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 周末 二月十一 晴
18/29摄氏度
上午9点,我和夫人几乎是同时外去的。她应小符之邀,与年轻的小同事们活动去了。我呢,则坐了易校长家的车,与他家几位一道去殡仪馆,吊唁小曾的父亲去了。
事后,我又坐同事小余的车回家来。之后,我继续在电脑上,修改被关闭的文章。
经多半天的努力,已把文章恢复到了420篇。
至此,我才长长地嘘了口气。
往后几天,我就这样继续着,慢慢地修改、恢复被关闭的余后80多篇文章吧。
上午外去前,先是把午夜过后整合、编辑好的《虎年读写看日记(3.9一3.12)》,发到了网上。
要知道,这四天的日记,是我午夜醒来睡不着觉后,干脆起床到电脑前,在网上,花了三个多小时,才把四天日记完成的。
今在读上,没来得及读书报文章,只几次浏览过时政新闻。
晚上,看的电视有:
新闻联播、中国舆论场、冬残奥会闭幕式、今日关注。
3月14日 周一 二月十二
多云 15/26摄氏度
白天,除晾晒冬衣、做晚饭外,主要是读书、写东西这两件事。
上午,读的书报文章又不少。比如:
1.光明日报 “两个奥运”精彩答卷彰显中国贡献
文章就此表达道——
精彩的答卷已经写就,从现实迈向未来,我们有理由抱有更多期待。
冰雪融化,关于冬奥、冬残奥的厚重记忆也将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脑海中,历久弥新。
再回首,历史因我们而骄傲!再出发,我们一起向未来!
2.社评:“两个奥运”,向动荡世界展示团结力量
此文也因此赞赏道——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巨大的同心圆幻化成一张在留声机上徐徐转动的经典唱片,奏出了友谊和爱的音符,传递着团结与包容的理念。“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汇聚起的团结与合作之光,必将穿透阴霾和风雨,照亮人类携手前行的未来之路。
3.人民日报社论:向世界传递信心、友爱与希望
北京冬残奥会胜利闭幕了。其意义大着呢——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北京冬残奥会将和平、友谊、关爱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的心中,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让我们携手共奋进、一起向未来,共同促进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共同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4.北京青年报 你的睡姿和枕头“搭”吗
5.光明日报 袁瑾:物候有节律,苒苒其华——《二十四节气在江南》里的美与质
读此文后,我才知:《二十四节气在江南》竟然有如此深意——
“花木知时令,鸟鸣报四时。”大自然中,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殖、迁徙,植物的萌芽、长叶、开花、结果、凋落,还有冰霜的凝结、消融等都随着时令而动,周而复始,于是它们本身也就成了季节轮换的标志,被称为“物候”。这真是:
人间芳菲最应季;
生活旨趣渐次生;
文化哲思缘此来。
6.光明日报 刘悦笛:天地有大美,生生不息——《中国人的生活美学》里的哲与思
想不到,春日又至,葱茏的绿意让天地之美又蒸腾与热烈起来;《中国人的生活美学》里的哲与思,竟是如此地丰富——
四时的美感,仿佛在冬春交替之际显得尤为分明。实际上,四季变换、节气流转,不仅是斗转星移、时来景异,更蕴含着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是植根于农业文明的生活之美,将中国人敬天亲地之生活美学渲染得淋漓尽致。
庄子曾一语概括这种哲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节气的确起源于自然,跟随着宇宙的律动和节奏,显现生命的盎然生机、生活的灿然活力,但节气更是文化建构,它是中国人对自然规律把握的结果,我们直到今天仍“原天地之美”地生活在节气当中。
7.北京日报 吃辣椒能抗癌
这竟然是真的
想不到:吃辣椒能抗癌——
辣椒刺激肠胃不等于致癌;
经常吃辣患癌风险走低;
辣椒素可抑制幽门螺杆菌滋生。
8.北京晚报
夏安:唐代诗人的精神故乡
读唐诗,之所以如饮真醇美酒,是因为,它是“唐代诗人的精神故乡”——
本来,文学、诗歌是作者对于生命感悟的升华,从有形之物质到无形之精神再到文字符号的意境中。
《唐代五诗人》,择取王维、韩愈、白居易、杜牧和李商隐五位重要的唐代诗人继续讲述。全书以历史、人性、哲学、诗学、美学、文学史和写作学的角度,解析五位诗人,以他们的诗作接触当时他们生活的环境,通过诗人诗作风格的改变,去探寻诗人内心认同及冲突。
著者张炜认为:“写作者除了留下时间和历史的记录,留下生命的刻痕,必然公开了自己,其间有多种多样的可诠释性。”这五位诗人作品中的快意人生、颠沛流离以及沉思感悟,正是他们现实生活中争取到失落再到反思的集中反映。
9.光明日报
牛梦笛:总台发布2022年精品片单——佳作呈现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
我们是不是感悟到,央视的电视剧越来越大气、振奋人心了?而今年则会更上层楼呢——
一是,重大题材影视作品——高举信仰旗帜
奏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
2021年中国电视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大题材电视剧大量涌现。据悉,目前重点计划有反映全面从严治党的《人民的脊梁》、以北斗全球定位系统为背景讲述新时代成就的《天望》、以“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为背景讲述大国重器的《硬核时代》等。 二是,创新历史文化节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三是,倾听时代发展铿锵足音——聚焦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
尤其是,近期陆续发布的2022年总台各类精品节目片单,让我们看到了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日新月异、昂扬奋进的中国。
13.王阳明《传习录》(部分语段)
由于读的书报内容多,占用了下午部分时间,所以用于写的时限不多。
不过,由于时间抓的紧,自己还是在修改并恢复了被关闭的文章10多篇。
晚上,看了如下电视节目:
新闻联播、今日亚洲、2022年中国诗词大会一10、今日关注。
3月15日 周二 二月十三 晴
16/31摄氏度
白天的大半天里,我都是在网上,或读书报文章,或反复看揣味有关纪录片的内涵,给人以启示、教益。如:
1.
2.江西新闻客户端
红土评论|以奋斗之笔书写“春天的故事”
这文,写得很有激情,值得一读——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今年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奋进的行动令已发出,冲锋的号角也已吹响,接下来就是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作为党员干部,要落实两会部署,创造新的业绩,就必须用奋斗来书写,以实干来作答。“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3.人民日报海外版 叶 子:制造业加速迈向数字化
读此文后,让我大开眼界——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目前已有来自全球22个行业的90家工厂入选,其中,位于中国的“灯塔工厂”有31家。
“灯塔工厂”究竟什么样?有哪些“过人之处”?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竞争力有多大?
智能化时代“最先进的工厂”;
中国在一些细分领域领跑;
制造业向更高发展水平升级;
中国产业体系完善、产业链条长、产业集群丰富,数字化应用场景广阔,有助于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且市场庞大、人口众多,拥有‘工程师红利’。
今天,除了读书报外,还读与看了下列视频节目——
1.东方卫视纪录片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37集:中东外交新突破
看了听了这集演讲后,我茅塞顿开。原来,混乱而势不两立的中东各国,实际上是伊斯兰世界的三个板块:逊尼派、什叶派和突厥语派。这三类6个国家的外长都在元月份来我国访问了。并且几乎是同时在无锡,而且都在背离美国、押宝中国。
2.纪录片:《中国通史》1、2集。
我看到这部长达100焦的历史巨片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既好奇,又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原来,这部片子,于2013年1月21日开播以来,早已完结, 还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追剧与好评,值得好好去看、去学、去品味,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扩大自己认识中国从古到今的历史、敬畏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宏大历史。
况且,这《中国通史》,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了自中华文明起源到1911年时期的浩瀚历史图景,较全面地讲述了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
看到这一新发现,十分兴奋的我,当即一连看了《中国通史》的头两集。这便是:
第一集:中华道路;
第二集:中华先祖。
3.得知央视晚上开演电视剧《爱拼会赢》时,我便通过百度,搜索了《爱拼会赢》。
原来,这部《爱拼会赢》的剧情为:1979年春,在晋江,面朝一片贫瘠的土地,高进阳和叶守礼两个将近不惑之年的好兄弟,正在就如何致富、如何摆脱贫穷的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彼时的高家和叶家都是拖儿带女、生计艰难。高进阳夫妇用一条小渔船,开始了他们商业经贸的创业生涯。高家大儿子高海生、儿媳叶大莲砸锅卖铁办起了服装厂,一步步从手工作坊发展为拥有几个分厂的服装企业。而固守传统、热爱土地的叶守礼始终根植农业种植生产的领域,通过传统与科技相结合,也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致富之路,他的女儿二莲则在晋江特色美食行业中成为了佼佼者。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他们在致富路上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高家和叶家各自的儿女们,跟随父辈的脚步,在各自擅长的行业里发展壮大,爱拼敢赢、诚信团结,开创出“晋江制造”的新天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