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89802350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行路悠悠谁慰藉》——写在拙书出版后
(2023-02-10 16:31:07)
标签:
行路悠悠谁慰藉
首部拙著
出版
杂谈
分类:
随笔
拙
书
《
行路悠悠谁慰藉
》
,已在今年1月出版了。
并且,出版社先是节前快递来30本,后通过物流运来留给我的数百本。这,虽为拙
著
,可作为作者的自己,还是敝帚自珍的。因此,望着这大16开、近300页、长达38万字的
“
耳顺三部曲
”首部
,还
有
每本配套
的
三维电子书
光碟
,很是让人
兴奋
感慨的。
书名“
行路悠悠谁慰藉
”
,
出自清代
顾贞观
《寄吴汉槎宁古塔
》
〔
金缕曲〕
中的第一首。记得三十八年前,师大读书,听黄钧先生讲授《元明清文学》中这
“千秋绝调”
时,不仅异常喜爱,而且觉其“以词代书”,
纯用白描,缠绵恳切,实在是感人极深。
尤其吟诵“
行路悠悠谁慰藉
”时,总让人浮想联翩、沉思不已。想到人生从婴儿到儿童、从少年到青年、从壮年到老年,几十年间,
路途遥远悠长谁来安慰
?
发人深省之际,前年从自己的数百篇博文中,选出76篇
有关散文为本书内容时,我便毫不犹豫地用“
行路悠悠谁慰藉
”冠以书名了。
于是乎,我在本书前言,即“
写在前面:感恩祖国
、
父母和励人的时代
”文
中,就谈了
自己
回望
人生后的反思题
——
我们由
父
母带来人
世
的这一生,几十年间,路程
很
长,想想真不容易。
行路悠悠谁慰藉?
从襁褓到儿时,由儿时到少年,由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壮年,直到老年,回想起来,还真让人吃惊不少,感叹、感
慨
不尽。
于是乎,
我便从自己人生的五个阶段,依次谈起
每一阶段要注意的
关键问题,并由此将自己有关的散文、随记和论文,编入
拙著中
了
。
尽管过去的自己,工作期间只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论文56篇、报告文学3篇,大约25万字的东西,再没有出过书,显得人微言轻,可自退休以来,经每每天天很少间断的读书、“读”人生、“读”社会、“读”电视,加之不断地写下沉思与反思后
的
点点滴滴,所以拙著中的一些文章,还是对阳光向上、愿意思考、立志成人成才的后来者,有一点抛砖引玉作用的。因此,我精心编出了自己耳顺之年的“耳顺三部曲”首书。若能为孩子、也为他人在悠悠人生之路上起到一点“他山之石”的启示作用,我便大感慰藉了!
现在,我将自己
对人生五个阶段
的认识
,还有用照片拍出的选文题目,一并配套
如下了
——
第一辑 回望儿时
,更加感激至亲
的深恩
人从娘肚里,"哇"的一声来到人世,从此开始了悠悠人生之路
。
襁褓
中的我们,最
需
人照管,一
刻
也
离
不得
父
母
及至亲
。
儿时、年少时,既要靠父母的慈爱养育,更要靠他们的言传身教,我们才能长大成人。因为,他们一定
程
度上影响我们能飞多高,能走多远。人生路上,也许还要靠兄姊的帮扶带引,以及良好的环境熏陶,我们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后来,我们长大了,成家
立
业了,而慈亲却老了,最后去了另一个世界。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我们只剩归途
。
我这一生,亏欠父母太多。当年,最需我侍
奉
慈亲时,老人家却走了,何处去报恩?遗憾!悲泣!
怀念父母
恩
情,自然而然,成了我们这些后人心里唯存的相思。回望这些,谁都会感恩至亲之情、
父
老乡亲的养育之
恩
吧!
(编入“梦里依稀慈母泪”“父爱如山照人生”等19篇散文
)
第二辑 忆起少时,谁不依恋学校老师同学
人生识字糊涂始,从此学校读书行。
谁都知道,我们到入学年龄就得去上学读书,从而获得人类文化知识与经验的传承滋养才行。
在学校,听老师讲课,与同学交流、嬉戏,当年的
这
些情境,只要一想起来,没有人不倍感温馨而难忘的。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日同窗,友谊一生。所以,谁都有感恩老师教诲,怀念同窗情谊的情结,是不是?
第三辑 走向社会,适应环境才是成功之选
人大了,离开父母,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开始做事了。这以后,人就要独立生活了。
怎么办?
这时候,我们要自信。这是成功第一秘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自信地适应社会环境,才能很好地生根、开花、结果!
虽然人生之路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尤其青葱之人。
有道是,眼界决定宽度,观念决定高度,脚步决定速度,思想决定未来;格局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有多敬业,就有多专业。尽管我们成长成人,前方有路,未来可期,可最要紧的,还是"百学须先立志”。
这,是不是就得要靠自己胸有志气、立志高远、抓紧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坚持吃苦、自觉去创前途了?
第四辑 人在单位,除了打拼还应该怎么办
工作后,为成功事业,我们就得敬畏大道、敬畏工作、
敬畏
职责、
敬畏
师生、
敬畏
环境。
有道是,凡事学为先;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学之时要注意:不会写作的你,就会失去职场核心竞争力!要做到勤学、勤实践、勤思考、勤总结。读书要博、要广、要多的同时,学会做到,写文要专、细、深,丰盈擅思的大脑,是我们脚踏实地、成人成事成功的前提。
我们除做好工作而多读多写外,还要切切做到;多向成功者学。因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若践行先人雅言,必能大展宏图。墨翟曰;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故曹操感言: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我们该怎么办?
人生价值,在于拼搏、想长远、重现实,着手眼前、干好在干的活。如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社会之人,先学做人,尤须
换
位思考、
换
位做事、
换
位做人!
常想想:你参与感强吗?你人生意义会大吗?
第五辑
退休之后,主要是自己去惬意地生活
退休了,成新老人
了
,如何做聪明的新老人?不仅要把日子过得温馨幸福,还要在人生最后一个黄金期,活出自己应有的风采。如此需要:得失荣辱,随遇而安;心态平和,活好余生。这,主要是通过自己慰藉自己,争取惬意的老年人生。
如今,感恩祖国,强盛富饶,社会温馨;吃穿不愁,身体尚可。虽夕阳
西
下,生命不会太久,可"天黑得很慢",为霞尚满天。亦如古人所云:"春
有
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因此,我们既要搞好养生,努力提高生命质量,又要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力争有个炉火纯青的晚年。正所谓:迟暮之年,仍葆少壮之心;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
退休之人,如何"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我以为,或适当读读书,玩玩智能手机,充分享受信息时代,在那一屏万卷、纵览天下的多彩生活中,亦可遇见更美的自己,风雅自来。我或执笔为文,比如写写东西、记记日记,回望过往,抒发情感,丰富精神世界;或适当远足旅游,看看壮美河山;或与家人欢聚,好好享受天伦之乐;或参加同学、老友
的
聚会,让人乐在其中,跟孤单、不快告别。我自退体以来,除适当做做家务之外,主要以读书、“读”社会、"读"电视和写东西为主,这便是最愉悦自己的生活常态了。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兔年读写看日记(1.26一1.29)
后一篇:
湘西一日三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