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每当唱响电影《知音》这一主题歌曲时,我的眼前,便陡地浮现出,祖国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到处都是,景已通路、路已成景,路上处处皆为景的迷人景象。
这不,最近的一次去陕北游,暂且不说到景点后的满眼享受,只说在来去两三千公里的旅途中,就让人再次感受到了一路的诗画与远方!
这次来去匆匆的旅途,就发生在5月10日至15日。这几天里,我参加了由大数据公司出面组织的、一行53人去西安、延安等地的旅游活动。途中,无论是坐大巴从家乡动身、随后转乘火车北上,还是南下回返时,先坐火车,再换大巴,其沿途所见的青山绿水、古城名城、美仑美奂等的景象,无不处处吸引着退休已久的我。因而,让人在来去途中,总是忘情地、兴致勃勃地保持着,古诗人抒发的那“一路看山到岳阳”的好奇与兴奋,还有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惊喜与感慨。
一路同行的游友,见我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车窗外看着,有时还见我,或时不时地拿起手机拍照拍视频,或喜形于色地对眼前景致表现出的极大兴趣,并且白天还不见我在车上有丝毫昏昏欲睡之态,便好奇地问我道:“您怎么啦,一直盯着窗外,精神还这么好?”我脱口而出:“你看这窗外的移动风景,就如看电影一样,处处吸引着我,好看得不得了呢!”
我这回答,无任何虚妄与敷衍之词。请看眼前吧,这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处处皆风景,怎不迷恋人哪!
这是我的真心话,也是我的感同身受。这些年来,由于祖国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支撑着国家铁路、高铁和公路等等基础设施设备的加快建设,加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所以如今,沿途青青翠林、绿意盈盈,遍地形成了一派壮丽风景。从高处俯瞰,这大巴行的石陬公路、火车行的焦柳铁路和陇海线,宛如大地动脉:桥,跨越山峰,穿越江河;隧,贯通两地,打通隔阂;路,让旅人的足迹遍布了大江南北、通达四海,也让游子的归途平坦无阻。如今处处,到处只见,天更蓝、山更青、水更清,中华大地,到处春意盎然、郁郁葱葱。尤其近年,各地注重环保与旅游开发,坚持绿色发展,已出现不少最美的高速公路、最美的高速铁路、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经济干线,还有最美的旅游区域。如此,引得过去被大山阻隔、地处偏远的贫困山村的美丽蝶变,串起了城市与山村的“山海情”。你看,这次长途跋涉,去古城西安、圣地延安等地旅游,其沿途,要么重峦叠嶂、群峰竞秀,要么山河画廊、孤峰峙立,要么绿树装点、拔地耸天。尤其从沅江到澧水,再到长江,其江河奔腾直下,滋润着丰饶富丽的田园、风光旖旎如诗如画的“清江画廊”;至于途经当阳、襄阳和荆门等地,由于降水充沛、气候适宜,再加沿途不少高山的高差变化,得以气候湿润、云雾氤氲,植物繁盛、鸟兽成群。这样,不仅每一个景点都让人流连忘返,而且每一处行走都踏在了中国的诗画上,也探寻着我们中国人心中的远方。
请看吧,沿途拍的这些照片,难道引不起你的怦然心动?
这里,不是中国的诗画与远方吗?

这里,不是明媚婉转的山水画廊吗?

这里,不是一条穿越历史的人文通道吗?

这里,不是一条连接乡村振兴的幸福路吗?
这里,不是新时代田园丰饶的美丽路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