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工程造价建筑施工技术期中试卷
一单选题
1.从建筑工的角度,根据土的( ),可将土分为八类。
A.颗粒级配 B.沉积年代 C.坚硬程度 D.承载能力
2.某基坑坑底面积为2.4m*3.6m,室外自然地面标高-0.45m,基底标高为-2.45m,四边放坡开挖,坡度系数为0.45,基坑开挖土方量为( )
A.17.28m3 B.29.7 m3 C.30.24 m3 D.45.36 m3
3。某沟槽的宽度为7.8m,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宜采用( )布置形式。
A.单排井点 B.U型井点 C.双排井点 D.环形井点
4.土方的边坡系数是指( )
A.土方底宽与开挖深度之比 B.开挖深度和土方底宽之比
C.土方底宽和斜坡长度之比 D.开挖深度与斜坡长度之比
5.在下列支户结构中,可以抵抗土和水产生的水平压力,即可挡土可又档水的支护结构是( )。
A.深层搅拌水泥土墙 B.钢筋混凝土桩 C.H型钢柱 D.土层锚杆 。
6.砂石桩的施工顺序:对砂土地基应( ),并宜间隔成桩。
A、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 B、从中间向外围或隔排施工
C、应背离建(构)筑物方向进行 D、背离岸坡和向坡顶方向进行
7.混凝土基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即在制备和浇筑过程中对( )配合比和坍落度等的检查。
A、原材料的质量 B、混凝土的强度 C、外观质量 D、构件的轴线
8.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制作时达到( )设计强度可起吊
A、30% B、40% C、70% D、100%
9.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制作时达到( )设计强度可运输。
A、30% B、40% C、70% D、100%
10.锤击打桩法进行打桩时,宜采用( )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A、重锤低击,低提重打 B、重锤高击,低提重打 C、轻锤低击,高提重打 D、轻锤高击,高提重打
11.关于打桩质量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桩尖所在土层较硬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 B、桩尖所在土层较软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
C、桩尖所在土层较硬时,以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辅 D、桩尖所在土层较软时,以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主
12.工人在地面或楼层上砌墙(或其他作业),当砌到( )高度后,必须搭设相应高度的脚手架,方能继续砌筑。
A、0.8m B、1.2m C、1.6m D、1.8m
13.一般用做砌筑地面以上的砖石砌体的砂浆是( )。
A、水泥砂浆 B、水泥混合砂浆 C、石灰砂浆 D、纸筋灰砂浆
14.水泥砂浆(含微沫砂浆)在拌制后( )h内用完,如气温高于300C时,还应缩短lh。
A、2 B、3 C、4 D、5
15.对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的地区留直搓时拉结钢筋伸入墙内不应小于( )mm,末端应有90°弯钩。
A、300 B、500 C、1000 D、1500
16.改善砂浆和易性,砖应隔夜浇水,严禁干砖砌筑,铺灰长度不得超过500mm,宜采用“三一”砌砖法进行砌筑是预防( )有效措施。
A、砂浆强度偏低、不稳定 B、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
C、砌体组砌方法错误 D、灰缝砂浆不饱满
17.砌块砌筑时,应符合错缝搭接的原则,搭接长度应( )。
A、不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且不应小于150mm B、不小于砌块高度的1/3,且不应小于150mm
C、不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且不应小于100mm D、不小于砌块高度的1/3,且不应小于100mm
18.砖墙每天砌筑高度以不超过( )为宜,雨期施工昧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 )m.
A、1.2m B、1.4m C、1.6m D、1.8m E、2.0m 。
19.改善砂浆和易性,砖应隔夜浇水,严禁干砖砌筑,铺灰长度不得超过500mm,宜采用“三一”砌砖法进行砌筑是预防( )有效措施。 A、砂浆强度偏低、不稳定 B、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 C、砌体组砌方法错误 D、灰缝砂浆不饱满
20.( ),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内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4:1的范围内钢筋的焊接接长。
A、闪光对焊 B、电渣压力焊 C、电阻点焊 D、三个都可以
21.某现浇混凝土阳台,混凝土强度为C30,悬挑长度为1.5m,当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 ) 时方可拆除底模板。
A、30N/mm2 B、22.5N/mm2 C、21N/mm2 D、15N/mm2
22.框架结构模板的拆除顺序一般是( )。
A、柱→楼板→梁侧板→梁底板 B、梁侧板→梁底板→楼板→柱
C、柱→梁侧板→梁底板→楼板 D、梁底板→梁侧板→楼板→柱
23.混凝土构件的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不正确的量( )。
A、柱应留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
B、双向受力板、拱、薄壳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C、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长边任何位置
D、有主次梁的留置在次梁跨中的1/3范围内
24.开始浇筑柱子时,底部应先浇筑一层厚( )。
A、5~10mm相同成分的细石混凝土 B、5~l0mm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浆或水泥浆
C、50~100mm相同成分的细石混凝土 D、50~100mm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浆或水泥浆
25.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采用分段分层施工时,要求次段混凝土应在前段混凝土( )浇筑并捣实。
A、初颖前 B、初疑后 C、终疑前 D、终疑后
26.某组混凝土试块的试压强度分别为31Mpa,32.Mpa及36.Mpa.则该组试块的强度代表值为( )。
A、31Mpa B、32Mpa C、33Mpa D、不作为强度评定的依据
27.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采用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
A、3 B、7 C、14 D、28
28.混凝土强度应分批验收,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强度,应以同批内全部标准试件的强度( )值评定。
A、平均值 B、最大值 C、最小值 D、代表值
29.混凝土必须养护至其强度达到( )时,才能够在其上行人或安装模板支架。
A、1.2Mpa B、1.8Mpa C、2AMPa D、3MPa
30.当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
A、HPB235 B、HRB335 C、HRB400 D、RRB400
31.根据±的坚硬程度,可将土石分为八类,其中前四类土由软到硬的排列顺序为( )。
A.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 B.普通土、松软土、坚土、砂砾坚土
C.松软土、普通土、砂砾坚土、坚土 D.坚土、砂砾坚土、松软土、普通土
32.排水沟与集水坑应设置在( )
A.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 B.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下游
C.基础范围以内;地下水走向的上游 D.基础范围以内;地下水走向的下游
33.对填土压实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土的可松性 B、土的干密度 C、土的含水率 D、土的渗透性
34.砌筑370mm厚砖墙留直槎时,应加设( )拉结钢筋。
A.1Ф6 B.2Ф4 C.2Ф6 D.3Ф6
35.规范要求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应饱满厚薄均匀。用百格网检查,其饱满度应达到( )以上。
A.75%; B.80%; C.85% D. 90%
36.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柱的施工顺序为( )
A 先现浇柱后砌墙 B.先砌墙后现浇柱 C.先装预制柱后砌墙 D.先砌墙后装预制柱
37.在常温下砌筑砖墙时,砖应提前( )浇水湿润。
A.1~2小时 B.12小时左右 C.1~2天 D.3~5天
38.跨度为7M的梁,其强度需达到( )才准拆模。
A: 50% B: 65% C:75% D: 100%
39.关于模板的拆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拆模顺序:一般应先支的先拆,后支的后拆; B: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C:重大、复杂的模板拆除应有拆除方案。
D:不承重的侧模板的拆除,应在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方后拆模。
40.混凝土搅拌时间是指( )。
A.原材料全部投入到全部卸出 B、开始投料到开始卸料
C、原材料全部投入到开始卸出 D、开始投料到全部卸料
41.泵送砼,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输送管道的( )
A.1/5 B、1/4 C、1/3 D、1/2
42.采用一次投料法时,三种干料在自落式搅拌机料斗中的加料顺序是( )
A.砂→石→水泥 B.砂→水泥→石 C.石→砂→水泥 D.石→水泥→砂
43.单向板施工缝应留在( )。
A、平行于长边 B、平行于短边 C、任何位置 D不得留槎
44.一排框架柱的混凝土浇筑顺序宜采用( )。
A、从一端向另一端 B、从两端向中间 C、从中间向两端 D、都可以
45.某大型设备基础的长度是其厚度的5倍,该基础宜采用( )方案进行浇筑砼。
A、分段分层 B、一次全部 C、全面分层 D、斜面分层
二多选题
1.轻型井点系统由( )及抽水设备等组成。
A.井点管 B.联接管 C.集水总管 D.深井设备 E.深井泵
2.轻型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主要取决于基坑的平面形状和开挖深度,应尽可能将基坑内各主要部分都包围在井点系统中,一般采用( )形式。
A.单层井点 B.双层井点 C.单排线状井点 D.双排线状井 E.环状井点
3.反铲挖土机挖土的特点是:( )
A、前进向下 B、后退向下 C、自重切土 D、强制切土 E、直上直下
4.箱形基础长度超过40m一般应设置贯通后浇带,要求( )。
A、缝宽不宜小于80mm B、在后浇带处钢筋就断开 C、顶板浇灌后,相隔7~16d浇筑后浇带
D、用同设计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后浇带
E、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的经石混凝土浇筑后浇带
5.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中心距多倍桩径时,宜采用( )顺序施打。
A、逐排打设 B、自边沿向中央打设 C、自中央向边沿打设 D、由近往远 E、分段打设
6.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当桩规格、埋深、长度不同时,宜( )施打。
A、先远后近B、先小后大C、先长后短 D、先深后浅E、先高后低
7.混凝土预制长桩接桩时,常用( )等接桩方法。
A、焊接接桩 B、法兰接桩 C、刚性连接 D、柔性连接 E、硫磺胶泥锚接
8.多立杆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立杆纵横向间距的要求正确的是( )。
A、纵向间距(柱距)不得大于1.5m B、纵向间距(柱距)不得大于2.0m
C、横向间距,单排离墙1.2-1.4m; D、横向间距,双排为1.5m, E、其内排立杆离墙为0.1-0.2m.
9.皮数杆是控制砌体竖向尺寸的标志同时还可以保证砌体的垂直度。一般立于( )。
A、房屋的四大角 B、内外墙交接处 C、楼梯间以及洞口多的地方
D、每隔2-5m立一根。 E、搓口处
10.施工时需在砖墙中留置的临时洞口,其要求是( )
A、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0mm B、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500mm
C、洞口顶部宜设置过梁。 D、应用丁砖砌筑
E、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地区,临时洞口的留置应会同设计单位研究确定 。
11.钢筋砖过梁其构造要求正确的是( )。
A、底部配置2φ6~2φ8钢筋 B、两端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20mm
C、并有90°弯钩埋入墙的竖缝内 D、在过梁的不少于六皮砖高度范围内,应用M 5.0砂浆砌筑
E、在过梁跨度的1/4高度范围内,应用M5.0砂浆砌筑
12。钢筋连接的接头设置要求是( )。
A、宜设置在剪力较大处 B、宜设置在弯矩较大处
C、同一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根杆件里不宜设置两个接头
D、同一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根杆件里不宜设置两个以上接头
E、钢筋接头未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13.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A、对梁类、板类构件不宜大于25% B、对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C、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
D、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25%;
E、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的搭接长度
14.泵送混凝土工艺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提出了要求:( )
A、最小水泥用量为350kg/m3 B、水灰比宜为0.4~0.6 C、砂宜用中砂,砂率宜控制在38%~45%
D、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宜为1:2 E、不同的泵送高度对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有不同要求
15.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可留在下例部位( )。
A、柱子宜留在基础顶面 B、主梁跨中I/3跨度范围内 C、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
D、墙可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2范围内 E、单向板平行于短边lm处
16.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方案有( )几种。
A、全面分层 B、全面分段 C、分段分层 D 斜面分段分层 E、斜面分层
17.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因水泥水化热而产生的温升,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
A、采用硅酸盐水泥 B、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 C、掺加粉煤灰外掺料
D、采用细砂 E、掺加木质素磺酸钙
18.后浇带处的混凝土,宜( )。
A、宜用微膨胀混凝土 B、强度宜比原结构提高10%
C、强度宜比原结构提高5-10N/mm2 D、保持不少于7d的潮湿养护。 E、保持不少于15d的潮湿养护
19.洒水养护时间长短取决于水泥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 )d: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 )d。洒水次数以能保证湿润状态为宜。
A、3 B、7 C、14 D、28 E、56
20.跨度6m梁,采用组合钢模板搭设,若底模板起拱高度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可取( )mm。
A、5 B、10 C、12 D、16 E、20 3
三判断题
1、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验槽合格后垫层混凝土应立待1~2天后灌筑,以保护地基。( )
2、对于混凝土阶梯形基础,每一台阶高度内应整层作为一个浇筑层,每浇灌完一台阶应稍停0.5-1h,使其初步获得沉实,再浇筑上层。( )
3、承重结构用砖,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10.。( )
4、砌一砖厚以上的砖墙必须双面挂线。( )
5、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抗震多层砖房,砖墙应砌成马牙搓,每一马牙搓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超过300mm,马牙搓从每层柱脚开始,应先进后退。( )
6、钢筋套筒挤压连接的挤压接顺序应从两端逐道向中间压接。( )
7、“裹砂石法混凝土搅拌工艺”搅混凝土拌时,先将全部的石子、砂和70%的拌合水倒入搅拌机,拌合60s使骨料湿润,再倒入全部水泥进行造壳搅拌30s左右,然后加入30%的拌合水再进行糊化搅拌15s左右即完成。()
8、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3m,在竖向结构中限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4m,否则应沿串筒、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等下料。( )
9、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待已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1.2N/mmZ时才允许继续浇筑。( )
10、梁和板一般同时浇筑,从一端开始向前推进。只有当梁高大于lm时才允许将梁单独澎筑,此时的施工缝留在楼板板面下20-30mm处。( )
11、 混凝土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拉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
12、对混凝土拌和物运输的基本要求是混凝土不离析、保证规定的坍落度、在混凝土初凝前有充分时间进行浇注施工。( )
13、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宜于搅拌干硬性混凝土。( )
14、在强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搅拌采用二次投料法比一次投料法节约水泥。(
15、有主、次梁的楼板混凝土浇筑应沿主梁方向进行。( )
16、非承重模板只要不会损坏混凝土表面即可拆除。(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