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1204、鹤槎山寻踪
(2016-01-10 10:18:56)
鹤槎山位于千年古镇南翔的真南路翔江公路路口,高约10米,周百余米,南北略长,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这看似其貌不扬的小丘,却是一处已有九百年之久的历史遗迹。
千年古镇南翔,古名槎溪。相传南朝梁天监年间(502一519),有农民坌地得一石,常有两鹤飞来伫立石上,有僧人募化建寺,寺成后僧驾鹤南飞而不复返,故名白鹤南翔寺,因寺成镇,镇也由此得名。鹤槎山就位于南翔镇的北市稍。
鹤槎山建于南宋建炎三年底(1130年),抗金名将韩世忠为了抗击金兵从苏州移师海上,在此驻军时所筑用以通讯联络的烽墩。因位于“白鹤翔云”、“槎溪迤流”之地,故后人取名为“鹤槎山”。鹤槎山原高约30米,以泥沙夯实,再砌石建屋于上,很是坚固。宋代以后,一直用为军事要塞。它见证了879年前南宋将领韩世忠率军大败金兵的丰功伟绩。
烽墩,又名“烽火台”,是古代一种防御性军事通信设施,设在天然或人工构建的制高点上,驻守瞭望,一旦发现敌情,白日升烟,夜间举火,前墩迅速将信号传递给后墩,墩墩相传,便可在极短的时间内,报警于指挥中枢,引起警戒,部署备战。上海地区曾有一百七十多座这样的烽墩,据1999年9月调查,上海现仅存十二座烽墩遗迹,鹤槎山即为其一。
记得小时候由南翔步行去嘉定城里游玩,一路上就有几个高高的土墩,那时我们叫它“烟墩”,至今还有一些模糊的印象。
谢谢欣赏!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