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1、土方工程施工特点有( bce
)
A 工期短 B
土方量大 C
工期长
D 施工速度快 E
施工条件复杂
2、在( abce )时需考虑土的可松性。
A.进行土方的平衡调配 B.计算填方所需挖方体积
C.确定开挖方式 D.确定开挖时的留弃土量
E.计算运土机具数量
3、土方调配图表的编制过程是( abde
)
A
划分调配区
B
计算土方量
C
确定场地零线
D
计算调配区之间平均运距
E 确定土方最优调配方案,绘制土方调配表,调配平衡表
4、砂土按颗粒粗细程度可分为(abce
)
A.粗砂 B.中砂 C.细砂 D.特细砂 E.粉砂
5、土方开挖前需做好准备工作,包括( abcd
)等。
A.清除障碍物 B.设置排水设施 C.设置测量控制网 D.修建临时设施 E.地基验槽
6、产生流砂的条件是(C D)。
A.挖土深度大 B.边坡坡度太陡 C.动水压力大于土的浸水容重
D.土质为颗粒细小、均匀、松散而饱和的土 E.地下水位过高
7、流砂防治的具体措施有:( abce
)及井点降水法等。
A.水下挖土法 B.枯水期施工法 C.抢挖法 D.加设横撑式支撑 E.打板桩
8、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BDE)。
A、当土体含水量大且不稳定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B、一般应采用“分层开挖,先撑后挖”的开挖原则
C、开挖时如有超挖应立即填平
D、若开挖深度在地下水位以下,应采取降水措施后开挖
E、深基坑开挖在工作面允许时,可采用放坡开挖但应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
9、轻型井点系统由( abc
)及抽水设备等组成。
A.井点管 B.联接管 C.集水总管 D.深井设备 E.深井泵
10、轻型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主要取决于基坑的平面形状和开挖深度,应尽可能将基坑内各主要部分都包围在井点系统中,一般采用( cde
)形式。
A.单层井点 B.双层井点 C.单排线状井点 D.双排线状井 E.环状井点
11、轻型井点的井点管埋设可采用( cd
)
A.干作业钻孔法 B.打拔管成孔法 C.用泥浆护壁冲击钻成孔
D.泥浆护壁钻孔方法 E.钻孔压浆法
12、以下属于透水挡土结构的是(
)
A.H型钢桩加横挡板 B.挡土灌注桩 C.土钉墙支护结构
D.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墙 E.地下连续墙
13、土方边坡自然放坡坡度的大小应根据( abd
)等因素确定。
A.土质条件 B.开挖深度 C.开挖宽度 D.地下水位高低 E.工期长短
14、以下对于回填土方土料质量要求正确的有:( ABCD)。
A、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只能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B、淤泥和淤泥质土,可用于填方的次要部位
C、水溶性硫酸盐含量>5%的土质不可用作回填土方
D、采用碎石类土作填料,当使用振动碾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土厚度的3/4
15、填方所用土料若设计无要求时,则( cd
)可用作表层以下的填料。
A、膨胀土 B、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 C、碎石类土 D、爆破石碴 E、淤泥质土
16、为了保证填方工程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必须正确选择填土的种类和填筑方法,下列土体中(CDE)不能作为填土使用。
A、含水量符合要求的粘性土 B、碎石类土
C、含水溶性硫酸盐较多的土 D、膨胀土 E、淤泥
17、在土方进行回填时,对回填土方压实的方法有( abcd
)
A、碾压法 B、夯实法 C、振动压实法以 D、运土工具压实法 E、水浸
18、反铲挖土机适用于开挖(B.C)。
A.挖含水量不超过27%的松土 B.地下水位较高的土方
C.深度不大的基坑 D.大型基坑 E.沙砾坚土
19、铲运机适用于( abc
)工程
A
大面积场地平整 B 大型基坑开挖 C
路基填筑 D
水下开挖 E 石方挖运
20、铲运机适用于(A C D
E)。
A.深度在2m以内的基坑
B.运距2000m以内的线状基坑
C.大面积的场地平整
D.路基和堤坝的填筑及回填压实土方等
E.运距1500m以内的线状基坑
21、以下属于止水挡水结构的是( bcd
)
A.土钉墙支护结构 B.地下连续墙 C.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墙
D.拉森式钢板桩 E.挡土灌注桩
22、以下属于透水挡土结构的是(
)
A.H型钢桩加横挡板 B.挡土灌注桩 C.土钉墙支护结构
D.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墙 E.地下连续墙
23、钎探验槽打钎时,对同一工程应保证(A.C.D)一致。
A.锤重 B.步径 C.用力 D.锤径 E.捶击数
24、观察验槽主要包括(A.B.D.E)内容。
A.观察土的坚硬程度 B.观察土的含水量 C.观察基坑护壁情况
D.检查槽底是否已挖至老土层(地基持力层)
E.检查基槽(坑)的位置、标高、尺寸。
25、钎探是根据( ce
)来判断土的软硬情况及有无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等。
A.钎孔大小
B.用力大小 C.锤击次数
D.人土深度 E.入土难易程度
26、基坑验槽的主要方法有(
)
A 观察验槽 B
洛阳铲钎探验槽
C 钎探检查验槽 D 轻型动力触探验槽
27、基坑参加的单位(
)
A、施工单位 B
勘察单位 C 设计单位 D 建设(或监理)单位
28、验槽的重点部位有(
)
A 柱基 B 墙角 C 承重墙下面 D
受力较大的部位
29、浅基坑开挖时,当开挖深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为防止塌方可采用 (A.B)的支护方法。
A.横撑 B.土方做边坡C.灌注桩 D.地下连续墙E.锚杆
30、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平面布置,主要根据(A.B.C.E)等因素综合确定。
A.基坑或沟槽的平面布置形状 B.地下水位的高低与流向
C.基坑或沟槽土质 D.施工方法 E.降水深度的要求
31、人工降地下水位的方法有(A.B.D.E):
A.喷射井点 B.管井井点 C.集水井排水
D.轻型井点 E.电渗井点
32、 一般排水沟的横断面不小于(
),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
)。平坦地区,如出水困难,其纵向坡度可减至(
)
A.0.m*0.3m B.0.5m*0.5m C.0.1% D.0.2% E.0.3%
判断题
1、施工场地内主要临时运输道路、机械动行的道路宜按永久性道路的布置修筑。( b )
2、井点降水法一般宜用于降水深度较大,或土层为细砂和粉砂,或是软土地区。( a
)
3、集水井降水法施工,是在基坑(槽)开挖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在沟底设置集水井,使坑(槽)内的水经排水沟流向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抽走。( a
)
4、井点降水法就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在坑底以下,直至施工结束为止。( a
)
5、沟槽宽度大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m时,可用双排线状井点。( a
)
6、推土机是在拖拉机上安装推土板等工作装置而成的机械,适用于运距200m以内的推土,效率最高为60m。(b
)
7、土方边坡用边坡坡度和坡系数表示,两者互为倒数,工程中常以h:b表示坡度。( b
)
8. 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0m时,必须在坑顶边沿设两道护身栏,夜间加设红灯标志。( a )
案例题
1、某基坑底长60m,宽25m,深5m,四边放坡,边坡坡度1:0.5。已知Ks=1.20,K’s=1.05。
若混凝土基础和地下室占有体积为3000m3. (保留2位小数)
(1)上口面积为(A)
A.1950m2 B.1500 m2 C.1650 m2 D.1900 m2
(2)柱基坑中部面积为(A)
A.1718.75m2 B.1675.25m2
C.1718.50m2 D.1825.25m2
(3)土方开挖工程量为(D)
A.738.66m3 B.782.40
m3
C.288.00 m3 D.8604.17m3
(4)如以自然状态土体积计,则应预留回填土为(
B)
A.6404.67m3 B.6404.76m3
C.5604.17m3 D.655.96 m3
2、某基槽槽底宽度为3.5m,自然地面标高为-0.5m,槽底标高为-4.5m,地下水为-1.0m。基坑放坡开挖,坡度系数为0.5m,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降水深至坑底下0.5m.(单选题)
1、。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宜采用(
)
A.单排布置 B.双排布置 C.环型布置 D.三个都可
2、井点管距离坑壁宜为(B)
A.0.2m B.0.8m C.1.6m D.2.0m
3、井点管的埋设深度宜大于或等于(
)
A.4.0m B.4.5m C.5.13m D.5.76m
4、井点管的进设工艺(
)
A.①铺设集水总管③冲孔②沉设井点④填砂滤料、上部填粘土密封⑥用弯联管连接井点管与总管⑤安装抽水设备
B.③冲孔②沉设井点管④填砂滤料、上部填粘土密封①铺设集水总管⑥用弯联管连接井点管与总管⑤安装抽水设备
C.⑤安装抽水设备③冲孔②沉设井点管④填砂滤料、上部填粘土密封①铺设集水总管⑥用弯联管连接井点管与总管
D.⑤安装抽水设备③冲孔②沉设井点管④填砂滤料、上部填粘土密封⑥用弯联管连接井点管与总管①铺设集水总管
3、 某钢筋混凝土单层排架式厂房,有42个C20独立混凝土基础,基础底面积为2400㎜(宽)*3200㎜(长),每个C20独立基础和C10素混凝土垫层的体积共为12.37 m3,基础下为C10素混凝土垫层厚10㎜。基坑开挖采用四边放坡,坡度为1:0.5。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1.10,最终可松性系数为Ks′=1.03。(单选题)
1、基础施工程序正确的是(
)
A.⑤定位放线⑦验槽②开挖土方④浇垫层①立模、扎钢筋⑥浇混凝土、养护③回土
B.⑤定位放线④浇垫层②开挖土方⑦验槽⑥浇混凝土、养护①立模、扎钢筋③回土
C.⑤定位放线②开挖土方⑦验槽①立模、扎钢筋④浇垫层⑥浇混凝土、养护③回土
D.⑤定位放线②开挖土方⑦验槽④浇垫层①立模、扎钢筋⑥浇混凝土、养护③回土
2、定位放线时,基坑上口白灰线长、宽尺寸(
)
A.2400㎜(宽)*3200㎜(长) B.3600mm(宽)*4400mm(长)
C.4600mm(宽)*5400mm(长) D.4700mm(宽)*5500mm(长)
3、基坑土方开挖量(
)
A.1432.59m3 B.1465.00 m3 C.1529.83 m3 D.2171.40 m3
4、基坑回填需土(松散状态)量(
)
A.975.10 m3 B.1009.71 m3 C.1485.27 m3 D.1633.79 m3
5、回填土采用(
)
A.含水量趋于饱和的粘性土 B.爆破石碴作表层土 C.有机质含量为2%的土 D.淤泥和淤泥质土
6、根据锤击次数和入土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土的软硬情况及有无空穴枯井、土洞等。钎探时,同一工程应钎径一致、锤重一致、用力一致。每贯入( A
)cm,记录一次。
A30 B
40
C
50 D
6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