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读写看日记(11.27一11.29)
(2022-11-30 14:34:28)
标签:
回望
读写看
日记
杂谈
|
分类:
人生往事
|
11月27日 周末 冬月初四 阴转小雨
14/21摄氏度
早饭后,老伴与其妹乘车去远山,为她们的小姐姐拜寿去了,直到下午五点,县城防疫封城时才赶回家来。我呢,则从白天到晚上,一直呆在家里,有条不紊地享受着自己读写看的精神生活。
上午,读文章
主要是在主媒体网上,读下列文章:
1.文汇报
孙丽娜 “纠缠思维”推动科技创新
这文,写的别开生面:如果借用量子学的说法,就是“三种纠缠”——
首先,科学与工程相互“纠缠”。
其次,个体突破与团队合作相互“纠缠”。
最后,个人创新与政府扶持相互“纠缠”。
创新是动力之源,创新以思维引领。只有明晰了创新发展的道路,厘清了创新背后的正确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鼓励创新、发展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北京晚报 李丹:掀开女性人生的一角
这文,写的是,小说集《牧马河之夏》,掀开了特定女性人生的一角——
晚清禁缠足、兴女学,闺阁中人终于列诸经筳之侧,这导致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女性终于摆脱了身体残害和精神禁锢,得以跻身公共生活;一方面,女性又身体力行地承继了古老的文化认同,进入科举功名的系统之中。
这小说集,既聚焦于对女性特质、女性困境的深入思考,又展现了多变的写作风格与多元的创作路向。
3.观察者网
王文:破除美国智库三大“神话”,中国学界如何打赢新时代“思想战争”?
4.美媒:对华芯片封锁凸显美国失去信心
该文辩证地指出,如果错误的经济政策削弱了美国的竞争地位和全球霸权野心,美国领导人可能会愈加将同中国的商业和科技对抗升级为政治和军事对抗。若中国认为自身的经济机遇和战略利益受到严重伤害,也可能变得更加坚决。
5.光明日报 陈果:我是你的眼
这篇报告文学,写的很有激情、深情,而且意味深长。它报告的是,鲜有人知的是,那成昆线上,看守工的故事——
飞石。洪水。泥石流。穿越横断山脉的成昆线,十面埋伏,一触即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百名看守工盯着山崖,盯着溪沟,盯着包藏祸心的风吹草动。
担任看守工三十一年,四十多万趟列车从身边经过。山知道,水知道,茕茕孑立的看守房知道,每每将列车迎来送往,章显容宁静如月明的目光,是风雨不改的心语:
“你是我的远方,我是你的眼。”
6.港媒:世界级生产线助力歼-20
下午,写东西
这就是,修改近三天来的日记,即:《虎年读写看日记(11.24一11.26)》。
为写好这文,我先是将来自这三天先后草成的日记,合到这一文章中了。
然后,按照为文的要求,分别进行如下之事:
一是整合成篇;
二是分别修改;
三是润色成文。
待到合乎为文要求后,我便将其先后发到了正扬网、新浪博客上。
晚上,看电视
这就是,除了每晚必看的新闻联播节目外,主要是如昨晚一样,看电视剧《芈月传》第6至11集。
本想还看两集的,发觉已是午夜,人也困了起来,于是,我不得不抑制自己,准备休息了。
要知道,我之所以喜欢看这部长达81集的长剧,只是因为,它太好看、太吸引人、太发人深思了。
要知道,这《芈月传》,形象地演绎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女人,即战国时期秦国女政治家芈月,她那波澜起伏的人生故事。
说起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尤其是这芈月,本是楚威王最宠爱的小公主,但在其出战之后却地位一落千丈,母亲向氏被楚威后逐出宫,多年后返回宫中以命复仇。芈月与楚公子黄歇青梅竹马,真心相爱,为了可以与黄歇顺利私奔,故自愿作为嫡公主芈姝的陪嫁媵侍远嫁秦国。在往秦国的路上,芈月、芈姝互相扶持,中间楚国礼车在往秦国路上被义渠王翟骊带领的军队抢劫,黄歇因为要救芈月,而跌落山谷生死未详,心灰意冷的芈月,为找出幕后主使而陪芈姝进入秦宫。芈姝当上秦国王后之后,芈月因魏夫人陷害,将其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绑架,不得已求助秦王成为宠妃。原本的姐妹之情,在芈月生下儿子嬴稷以后渐渐分裂。诸子争位,秦王嬴驷抱憾而亡。芈月和儿子被发配到遥远的燕国。不料秦武王嬴荡举鼎而亡,秦国大乱。芈月借义渠军力回到秦国,平定了秦国内乱。芈月儿子嬴稷登基为王,史称秦昭襄王。芈月当上了史上第一个太后,史称秦宣太后。
11月28日 周一 冬月初五 小雨
10/18摄氏度
昨天下午五时,县城暂时封控后,喧闹的这里,一下就悄无声息了。
你看,从昨晚到今天,我未见楼下有任何的车辆经过,耳旁也没听有任何的机鸣声响。一句话,这里,一切都静寂下来了。
我巴不得如此。因为,如此严防死守几天后,防疫效果就会应验,封控就会完全放开来了,一切便就此恢复常态的!
一天来,我除了上午9点下楼几分钟,登记了接受核酸检测的身份证和手机外,其余从白天到晚上,我和老伴都呆在家里,做各自喜欢的事。她,在客厅,或用平板看视频节目,或用手机听故事。我呢,则与平素一样,在书房里,更加醉心于读写看的精神分享。
上午,读文
其读的内容较多。比如说:
1.社评:民进党的故伎重施为何不灵了?
文章指出,历史潮流浩浩汤汤,统一进程势不可当,逆潮流者必将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2.王友明:为何这么多国家排队想加入“金砖”
3.文化纵横 高层访华之际,房宁:揭开神秘古巴的“两个世界”
4.科技日报 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迈向新高度
5.疫情防控:新观察、新感想
6.观察者网
翟东升:从追赶到反超,中日制造网络地位为何反转?
7.中国新闻网 中国已具备开展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实施条件
这,正如文章最后的结论所说:九天揽月梦想将成真!
8.央视新闻客户端 神十五瞄准29日23时08分发射,乘组确定:费俊龙、邓清明、张陆
文章告诉世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重点开展六个方面工作
我国第三批航天员将陆续加入空间站乘组,逐渐成为主力军
9.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将乘神十五飞天
文章说,明日午夜,太空中将有六位中国人!
10.人民日报 不可阻挡的步伐——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十周年
这篇长文,读得让人热血沸腾。请品味如下的话意吧——
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
回溯千年,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
回首百年,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盼。
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长期领先,到落后时代,再到奋起直追、再创辉煌,“大船梦”浓缩沧桑巨变。
近代中国,身处“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
强国梦,复兴梦,惟有在我们党领导下,梦想才真正被点燃。百年奋斗,百年牺牲,百年创造。
当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如朝阳般喷薄而出。
“小康路上,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最浓的情,化为最重的承诺。
十年间,乡土中国,串串足迹,丈量着摆脱贫困的进程。
“小康路上,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最浓的情,化为最重的承诺。
十年间,乡土中国,串串足迹,丈量着摆脱贫困的进程。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11.海南日报
曾庆江 《天下长河》:致敬千古治河人
正在热播的40集历史剧《天下长河》,展现当年宏大的动魄历史,好看得很!它聚焦清朝康熙年间治理黄河的史实,在重新打量历史闪光时刻的基础上,谱写了一曲沧桑历史中的英雄赞歌。
A
多面叙事谱写英雄赞歌。为了彰显历史的真实性和英雄人物的品质,《天下长河》中既有治河过程中人与自然的斗争、治河理念的争执,也有朝堂权力之争,从而形成了多面叙事,曲折动人又重心突出。众多历史人物在剧中次第亮相,年轻有为的康熙、
老谋深算的索额图、圆滑世故的明珠、忠贞迂腐的于成龙、聪明机智的高士奇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B
立体人物打造历史画卷。历史剧的本质并不只是带领观众回味一个历史故事,而是烛照现实,给当代人以诸多启迪。《天下长河》集中展现了靳辅、陈潢等人为治河而矢志不渝的故事,向大众传递古代治河理念,并将相关历史细节植入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讲述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和经久不息的奋斗精神,不断强化大众的文化自信。
C
历史正剧如何回归?《天下长河》以基层治理的视角来透视古代社会,给今人反思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下午,校书
这就是,校阅样书:《行路悠悠谁慰藉》。
还好,三个小时内,校阅了20页。
晚上,观赏
这就是看电视剧。
节目为,除了看新闻联播外,主要是观赏电视剧《芈月传》第12至18集。
虽然,时已转钟快1点了,人也在打呵欠,可通过观赏这历史古装剧,不仅被吸引着,让人穿越到了战国时代,那秦楚联姻的动机及过程,而且看到了芈月在楚后宫遭遇的不幸,以及她在陪嫁赴秦过程中的机智与勇敢。好啊,这失实求似的历史剧,感人呢,值得好好地欣赏呢。
11月29日 周二 冬月初六 中雨
2/10摄氏度
在窗前上网,听着窗外滴滴答答的中雨声,联想到昨晚电视天气预报中的话,我知道了:严寒的冬天,终于让人感觉已到身旁。
在吃了老伴做的北瓜糊糊后,我这新一天的读写看精神分享,就此开始了。
上午,依旧是读书报文章
刚打开主媒网,便让我享受到了两篇来自名节目加名人的视频演讲。
一篇是,东方卫视闻名遐迩的纪录片,即张维为担纲的《这就是中国》第167集:美式民主的制度困境
另一篇是,来自湖北卫视纪录片 改变中国旳真理力量
第1集 张维为、岳奎:老药箱见证时代变迁
上述两篇演讲视频,让人看着听着,都给人以享受。同时更感来自中国式现代化制度的优越与强大。
如,《改变中国的真理力量》, 以伟人“《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习辅导公开课”为主要内容,充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旨在见人见事见思想,用鲜活的实例印证改变中国的真理力量。节目聚焦新时代伟大实践,用“小切口”解析“大主题”、“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多视角”讲好“新思想”,充分展示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普通民众积极参与实践、改变生活、创造成就的真实例证,用切身故事验证真理之伟力、展示实践之伟力,切实反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之后,我又读了下列文章:
1.中国教育报
许玲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中国方案
作为退休前的职教工作者,我十分关注这方面的文章。因为,我深知,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探索职业教育教师“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是职教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文中指出,“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主要特征为:一是系统性。二是规范性。三是引领性。四是包容性。
2.央视 中国空间站建成在即,六位航天员相约“天宫”,神舟十五号承载航天雄心
这文让人得知——这次太空交接班,中国第一次;这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棒;“天宫”欢迎各国航天员
3.央视网 重磅微视频《航天新征程》
我爱读爱听这类文章!因为,我国发展航天事业,建成航天强国,这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尤其下列这段诗式的话,读的让人振奋——
火力全开/“箭”指长空/刺破苍穹/开“天宫”,迎“神舟”/九霄共鉴/我们“天宫”见!
4.光明网
西蒙 重读屈原《天问》:探索未知与独立思考
《天问》名篇,四十年前读大学背诵过,至今还感余香满口。今欣赏这篇《天问》评论之文,又让人兴奋不已。正如该文所说——
顾名思义,“天问”就是抬头望天、向天空发出问题的意思。自从人类诞生后,无数诗人在深夜仰望星空,由此诞生了很多伟大的文学作品。生活在中国战国末期的诗人屈原,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
独立思考,专注探索,是一个人走向精神人格的完善的必由之路,屈原在这一点上给后世作出了表率。而且,《天问》中的探索精神,不仅有追问宇宙与历史奥妙的强烈念头,也有很强的想象力。
下午,赶写日记校样书
先是,赶写了前两天读写看的日记。
后是,校阅样书,即校阅《行路悠悠谁慰藉》之书10页。
晚上,看电视写日记
看的电视节目,一是新闻联播,二是电视剧《芈月传》第19一27集。
写的日记为:今天读写看的这则日记。
待到看完9集电视剧,又草成这则日记后,才感已过新一天的一点多钟了!难怪,人好累的。并且,往窗下一望,院内的车子顶上,全被雪珠球子覆盖白了。如此,我们再也不敢耽误睡觉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