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有言:“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陶渊明也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难怪人们认为,书中有光,光阴不老。回顾刚刚过去的四月,我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每一天,几乎天天都在过读书节!
四月里,我通过手捧书本,正在交替读着三本新书;又通过媒体网络,除在上面及时浏览时政新闻外,主要阅读了200篇左右的文章;还在晚上看央视综合频道的新闻后,接着“读”看两集电视剧。如此,总让人收获满满、惬意非常。
狄德罗说得好:“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为防如此,我在四月每一天的闲暇里,总是依然如故地坚持读书看报。为何如此自觉?这,除了兴趣、习惯使然外,还如《周书》所言:“学不精勤,不如不学。”就这样,我利用每天的空时,还是四段式地生活着。这便是:多半天在读书报、少半天在写东西(包括日记)、晚上在“读”电视、做家务时也自觉不自觉地想那刚读过的要点。而且,我从中体味到,读书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读书。并且认为,人有了宁静时光,这本身便是幸福,而宁静的时光,会因读书看报显得尤其美好。有道是,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类似我这样的“50后”,总感“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就这样手不释卷,力求慢慢洗尽铅华。至于“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体验,更是愈来愈多!几十年来,尤其退休以来,我这读与写的生活常态、“读”看电视剧的收益、做事也坚持“读”人生的惯常做法,更是我的一种享受与成长成熟的经历!
四月以来,我的每天就是这样,仍是利用多半天时间,或捧着书读书,或徜徉在网上读报。这样,有书相伴,书香处处,而且有“读书有味身忘老”的感觉。这不仅让自己的退休生活过得充实、丰富多彩,而且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跟上了时代,还滋润了写作的素材、笔力和动力。一句话,读书:一直在提升、塑造、愉悦着自己;越来越使自己拥有着,一股自强不息而且进取不停的心灵和行动。就这样,天天坚持休息时的读书看报,从而保证了自己一直以来都过着,人生非常地有滋有味、十分地有意义的精神生活。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唯有书香留岁痕。为鞭策自己学的进步,也为检验自己的学的效果,还便于自己以后通过查验读过的东西而想悟出新的认知,我就依旧记下每天所读的、所看的内容。这也是,在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一个方面吧。古人云:“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况且,人生是一场修行,且修且敬畏,且行且珍惜。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可能,我每天记载下来的读书篇目,或叫人生的一种经历吧,日积月累的功夫,将会留下自己对时代的记忆、对退休人生的眷念、对有意义生活的怀念。这也有助于自己从现在看未来、从未来看现在,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从自己看社会、从社会看自己,胸怀大局、干好小事,干今日实事、想明天远景,最终达到赏心悦目、丰富人生之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