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 周三 九月十七
晴 10/24摄氏度
日出东方,阳光正艳,气温宜人。吃罢老伴做的老北瓜和糯米粉和的北瓜糊糊后,我新的一天的读写看精神分享生活,就此开始了!
上午,网上读书报
1.环球网
社评:中国的发展,不是为了跟美国“打擂台”
2.环球网 杨光斌:从俄乌冲突观察世界政治的本质
文章说,俄乌冲突告诉我们,西方文明的野蛮根性并没有变,帝国主义依然是世界动荡不安的根源,霸权主义依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拦路虎。
这样,文化上的民族主义扩张基因、政治经济上的战车型体制以及军事上的帝国主义军事组织,决定了霸权主义政治的现实必然性和长期挑战性。如此,我们不可不注意!
3.河北青年报 一男子吃了柿子后,被送进抢救室!这些人最好不要吃
4.人民日报
余建斌 神舟十四号:太空生活丰富多彩
5.环球网
徐步: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目标前进
6.光明日报
郝戎 《我们这十年》:热忱描绘新时代宏伟气象
7.光明网-詹 丹 《<红楼梦>通识》:小说的要点、特点和热点
读这文,让人在文学创作、领悟这部古代小说,都有教益。如——
《红楼梦》的要点概括为一组概念、二条线索、三个空间、四季时间、五层人物这样的五要点。
《红楼梦》的六大特点:人物、情节、环境、思想、情感、文体。
热点:对《红楼梦》当代整理本的介绍;改编的评述;外译的甘苦之谈
8.中国教育报
钟曜平:教育奠基伟大复兴
下午,主要是写东西
这便是:对《虎年读写看日记(10.9一10.11)》的草稿,进行了归拢、整合、修改、润色。
傍晚时分,看到这合为一篇的、有三天日记的拙作,基本合乎写作要求后,就立即分别发到了正扬网、新浪网上。
对了,修改上文前,我还外出了两次:
先是,去御景园南门的牙科诊所,请牙医看了牙齿的修补。
后是,去机关三楼,交了3千8百元的电费。
晚上,看电视写东西
看的电视如: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专题片《领航:美好生活、绿水青山》、电视剧《大考》第20集。
写的东西为:今日读写看的日记。大约,1千4百字的篇幅吧。
看看时钟已快晚上11点了,并且感觉一天到晚来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我的心里,又感到了收获满满的。于是,自己便心满意足地准备上床休息了。
10月13日 周四 九月十八
晴 12/26摄氏度
深秋今日,阳光正好,气候爽爽的,让人读写看的这精神分享生活,无不惬意非常。
上午,在主媒网上读文
1.观察者网 社评:华盛顿的“友谊”,惊醒了更多的欧洲人
文章指出,只要我们高举多边主义、开放合作的大旗,就不愁没朋友,更不会缺少合作伙伴。美国迟早要为它的霸道、狂妄和自私付出代价,英国也将为自己的战略糊涂埋单,而务实理性、坚持原则的国家也将收获回报。
2.环球网 李峥:这三个新因素或重塑美国政治版图
随着美国贫富差距继续拉大、人口老龄化和经济转型,上述三个因素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将持续增强,给美国政治稳定增添更多难以平衡的变量。
3.环球网 多颗中国卫星紧急参与委内瑞拉抗洪救灾
4.观察者网
齐倩:从太空俯瞰地球,欧洲航天员用一句《兰亭集序》直抒胸臆
5.闪电新闻 我国4‰盐度下耐盐常规稻再破纪录,亩产超691公斤
6.人民日报 神舟十四号:太空生活丰富多彩
文章说,“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神十四”乘组的在轨任务也在持续进行中。
7.光明日报 邢戈:代际关系渐成电视剧关注新热点
文章指出,从最近热播的《大考》等电视剧来看,就“代际关系”问题,正成热点——
以生动故事表现代际互动
以积极态度破解代际冲突
用现实思考 促进代际沟通
8.人民日报海外版 赵振杰:叙写父子间的“双向成长”——读肖复兴长篇儿童小说《春雪》
这篇文学评论,分析的好啊——
《春雪》所描述的对象就不只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人一事,而同时是无数人、无数事,一件事涉及另一件事,一个人牵涉出另一个人,像水面荡开的波纹,又像花朵编织的花环。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春雪》是一本讲述父与子亲情故事的儿童文学作品,毋宁说它是一部充满“心事”的双向“成长小说”。
9.京东新书介绍 《郁离子》(全2册
)
《郁离子》是中国寓言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其价值在于其闪烁着刘基治国安邦的思想光辉和对特定时代的社会认识价值。刘基在创作上主要是针对元季社会弊端为新王朝设计治国方略,其在构思、立意、取材、语言特色和行文风格上,都明显受到古代寓言、重言、卮言创作的影响,融进了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为寓言艺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下午,看电视及其它
午饭后,没有午睡,也未休息,而是看《正是青春璀璨时》的电视剧最后两集,即第41、42集。
这两集,既是本剧的高潮和大结局,也是我最想"一探究竟"的好剧。
因此,在昨晚午夜来不及看的情况下,特选择这天气最适宜的时候补看。
晚上,先看后写
先看,即看电视。看的节目如:
新闻联播、今日亚洲、专题片《领航:强军之路、安邦基石》、党课开讲啦。
后写,即写今天读写看的日记。
10月14日 周五 九月十九
晴 15/27摄氏度
又是一个晴好天气!
更是一个只穿秋衣就十分舒服的好日子!
在吃了老伴做的北瓜加糯米粉的糊糊后,不仅肠胃感到舒适,而且人也感觉神清气爽起来了。
上午,又让我惬意地在网上,开始了读如下文章:
1.观察者网
郭微微:欧洲制造业大转移,中国有哪些优势?
2.环球网
梁海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仍极具魅力
3.澎湃新闻
烟台龙口 整治“副局长现象”,剑指耍权威等六种倾向
这是篇解气的好文!看看吧:要剑指那些不干正事好事的“副局长”,他们找存在感、耍权威感、玩潜规则、搞假担当、乐守摊子、轻规纪法等‘六种问题倾向’,刀刃向内全力解决顽瘴痼疾。这文,意在着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过硬干部队伍
4.中国教育报
翟小宁: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
5.中国教育报
储朝晖:好老师应有怎样的智慧
6.人民日报 春风化雨
以美育人
7.观察者网
祁发宝,含泪出镜
8.解放日报
金涛 中国故事:如何挖掘、提炼和塑造
9.光明日报
刘江伟 文学艺术:扎根生活沃土
铸造精品力作
文章指出,“铸造精品力作”,是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德艺双馨的文艺家,是闪耀的明星,是真正的大师,是光荣的榜样,是美丽的标杆。
下午,虽未写东西,可在考虑写篇反映自己念念不忘的教育情节之文。
这便是:《读写看浓郁着自己的教育情结》。
本来,自己从教育战线退休,已十年多了,可为何会有如此反应?有如此想法?有如此毅力,要写出一篇似论文、而需有一定“论说”难度的文章来呢?
晚上,依照往日惯例,先看后写
先看的电视为:新闻联播、今日亚洲、专题节目《领航:一国两制、胸怀天下》、党课开讲啦!电影《绝地刀锋》大结局。
后写的东西为:今天读写看的本则日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