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习题(五)
标签:
杂谈 |
第一节
一、单选题
1.从建筑工的角度,根据土的(
2.现场开挖时需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脚蹬的土可能是(
3.现场开挖时需主要用镐,少许用锹、锄头挖掘,部分用撬棍的土可能是(
4.砂土的现场鉴别时约有1/4以上颗粒超过2mm(小高梁粒大小),干燥时颗粒完全分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无变化,无黏着感觉,可能是(
5.砂土的现场鉴别时大部分颗粒与粗粒米粉近似,干燥时颗粒大部分分解,少量胶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有水印,偶有轻微黏着感觉,可能是(
6.湿润时用刀切,切面光滑,有黏力阻力。湿土用手捻摸时有油腻感,感觉不到有砂粒,水分较大,很黏手。干土土块坚硬,用锤才能打碎;湿土易黏着物体,干燥后不易剥去。湿土捻条塑性大,能搓成直径小于0.5mm的长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易断裂,的土可能是(
A.砂土
二、多选题
7.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根据土的开挖难易程序(坚硬程度),将土分(
A.松软土
8.砂土按颗粒粗细程度可分为(
9.细砂现场鉴别时具有(
三、判断题
10.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根据土的开挖难易程序(坚硬程度),将土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大理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共八大类土。(
11.砂土现场鉴别中在观察颗粒粗细进行分类时,应将鉴别的土样从表中颗粒最粗类别逐渐级查对,当首先符合某一类的条件时,即按该类土定名。(
12.人工填土时的现场鉴别具有特征是:灰黑色有臭味,夹杂着草根等植物遗体,夹杂物经他细观察可以发觉,构造常呈层;浸入水中外观无显著变化,在水中出现气泡;湿土搓条一般能搓成直径3mm土条(至少长30mm),容易断裂,干燥后体积显著收缩,强度不大,一般能瘥成直径3mm土条(至少长30mm),容易断裂,干燥后体积显著收缩,强度不大,锤击时呈粉未状,用手指能捻碎。(
13.人工填土,无固定颜色,夹杂有砖瓦碎块、垃圾、炉灰等,夹杂物显露于外,构造无规律。(
14.泥炭现场鉴别时呈:深灰或黑色,夹杂有半腐朽的动植物遗体,其含量超过20%,夹杂物有时可见,构造无规律。(
一、单选题
15.某基坑坑底面积为2.4m*3.6m,室外自然地面标高-0.45m,基底标高为-2.45m,四边放坡开挖,坡度系数为0.45,基坑开挖土方量为(
16.某工程60个混凝土独立基础,基坑坑底面积为2.4m*3.6m,室外自然地面标高-0.45m,基底标高为-2.45m,四边放坡开挖,坡度系数为0.45,每个基础体积为6.9
二、判断题
三、计算题或案例分析题
18.基础施工程序正确的是(
A.⑤定位放线⑦验槽②开挖土方④浇垫层①立模、扎钢筋⑥浇混凝土、养护③回土
B.⑤定位放线④浇垫层②开挖土方⑦验槽⑥浇混凝土、养护①立模、扎钢筋③回土
C.⑤定位放线②开挖土方⑦验槽①立模、扎钢筋④浇垫层⑥浇混凝土、养护③回土
D.⑤定位放线②开挖土方⑦验槽④浇垫层①立模、扎钢筋⑥浇混凝土、养护③回土
19.定位放线时,基坑上口白灰线长、宽尺寸(
A.2400㎜(宽)*3200㎜(长)
20.基坑土方开挖量(
A.1432.59m3
21.基坑回填需土(松散状态)量(
22.回填土采用(
第三节
一、单选题
23.一般排水沟的横断面和纵向坡度不宜小于(
24.施工场地内主要临时运输道路路基底层可铺砌(
25.山坡地区,在离土方边坡上沿(
26.土方工程施工前通常需完成一些必要的准备性工作不包括(
27.施工场地内主要临时运输道路路面按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28.排水沟和集水井应该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集水井每隔(
A.10m~20m
29.管涌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30.下面防治流砂的方法中,那种方法是根除流砂的最有效的方法(
31.含薄层粉砂的粉质黏土若降低水位深度2~6m,宜采用(
32.某沟槽的宽度为7.8m,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宜采用(
A.单排井点
33.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时,若沟槽宽度和降水深度分别不超过(
34.若采用管井井点进行基坑外降水时,其埋设深度和间距一般为(
35.某基槽宽度为3.5m,自然地面标高为-0.5m,槽底标高为-4.5m,地下水为-1.0m,放坡开挖坡度系数为0.5m,采用轻型井点降水,井点管距槽上口边坡0.7m,试确定井点管的埋深H需大于等于(
36.回灌井点应布置在降水井的外围,两者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
37.回灌井点的回灌水必须具有规定压力,一般不小于(
38.回灌井点的回灌总管的注水阀应位于总管的中间,且总管应(
39.井管降水完毕,井管可用倒链或卷杨机将井管徐徐拔出,所留孔洞用砂砾填实,上部(
A.500mm
41.轻型井点环状布置,计算埋设深度H时,地下水降落坡度I取值为(
A.1/4
42.轻井点施工工艺流程中,放线定位后,安装井点管、填砾滤料、上部填粘土密封前所进行的工作是(
43.(
44.基坑支护中属于透水挡土结构的是(
45.基坑支护中属于不透水挡土结构的是(
46.在下列支户结构中,可以抵抗土和水产生的水平压力,即可挡土可又档水的支护结构是(
47.移挖作填以及基坑和管沟的回填上,当运距在100m以内时,可采用(
二、多选题
48.一般排水沟的横断面不小于(
49.在工程施工中设置区域测量控制网,包括(
50.施工场地内主要临时行车路面按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A.5m
51.土方开挖前需做好准备工作,包括(
A.清除障碍物
52.山坡地区,在离土方边坡上沿5~6m处,设置(
A.排洪沟
53.流砂防治的具体措施有:(
54.井点降水各种方法的选用,可根据土的(
55.轻型井点系统由(
56.当基坑(槽)挖土至地下水位以下,若土质是细砂或粉砂,且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浮重度时,宜采用(
57.集水总管一般用φ100mm~φ127mm的钢管分段联接,每节约长4m其上装有与井点管相联接的短接头,间距(
58.轻型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主要取决于基坑的平面形状和开挖深度,应尽可能将基坑内各主要部分都包围在井点系统中,一般采用(
59.井点降水抽水设备宜布置在(
60.轻型井点的井点管埋设可采用(
61.轻型井点布置完毕,一般抽水3d-5d后水位降落漏斗渐趋稳定。出水规律一般是(
62.以下属于透水挡土结构的是(
63.挡土灌注桩有(
64.以下属于止水挡水结构的是(
65.土方边坡自然放坡坡度的大小应根据(
66.横撑式支撑,水平挡土板的布置方式有(
三、判断题
67.山坡地区,在离土方边坡上沿1.5~3m处,设置截水沟、排洪沟,阻止坡顶雨水流入开挖基坑区域内,或在场地周围(在需要的地段),修筑挡水土坝阻水。(
68.一般排水沟的横断面不小于0.5m*0.5m,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0.2%。平坦地区,如出水困难,其纵向坡度可减至0.1%。(
69.施工场地内主要临时运输道路、机械动行的道路宜按永久性道路的布置修筑。(
70.将施工区域内的所有的电杆、电线、地上和地下管道、电缆、坟墓、树木、沟渠以及旧有记屋基础等进行拆作或进行搬迁、改建、改线。(
71.井点降水法一般宜用于降水深度较大,或土层为细砂和粉砂,或是软土地区。(
72.集水井降水法施工,是在基坑(槽)开挖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在沟底设置集水井,使坑(槽)内的水经排水沟流向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抽走。(
73.出现流砂的重要条件是细颗粒、均匀颗粒、松散饱和的土。(
74.防治流砂应着眼于增大动水压力。(
75.井点降水法就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在坑底以下,直至施工结束为止。(
76.沟槽宽度大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m时,可用双排线状井点。(
77.井点管应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侧,两端适当加以延伸,延伸宽度宜不小于槽度。(
78.环状井点,有时亦可布置成“U”形,以利挖土机和运土车辆出入基坑。(
79.井点支管的排设,一般采用水冲成孔的办法。(
80.对于渗透系数小于10-4cm/s,地下水丰富的砂土、砂质粉土、粉土与碎石等土层,用集水井法排水易造成颗粒大量流失,用轻型井点难以满足排降水的要求,可采用管井井点。(
81.土方边坡用边坡坡度和坡系数表示,两者互为倒数,工程中常以h:b表示坡度。(
82.断续式水平支撑适于能保持直立壁的干土或天然湿度的黏土类土,地下水很少,深度在3m以内。(
83.桩墙合一地下室逆作法使护坡桩和地下结构的外围承重部分合二为一,提高了桩的功能作用,增多了施工工序,增加了材料及施工费用,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效益。(
84.土钉墙目前一般用于深度或高度在15m以下的基坑,常用深度或高度为6~12m.(
85.土层锚杆适用于一般黏土、砂土地区,可配合灌柱桩、H型钢桩、地下连续墙等挡土结构拉结支护。(
四、计算题或案例分析题
(一)某基槽槽底宽度为3.5m,自然地面标高为-0.5m,槽底标高为-4.5m,地下水为-1.0m。基坑放坡开挖,坡度系数为0.5m,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降水深至坑底下0.5m.(单选题)
86.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宜采用(
87.井点管距离坑壁宜为(B)
88.井点管的埋设深度宜大于或等于(
89.井点管的进设工艺(
90.井点管的进设工艺(
第四节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
一、单选题
91.适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下一~一二类土,如挖窄而深的基坑、疏通旧有渠道以及挖取水中淤泥等,或用于装卸碎石、矿渣等松散材料的土方机械是(
A.正铲
92.,具有“后退向下,强制切土”挖土的特点的土方机械是(
93.单斗正铲挖土机提高生产率的施工方法有(
94.单斗反铲挖土机提高生产率的施工方法有(
95.土方的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
96.深基坑开挖时先分层开挖基坑中间部分的土方,基坑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土暂不开挖,待中间部分的混凝土垫层.基础或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之后,再用水平支撑或斜撑对四周围护结构进行支撑,每挖一层支一层水平横顶撑,直至坑底的方法是(
97.在土方回填工程中,采用不同土进行填筑时,应将透水性较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
98.适合于较小面积的填土工程的压实方法是(
99.填方所用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无要求时,可用作各层填料的土是(
100.只宜压实孰性土的压实机械是(
101.土的实际干密度可用“环刀法”测定。其取样组数为:柱基回填取样不少于柱基总数的(
二、多选题
102.铲运机由牵引机械和土斗组成。其作业方式:(
103、单斗正铲挖土机挖土特点是(
104.反铲挖土机作业方法有:(
105.反铲挖土机挖土的特点是:(
A、前进向下
106.深基坑土方开挖主要有(
A、分层挖土
107.土方的开挖应遵循(
108.深基坑土方开挖主要有(
109.下面那些土不应作为填土土料(
A、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5%的土
110、在土方进行回填时,对回填土方压实的方法有(
A、碾压法
111、影响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有(
112、填方所用土料若设计无要求时,则(
113.推土机是在拖拉机上安装推土板等工作装置而成的机械,适用于运距200m以内的推土,效率最高为60m。(
114.土方的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后撑先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115.深基坑土方开挖主要有分层挖土、分段挖土、盆式挖土、中心岛式挖土等儿种,应根据基坑面积大小、开挖深度、支护结构形式、环境条件等因素选用。(
116.填方和柱基、基坑、基槽、管沟的回填,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密实。取样测定后土的干密度,85%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5%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且不应集中。(
一、单选题
117.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
118.基坑边缘堆土、堆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
119.深基坑上下应先挖好阶梯或支撑靠梯,或开斜坡道,采取防滑措施,(
120.多台挖掘机在同一作业面时,机间间距应大于(
121.填土压实用两台以上压路机时作业时,其间距应大于(
二、多选题
三、判断题
123.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0m时,必须在坑顶边沿设两道护身栏,夜间加设红灯标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