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即7月29日,就要北上,去河北、内蒙和东北等五省区旅游了。然而,一个月前游大西北五省区的第11篇游记,也就是赴甘肃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的观感,今天要赶写出来才好!
可是,当明明亮亮的清晨来到时,昨晚那燥热的空气还没散去,而随着随后35摄氏度高温的出现,弄得正要伏案电脑前写东西的自己,一下产生了莫名的不情愿,弄得我不得不放弃了写下去的打算。
这是为何?扪心自问后,有了答案。原来,可能是缘于昨天,突击写作《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一文时,受累了吧。所以,在气温不适下,当即失去了写的兴趣。看来,这是把自己抓得太紧了之故,所以弄得脑子罢了工。要知道,昨天完成的文字,又是一篇长文,5千字!
鉴于感觉不爽,我只得给脑子放放假了。
早餐后,心又似有不甘。难道就这么啥事不干,完全休息吗?那,又该怎么办呢?
情急之下,我来了个“驼子睡碾槽——随弯就弯”,即把要写东西的安排,改作了看新闻和读书报上。这样做,自己习以为常,也是惬意非常的。因为看报读书嘛,一般比较随心所欲、无任何压力,还可从中享受精神愉悦,开卷有益嘛。
于是乎,我立马通过“5566精彩网址大全”,逐一点开要看的主要媒体,一连读了如下之类的时文:
1.中国科学报:卫星+5G突破网络通信“黑障”
2.澳议员:澳军48小时内会被中国击败,因美军比想象弱,不指望帮忙
3.新华社:中美天津互动释放了什么信号?
4.光明日报杨
雨声: 美国,新冠病毒来源嫌疑国
5. 经济日报:人工智能能否改变生活
6. 中华读书报 顾春芳:云中谁寄锦书来——樊锦诗的读书与行路
7.中国青年报 梁鸿:在平凡的世界中走出不平凡的路
浏览网上有关新闻,让人及时了解到时事动态。阅读报上感兴趣的文章,让人能随即获取精神滋养。尤其是后两篇,《云中谁寄锦书来——樊锦诗的读书与行路》《在平凡的世界中走出不平凡的路 》读后,让人很受教益。从中,我不仅感受了两文娓娓道来、细腻叙事的滋润风格,而且更加佩服两文中的两位主人公,他们为国为民的那种坚定执着、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
闲暇读书识贵人、品贵人。
他们,可是新时代里我们要学的贵人!
读《云中谁寄锦书来——樊锦诗的读书与行路》,让人更加了解了时代倡导的这位了不起的精神贵人!
刚一看到这一题目时,就使得自己立即想到了在读的一本新书。这就是,由樊锦诗自述、也是由顾春芳这位作家撰写的人物传记——《我心归处是敦煌》。
读报上介绍樊锦诗“读书与行路”的这篇文章,等于是在催着自己,赶快利用上午闲暇读书之机,去接续前面已读的,继续读读樊锦诗的自述《我心归处是敦煌》。
这书,平易近人的风格、处处闪烁着“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的人生光芒。
我记得,这书出版后,曾获中宣部“2019中国好书”奖.。并且,读者反响热烈、好评如潮。虽然,我还没来得及将其读完,可对书中主人公樊锦诗,早就敬佩、敬重、敬仰非常。一个月之前,我去敦煌莫高窟游览观赏,便从陈列展室有关内容中感到震撼。作为对石窟艺术仰慕已久之人,我不仅实打实地感受到敦煌艺术,有着怎样的高深莫测、美仑美奂、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好像感受到了在此工作一生的樊锦诗这些科技工作者,他们曾经怎样异常辛勤艰苦、卓有成效的足迹,以及看到了“数字敦煌”的正式上线、宝贵文物的“容颜永驻”。尤其令人佩服的是,作为专家学者的樊锦诗,出生在北京,长大在上海,求学在北大,工作在敦煌,通过扎根大漠戈壁,保护和探究这莫高窟艺术,将近60年敦煌生活的漫长岁月,终于为祖国为人民,在保护、挖掘敦煌石窟文化宝藏上,做出了巨大成绩。比如,她主编出版了《敦煌艺术大辞典》,与丈夫合著了《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作为当年一位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背井离乡几千公里,只身异地,确立“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真不简单!作为一位柔弱女子,与爱人分居19年,把子女寄养在江南老家,为爱相守莫高窟,能做出如此卓尔不凡的业绩,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如此,为莫高窟奉献一生,伟大历久弥新的她,成为了无愧于万人景仰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改革先锋、感动中国人物!
读《在平凡的世界中走出不平凡的路》一文后,想到文中的主人公、天才作家的路遥,虽英年早逝、千古文章未尽才,可其创作的《平凡的世界》,却成了当代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真是让人拍案称奇!
这可是今天读报时,进一步识得的又一位精神贵人!
对当代这位出类拔萃的小说家,我是了解得比较多的。路遥,虽来人世仅四十三年,人生短暂,可其生前迈的脚步及其震撼的作品,却是铿锵作响、发人深思的。如他30岁、32岁时,发表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分别获得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人生》,在随后被改编为同名电影,搬上银幕后,当即轰动了全国。三十多年前,我看这部影片后,也受到了很大震撼,觉其太发人深思了。这之后,路遥又马不停蹄,带着病痛,埋头创作,“像牛一样耕作,像土地一样奉献”,最终在四十岁前,完成了三卷本、110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功夫不负苦心人。《平凡的世界》出版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其一连三次播出,每次半年时间,听众累计超过3亿人,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征服了广大听众。在九十年代初,这部长篇,又喜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这就是作家路遥!他,人生虽短暂,可其用心血创作出的几乎所有作品,却是“用文学给予奋斗者精神力量”的著作,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平凡的世界》,正璀璨人间、照耀大众人生,很是了不起!正因此,属于他的美丽光环,总是接踵而来:
——2018年9月27日,《人生》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路遥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2019年9月23日,《平凡的世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2019年9月25日,路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而更有影响力的,是路遥“以命搏文”、获得“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的《平凡的世界》,已“具备了超越性的力量”。还有学者指出,这部不朽巨著,已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经典文学的一部分。正因其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小说一经改编成话剧等的,便经久不衰地活跃在不同的舞台上。而源自这部小说的不同版本的同名电视剧,一经上映,即掀起了一阵阵的《平凡的世界》的热潮。
记得去年春节,居家防疫期间,央视播映了2015年版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后,当即引得人们翘首以盼,在等不得央视压缩版42集的每天三集的播映时,就搜索出56集的老版本来看。我们一家十多位,从老的到幼孩,几乎个个是其中的粉丝,也是一天非要看它七八集不可的。弄得在家过年的我们,当时连吃饭等的生活规律也被打乱了!由于电视剧再现了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故事情节,还有小说的原旨要义,给了人们一部触手可及的当代史诗般的社会史、政治史和乡村社会风俗变迁史,并有很强的知识性,因此该剧曾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等多项大奖。所以,这电视剧给人印象深刻、教育意义大。我看完后,感觉受教很深,在抑制不住内心激动时,便于当时的2月15日前,赶写出了一篇5千多字的拙文,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们》为题,发在了新浪博客上。
晚上,我依往常这个时段的生活习惯,与夫人一起,在客厅享受空调带给的凉爽舒适时,自己面朝电视屏幕边朝前走、往后退走动着锻炼身子,边集中注意力,先后看了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逐梦蓝天》2至3集、评论时事的今日关注等三个多小时的电视。哪想到,晚上新闻联播在报道“改革先锋人物”时,就专门报道了樊锦诗、路遥这两位的简要事迹。一想到自己的下午,还只翻了翻三卷本的《平凡的世界》,而解读这部巨著的主人及其著作内容的《路遥传》,还没来得及去重新熟悉一下,于是,我赶紧从客厅来到书房,急不可耐地,翻阅起这部人物传记来了。
想到白天闲情逸致之下,通过阅读写樊锦诗、写路遥的两篇文章,再到翻阅有关他们的几部书,我突然意识到,在贵人的事迹精神面前,人只有不顾来自物质或精神的压力,毫不放松自己的执着追求,才能成就事业、成功人生的。如此,我暗暗下定决心,从明天起,无论读书、写东西,还有旅游什么的,每每天天都得抓紧抓实才行。譬如说,明天午后动身去东北等地旅游前,自己一定要突击完成一篇游记才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