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是从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满足对受力钢筋的有效锚固以及▁▁▁▁▁▁的要求为依据的。
2、▁▁▁▁▁▁是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
3、当结构同时承受两种或两种以上荷载时,由于各种荷载同时达到其最大值的可能性极小。因此,除主导荷载(产生最大效应的荷载)仍可以用其标准值为代表值外,其他伴随荷载均应以其标准值乘以组合系数予以折减,折减后的荷载代表值称为荷载的▁▁▁▁▁▁
4、适筋梁从加载到破坏经历了3个阶段,其中▁▁▁▁▁是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的依据。
.5、结构用材料的性能均具有变异性,例如按同一标准生产的钢材,不同时生产的各批钢筋的强度并不完全相同,即使是用同一炉钢轧成的钢筋,其强度也有差异,故结构设计时就需要确定一个材料强度的基本代表值,即材料的 ▁▁▁▁▁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强度的基本代表值是▁▁▁▁▁▁
7、混凝土在持续不变的压力长期作用下,随时间延续而继续增长的变形称为▁▁▁▁
8、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混凝土的徐变将使.钢筋应力▁▁▁▁▁▁▁
9、水灰比大,徐变▁▁▁;水泥用量越多,徐变越▁▁▁;养护条件好,混凝土工作环境湿度越大,徐变越▁▁▁▁;水泥和骨料的质量好、级配越好,徐变越▁▁▁;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越早,徐变越▁▁▁;加荷前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徐变越▁▁▁;构件的尺寸越大,体表比(即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之比)越大,徐变越▁▁▁▁。
10、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与受压混凝土边缘达到极限压应变同时发生的破坏属于▁▁▁▁▁▁
11、从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观点来看,确定是矩形截面还是T型截面的根据是▁▁▁▁▁▁
12、受弯构件ρ≥ρmin分别是为了防止▁▁▁▁▁▁
13、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可能发生▁▁▁▁▁▁▁▁、▁▁▁▁▁▁▁▁的破坏。
14、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点应设在按正截面抗弯计算该钢筋强度全部发挥的截面以外h0/2处,以保证 _______ ;同时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的交点应位于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以保证________ 。
15、在设计中,对梁纵向钢筋的弯起必须满足三个要求:满足______ 的要求;满足_____的要求;满足 _______的要求。
二判断题
1、( )只要保证有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裂缝控制等级就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2、( )在现行《规范》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的裂缝和变形验属于承载力极限状态。
3、( )通常在受弯构件中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而钢筋主要承受拉力
4、( )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不宜采用高强度钢筋是因为采用高强度钢筋会使构件的抗裂度和裂缝宽度不容易满足且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
5、( )有腹筋梁内配置的箍筋越多其抗剪承载力越高。
6、( )对于截面形状复杂的受压柱不可采用具有内折角的箍筋。
7、( )受压柱中不宜采用高强度钢筋这是因为高强度钢筋的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
8、( )配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短柱通过引入稳定系数来考虑初始偏心和纵向弯曲对承载力的影响。
9、( )条件相同的短柱、长柱、细长柱其承载力依次增大。
10( )混凝土在不变应力作用下随时间的延续沿应力作用方向而减小的应变,为混凝土的收缩
11、( )当V≥0.25βcfcbh0时,应采取的措施是增大箍筋直径或减小箍筋间距。
12、( )当V≥0.25βcfcbh0时,应采取的措施是增加压区翼缘,形成 T形截面。
13、(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一般受弯构件,当V≤0.7ftbh0时,可直接按最小配箍率配箍筋
14(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一般受弯构件,当V≤0.7ftbh0时,按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配箍。
15、( )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点应设在按正截面抗弯计算该钢筋强度全部发挥的截面以外h0/2 处,以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
16、( )对受弯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可在其不需要点将钢筋截断。
17、( )当梁的配箍率相同时,采用直径较小和间距较密的箍筋可以减小斜裂缝的宽度。
18、( )箍筋对梁斜裂缝的出现影响不大。
19、( )剪跨比对有腹筋梁抗剪强度的影响比对无腹筋梁的要大些
20、( )剪跨比 a/h0 越大,无腹筋梁的抗剪强度越低,但当a/h0>3后,梁的极限抗剪强度变化不大。
21、( )T形、工字形截面梁,由于截面上混凝土剪压区面积的扩大,因而大大提高了无腹 筋梁的抗剪强度,对有腹筋梁则效果更加显著。
22、( )受弯构件中,只有在纵向钢筋被切断或弯起的地方,才需要考虑斜截面抗弯强度的问题
三多选题
1、关于减少混凝土徐变对结构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提早对结构进行加载
B、采用强度等级高的水泥,增加水泥的用量
C、加大水灰比,并选用弹性模量小的骨料
D、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养护温度
2、下列(
)属于建筑结构应满足的结构功能要求。
A、安全性B、适用性C、耐久性 D、耐火性
3、下列(
)种情况属于超过承载力极限状态。
A、吊车梁因疲劳而破坏 B、超静定梁变成机动体系
C、受压柱丧失稳定 D、门窗过梁产生过大的变形
4、结构的功能要求包括 ( )
A、安全性 B、适用性 C、稳定性 D、延性 E、耐久性
5、根据钢筋表面特征钢筋可以分为 ( )
A、光面钢筋 B、有屈服点钢筋 C、变形钢筋 D、无屈服点钢筋
6、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的破坏形式主要有( )
A、受拉破坏 B、超筋破坏 C、受压破坏 D、适筋破坏 E少筋破坏
7、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的破坏形式主要有( )
A、少筋破坏 B、斜拉破坏 C、斜压破坏 D、适筋破坏 E、剪压破坏
8、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分为( )
A、受压构件 B、超筋破坏 C、大偏心受压构件 D、小偏心受压构件 E、少筋破坏
9、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 )
A、同张法 B、先张法 C、冷却法 D、后张法
10、建筑结构按所用材料可分为 ( )
A、砌体结构 B、钢筋混凝土结构 C、钢结构 D、 木结构
11、影响徐变大小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有 ( )
A、构件截面的应力越大徐变越大 B、水灰比越大徐变越大
C、骨料增加徐变将减小 D、养护条件好徐变小 E、水泥用量越多徐变越小
12、梁中的钢筋有( )
A、弯起钢筋 B、纵向受力钢筋 C、箍筋 D、架立钢筋 E分布钢筋
13、箍筋主要作用是( )
A、承受由弯矩在梁内产生的拉力 B、承受由剪力和弯矩在梁内引起的主拉应力
C、固定纵向受力钢筋 D、与其他钢筋一起形成钢筋骨架
14、与混凝土的收缩有关的因素其正确的说法是 ( )
A、水泥用量越多水灰比越大收缩就越大 B、高标号水泥 制成的构件收缩小
C、骨料的弹性模大时收缩小 D、养护条件好的收缩小 E、使用环境温度小的收缩小
15、设计施工中减小混凝土徐变的措施下列错误是( )
A、增加水泥用量和水灰比 B、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C、增加混凝土骨料 D、增加构件载面的应力 E、减小养护及使用环境的湿度
16、在受拉压和受屈压时设置受力钢筋的截面称为双筋截面。它主要用于( )等情况。
A、当构件承受的荷载较大但截面尺寸又收到限制 B、为了节省钢筋时
C、与因构造需要在截面的受压在通过受力钢筋时 D、截面承受正负交替弯距时
17、预应力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应满足( )要求。
A、快硬早强 B、强度高 C、水泥用量多首料的弹性模量大 D、收缩与徐变小
18、建筑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正常条件下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是( )。
A、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B、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C、在正常维修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D、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以后仍能保持必须的整体完整性。
19、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A、结构或结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B、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C、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D、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20、为了防止梁斜截面的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可通过( )措施来控制。
A、限制最小配箍率 B、采用双筋梁 C、增大弯起筋 D、限制最小截面尺寸
21、在计算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时其计算位置应按如下规定采用( )。
A支座边缘处的截面 B、受拉压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截面
C、受拉区弯起钢筋弯终点处的截面 D、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截面
22、下列哪些与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有关( )
A、锚固钢筋的外形系数 B、受拉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C、锚固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D、锚固钢筋的直径
23、影响斜截面承载力的因素有( )
A、除截面大小 B、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C、荷载种类 D、剪跨比 E、配箍率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载速度越快、测得的砼立方体抗压强度越低
B、棱柱体试件的高宽比越大测得的抗压强度越高
C、砼立方体试件比棱柱体试件能更好的反映砼的实际抗压情况
D、砼试件与压力机垫板间的摩擦力使得砼的抗压强度提高。
25、影响钢筋与砼粘结强度的因素主要有( ) 。
A、砼强度 、保护层 B、横向钢筋、横向压力
C、钢筋的强度、保护层 D、浇注位置。
26、受压构件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作用是( )。
A、主要用来帮助砼受压、减少构件截面尺寸 B、增加构件的延性
C、提高柱的抗剪能力 D、抵抗偶然因素所产生的拉力。
27、预应力砼结构的主要优点是( )
A、抗裂性好、刚度大 B、节省材料、减轻自重
C、施工简单、成本低 D、提高构件的抗剪能力。
28、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 ) 状态时可认为超过了承载力极限状态。
A、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
B、结构构件或连接部位因材料强度不够而破坏
C、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D、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29、分布钢筋的作用是( ) 。
A、承担由弯矩产生的拉力 B、将荷载均匀地传给受力钢筋
C、抵抗由砼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在垂直受力钢筋方向所产生的拉力 D、保证受力钢筋的位置。
30、对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对( ) 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A、采用较高强度的混凝土是经济合理的 B、采用较高强度的钢筋是经济合理的
C、不宜采用高强度钢筋 D、为了避免构件长细比过大柱截面尺寸不宜过小。
四单选题
1、下述构件哪一种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A.构件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合于继续承载
B.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变形而影响使用
C.构件丧失稳定
D.构件因超过材料强度而
2、为了减少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构件尺寸 B.增大水泥用量 C.减小荷载值 D改善构件的养护条件
3、当构件在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形不超过允许的范围就是具有了足够的( ) 。
A强度 B刚度 C稳定性 D塑性
4、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
A混凝土主要承受拉力钢筋主要承受拉力 B混凝土主要承受拉力钢筋主要承受压力
C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钢筋主要承受拉力 D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钢筋主要承受压力
5、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能共同工作与下列哪项无关( )
A二者之间的粘结力 B二者的线膨胀系数相近(0.0000115-125)\0.0001
C混凝土对钢筋的防锈作用 D钢筋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
6、下列不属于混凝土结构缺点的是( )
A、自重大 B、可模性差 C、抗裂性能差 D、施工时工序复杂费模板
7、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中γQ含义是( )
A、恒载的组合系数 B、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C、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D、可变荷载的准永系数
8、计算荷载在标准组合下梁的变形应取活荷载的( )
A、标准值B、设计值C、准永久值D、频遇值
9、适筋梁从加载到破坏经历了3个阶段其中( )是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的依据。
A、Ⅰa阶段B、Ⅱa阶段C、Ⅲa阶段D、Ⅱ阶段
10、对于受弯构件提高混凝土与钢筋强度等级译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钢筋强度对承载力影响大 B、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承载力的影响大
C、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提高钢筋强度对承载力的影响相同
D、二者对承载力的影响无法比较
11、有两根梁截面尺寸、截面有效高度完全正确相同都采用混凝土C20HRB335级钢筋但跨中控制截面的配筋率不同梁1为1.1%梁2为2.2%其正截面极限弯矩分别为Mu1和Mu2则( )
A、Mu1=Mu2 B、Mu2>Mu1 C、Mu1<<Mu2<<Mu1 D、Mu1>Mu2
12、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抵抗弯矩的最大设计值为( )
A
α1fcbho²ζb(1-0.5ζb)
B αsmaxfcbho²
C 0.25βcfcbho
D
随配筋率的增加而增大
13、受压构件正截面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有关的因素是( )
A钢筋强度B混凝土的强度C钢筋及混凝土的强度 D、钢筋、混凝土强度及截面高度
14、梁有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少筋破坏三种形式它们的破坏性质分别为( )
A、三者都属于塑性破坏 B、前者属于塑性破坏后两者属于脆性破坏
C、三者均属于脆性破坏 D、前者属于脆性破坏后两者属于塑性破坏
15、梁有斜压、剪压、斜拉三种剪切破坏形式其破坏分别为( )
A 均属于脆性破坏 B、剪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其他两种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C、均属于延性破坏 D、斜拉破坏属于延性破坏其他两种破坏属于脆性破
16、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要求其截面限制条件V<0.25βcfcbho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发生( )
A斜拉破坏B剪切破坏C斜压破坏D剪压破坏
17、对于仅配箍筋的梁在荷载形式及配筋率ρsv不变时提高受剪承载力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增大截面高度B、增大箍筋强度 C、增大截面宽度D、增大混凝土强度的等
18、有一单筋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b×h=200 ×500mm 承受弯矩设计值为M=114.93 . KN m剪力设计值28V KN采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纵筋放置1排采用HRB335级钢则该梁截面尺寸是否满足要求( )
A、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B、不满足正截面抗弯要求
C、能满足斜截面抗剪要求 D、能满足正截面抗弯要求不能满足斜截面抗剪求
19、当受弯构件剪力设计值V《0.7ftbh0时( )
A、可直接按最小配筋率ρsv,min配箍筋
B、可直接按构造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配箍筋
C、按构造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配筋并验算最小配筋率
D、按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配箍筋
20、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大、小偏心受压的根本区别是( )
A、截面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屈服 B、截面破坏时受压钢筋是否屈服
C、偏心距的大小 D、受压一侧混凝土是否达到极限压应变值
21、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发生受拉破坏的条件是( )
A、偏心距较大且受拉一侧钢筋过多 B、偏心距较大且受拉一侧钢筋不太多
C、偏心距较小且受拉一侧钢筋过多 D、偏心距较小且受拉一侧钢筋偏少
22、钢筋混凝土梁中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以(
)
A、提高梁的强度 B、提高梁的抗裂度 C、降低梁的强度 D、增加梁的变形
23、混凝土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随时间而增长的应变称( )
A、徐变 B、应变 C、收缩 D、疲劳
24、影响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式的主要因素是 (
)
A、纵筋配筋率 B、箍筋配箍率 C、截面尺寸 D、混凝土等级
25、所谓双筋截面是指 ( )
A、受拉区配有受拉钢筋受压区配有受压钢筋的截面 B、受拉区配有两排钢筋的截面
C、受拉区配有两根钢筋的截面 D、受拉区配有两排钢筋受压区也配有两排钢筋的截面
26、在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混凝土的徐变将使 ( ) 。
A钢筋应力增大混凝土应力减小 B混凝土应力增大钢筋应力减小
C钢筋应力减小混凝土应力减小 D无法确定
27、当结构或构件达到下列情况之一者认为其达到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
A截面的受力性能在荷载作用过程中发生变化结构转变成机动体系
B影响正常使用和外观的过大的相对变形
C某水池裂缝太大已经漏水 D屋面板变形过大严重积水
28、钢筋混凝土柱宜采用 ( )
A、高强砼和钢筋 B、高强砼和低级钢筋
C、低级砼和低级钢筋 D、低级砼和高级别钢筋
29、结构的作用效应S 结构抗力R那么S=R说明结构处于 ( )
A、可靠状态 B、极限状态 C、失效状态 D、安全状态
30、影响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破坏形式的因素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截面尺寸 B.混凝土强度等级
C.配箍率 D.弯起钢筋含量
31、钢筋混凝土板不需要进行抗剪计算的原因是(
)
A.板上仅作用弯矩不作用剪力 B.板的截面高度太小无法配置箍筋
C.板内的受弯纵筋足以抗剪 D.板的计算截面的剪力值较小满足满足V
3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是根据(
)破坏状态建立的?
A、斜拉破坏 B、斜压破坏 C、剪压破坏 D、锚固破坏
33、MR图必须包住M图,才能保证梁的( )。
A.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B.斜截面抗弯承载力; C.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3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纵向钢筋弯起点的位置与按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截 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
A.0.3 h0 B.0.4h0 C.0.5 h0 D.0.6 h0
35、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中,对于双筋截面,下面哪个条件可以满足受压钢筋的屈( )。
A.X《ζbho;B.X>ζbho;C.X》2a's;D.X<2a's。
36、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是依据( )破坏形态建立的。
A.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C.斜拉破坏;D.弯曲破坏。
37、M图必须包住Mu图,才能保证梁的( )。
A.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B.斜截面抗弯承载力;
C.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D.正、斜截面抗弯承载力。
3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纵向钢筋弯起点的位置与按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
A.0.3ho; B.0.4ho; C.0.5ho; D.0.6ho.
39、规范规定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
)
(A) 随混凝土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B) 随混凝土等级的提高而减小随钢筋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C) 随钢筋等级的提高而减小随混凝土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D) 随混凝土与钢筋等级的提高而减小
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剪跨比的增加,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增加
B.偏心距的大小为大小偏心受压构件唯一的判别依据
C.钢筋混凝土板必须需要通过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来配置箍筋
D.当剪跨比在一定范围内时,斜截面承载力随着剪跨比增加而减小
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简跨比的增加,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增加
B.偏心距的大小为大小偏心受压构件唯一的判别依据
C.钢筋混凝土板需要通过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来配置箍筋
D.当剪跨比在一定范围内时,斜截面承载力随着剪跨比增加而减小
42、下列影响混凝土梁斜面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中( ) 项所列有错
A剪跨比
B混凝土强度
C箍筋配筋率和箍筋抗拉强度
D纵筋配筋率和纵筋抗拉强度
43、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依据( ) 。
A斜压破坏受力特征建立的 B剪压破坏受力特征建立的
C适筋破坏受力特征建立的 D塑性破坏受力特征建立的
44、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中没有体现( ) 影响因素。
A材料强度 B纵筋配筋量 C配箍率 D截面尺寸
45、受弯构件中配置一定量的箍筋其箍筋的作用( ) 是不正确的。
A提高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B形成稳定的钢筋骨架
C固定纵筋的位置 D防止发生斜截面抗弯不足。
46、材料图也叫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其形状( )。
A与梁上的弯矩包络图相同 B与梁内的纵筋布置情况有关
C与梁内的箍筋和弯起筋用量有关 D与梁上的剪力值大小有关
47、梁支座处设置多排弯起筋抗剪时若满足了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抗弯却不满足斜截面抗剪此时应在该支座处设置如下钢筋( ) 。
A浮筋 B鸭筋 C吊筋 D支座负弯矩筋
48、设置抗剪腹筋时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仅配箍筋的方案其原因是( )。
A经济 B便于施工和设计 C防止脆性破坏 D保证抗剪箍筋能够屈服
49、确定支座处纵筋的截断位置时应从理论断点处向处伸长一段距离其原因是( )
A防止支座负纵筋在理论断点处被拉拔出来
B防止发生斜截面受弯破坏 C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D防止脆性破坏
50、设计受弯构件时在( )情况下不必绘制弯矩包络图布置受力纵筋。
A仅配箍筋的简支梁 B有支座负筋的伸臂梁
C不设置弯起筋的伸臂梁 D设置弯起筋的伸臂梁
51、绘制材料图时每根钢筋承担的抵抗弯矩应按与( )。
A受力纵筋直径的大小成正比分配弯矩
B受力纵筋截面面积的大小成正比分配弯矩
C受力纵筋根数的多少成正比分配弯矩
D弯起筋截面面积的大小成正比分配弯矩
52、设置弯起筋的目的( )的说法不确切。
A满足斜截面抗剪 B满足斜截面抗弯
C充当支座负纵筋承担支座负弯矩 D为了节约钢筋充分利用跨中纵筋
53、关于材料图的作用( )的说法不确切。
A反映材料的充分利用程度 B确定纵向钢筋的弯起位置和数量
C确定支座负纵向钢筋的截断位置 D防止发生斜压破坏
54、梁内设置鸭筋的目的是( )。
A满足斜截面抗弯 B满足正截面抗弯
C满足斜截面抗剪 D使跨中受力纵筋充分利用
55、材料图越贴近该梁的弯矩包络图则说明( )。
A材料的充分利用程度越高 B材料的充分利用程度越低
C梁的安全储备越大 D越可能发生斜截面抗弯不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