有:
1.观察者网 陈经 实际麻烦非常大,货币体系要崩,美元来到历史最危险的状况
这长文指出,虽然美元指数还在100的“高位”,但是在几个骚操作之后,已经来到历史最危险的境地了。这是美国最大的问题,没有之一。
2.观察者网
亨利·保尔森:美国对华政策行不通,因为没有国家真正愿意遏制中国
3.观察者网
联大主席克勒希:联合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会有任何偏离
4.观察者网 齐倩
澳运煤船正驶向中国,澳大利亚总理有望年内访华
5.环球网 打压中国企业,美科技霸权不得人心
6.环球网 戴治国
“五个一百”,勾勒温暖中国的幸福画卷
下午,写的杂而勤
说到这半天来的勤写,表现在:
一是,把春节以来写的12则日记草稿,全都逐一复制、粘贴到了3个写文的草稿箱中。如此,从明天起,我就按3篇文章的框架,开始一篇一篇地完成对这些日记的修改与整合了。
二是,写了一篇六七百字的小文,题为《兔年开篇感怀》。
晚饭前写好后,当即发到了正扬网、新浪网上。
晚上,看电视写东西
看的电视有:
新闻联播、今日亚洲、今日关注、鲁健访谈(强国工程)。
除此外,还在手机上,看了一些关系着国家安全、经济等方面的小视频。
临近睡觉时,还赶写了今天读写看的这日记(草稿)。
对了,下午来了5位拜年的客人。他们都是妻大兄的孩子和儿媳。见还有小姨姐三祖孙等,我们又去甑钵子酒店请客。
2月4日 周六 正月十四 阴雨
5/6摄氏度
又到立春日,一起向未来。“一回春到一回新”,每一个春天都是崭新的。
这就是我的诗和远方!
上午,改文
这就是,修改《兔年开篇感怀》。
昨天下午,虽然此文已先后发到了正扬网、新浪网上,大约近7百字吧,可随后一想,当时写的匆匆,意犹未尽,尤其是说到兔年打算时,更属潦草之语,实乃拙作一篇!
想到此,我赶紧在原文基础上,来了个认真修改。先是将虎年小结做了个微改,后是将兔年原文的一段来了个大改,将其护充到了七个小自然段。如此,文字虽只增加了一倍,可文意却大不同了。因其不仅逻辑性思想性增强了,而且内涵也丰富多了。就这样,我才比较地有了点满意感。因为,正如黑格尔所说:“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
下午,读文
其内容主要是:
1.欧美智库对未来中美实力消长的预测
2.新华社
开年用工热,六大关键词看经济回稳向好
3.光明日报 武海龙 吐鲁番:中华文化的多元历史场域
4.光明日报 演讲人:董晓波 冯梦龙“三言”的译介与传播
我喜欢读这类文学评论!这些知识,尽管年轻时听老师上课时讲过,自己过后也读过这些文学知识点,可今天重温这些内容,还是很感获智的。比如——
“三言”,是明代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编辑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也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代表性的作品,故被视为集白话小说之大成。
冯梦龙所作“三言”,是中国短篇小说的一座宝库。同时作为西方人最早接触的中国小说,“三言”可谓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其翻译也开启了“三言”在西方的传播历史。
5.北京晚报 邱伟
剧版《三体》人物塑造胜原著
6.北京青年报 杨文杰 《狂飙》给扫黑剧
带来哪些“质变”?
读这影视评论,让人很受教益。因为——
创作思路的进步,
跳出扫黑剧依靠案件烈度和情节强度吸引观众的“舒适区”;
人物塑造的进步,
对正反面人物尽可能一视同仁人物线丰满;
演员标准的进步,
演员依据剧本二度创作 靠细致、复杂的人性面来支撑。
晚上,看和写
看的电视有:
新闻联播、今日亚洲、典藉里的中国(越绝书)、今日关注。
看这"典藉里的中国(越绝书)",让人很觉津津有味、受教颇受、感慨万千。
它让我清楚:不忘来路,方知去处!
而且,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方志是传承地方历史和文化的。方志文化是传承地方历史的文化基因。
写东西,即草写了今天读写看的本则日记。
2月5日
周末 正月十五 阴 6/10摄氏度
上午,读书报文章
比如读有这些好文:
1.光明日报
林东 数智化战争:自主联合
集智制胜
读这文,让人大开眼界——
自21世纪20年代起,信息化战争成熟,迈向智能化战争。智能化战争分为两个阶段,成熟阶段是脑机一体的机器人战争,但至少还需要十年的发展,其初级阶段在2020—2030年展开,这就是以数据化、算法化、自主化和集智协同为特征的数智化战争。
2.光明日报 典藉里的中国(越绝书)
昨晚看的这一电视节目,让人获益匪浅。所以,从报上读到这节目的有关内容后,让人喜出望外。因为——
聚焦流传千古的历史文化典籍,以“文化访谈+戏剧+影视化”的方式,对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和传奇故事进行情景化呈现、通俗化解读,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来了。同时节目通过“表演创新”、“新技术应用”等方式,给人形象化的教育。
这《越绝书》,现存十五卷、十九篇,其历史记载主要围绕吴越两个地区、勾践这一时期展开。书中很多故事都耳熟能详,比如勾践励精图治、复国雪耻、西施美人计等。
3.讲述《越绝书》中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实
看这影视评论,让人加深了对昨晚看的这一节目的印象及理解——
解读越王勾践身上所蕴含的顽强坚韧的品质与奋发有为的精神。
从为保存越国决定向吴王夫差投降,到灭吴称霸、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勾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诠释了何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通过节目戏剧舞台的热血演绎,“吴越争霸”的历史卷轴将再度展开。
午后,阅报和看视频
先是去图书馆阅报。
后是2点多,回家在手机上看视频。
这些小视频,一事一议,内容集中,谈的很有说服力。
晚上,先看后写
先看的是电视。
如:新闻联播、今日亚洲、元宵节文娱晚会、今日关注。
后写的是日记。即:
今天读写看的本则日记。
2月6日 周一 正月十六 阴
6/11摄氏度
上午,改出了4则日记
这就是,把兔年草成的头4则日记,修改成功了。
然后,就在正扬网、新浪网上,依日记记述的时间,逐一发了出来。这便是:
《兔年读写看日记(1月22日)》;
《兔年读写看日记(1月23日)》;
《兔年读写看日记(1月24一25日)》。
下午,在主媒上读文
读的这些,可都是让人爱读、受教益的好文章。比如:
1.观察者网 世界500强企业更新
文章说,2000年以后,世界500强企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由179个减少到121个,日本由107个减少到53个。中国呢,则由10个增加到133个!
2.環球第一密聞 為了中國大陸,竟與美國副總統大打出手
文章说的是,这台湾黄女士驳斥美副总统,辛辣讽刺,多解气啊!
3.光明日报 刘
坤 中国大市场
世界大机遇
读这文,让人看到——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日益显现;
内需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专家表示,2023年,我国经济巨轮必将破浪向前,奏响更加雄浑壮阔的历史交响,书写更加灿烂辉煌的发展篇章。
4.光明日报
孙闻博 郡制推行:秦统一研究的新视角
这篇历史研究文章告诉我们,秦并天下,成就帝业,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秦在统一过程中推行郡制,具有更深刻的历史意义。郡制推行的考察视角不仅有助于政治地理、军事交通、地域控制政策研究的深化,而且对政治史、军事史等传统史学领域的开拓多有裨益。
5.光明日报
向志柱 岳飞《满江红》的版本异文或改文
文章说,电影《满江红》中,三军复诵岳飞的《满江红》,直击灵魂,家国情愫荡气回肠,热血沸腾。
6.广州日报 吴波 翻译家杨苡:岁月呼啸
美无倦意
这长篇人物通讯,写的好啊。文章讲述杨苡,让人感动——
出生书香门第 就读西南联大;
首创《呼啸山庄》译名;
一生最崇拜哥哥杨宪益从《红楼梦》《儒林外史》到《红与黑》《呼啸山庄》,杨苡先生与兄长杨宪益、爱人赵瑞蕻共同推动中文与世界对话,使文学经典如种子般在不同文明土壤里生根开花,成就了中国文学翻译事业的一个奇迹”。
8.光明网
韩浩月 小说《县委大院》:用文字形式填充剧情留白
这篇小说评论,告诉我们——
《县委大院》是央视热播剧的同名图书,作者是王小枪,
作为小说出版物,《县委大院》与电视剧的不同之处,是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展开对虚构的光明县以及县委大院的想象,这种想象会有效弥补画面与剧情的留白部分,使得读者拥有对人物更精准的发现与更细腻的认识。
《县委大院》的核心是县域治理问题,展开了一场有关人的立场的追问,同时,它也是一幅县域生活的风情画,两者的相辅相成,以及频繁互动,让全书拥有了原汁原味表现县域政治与县域生活的准确性与丰沛性。
晚上,看和写
看的是电视。节目有:
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我们的日子》第1至2集。晚10点后,还看了东方卫视纪录片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73期:阿拉伯世界拥抱中国。
最后,写的是日记。这就是正在看的这则日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