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绒绣馆位于西街,是免费参观的,这在众多的古镇博物馆中是绝无仅有的,很得人心。据说“上海绒绣”的根在高桥,高桥的“三刀一针”中的“川沙一根针”声震天下,这根针指的就是绣花针,而高桥镇妇女擅长绒绣的名气更是得以名扬四海。

据介绍,绒绣起源欧洲,19世纪末传入上海。高桥成为全国最大的绒绣产品出口基地,仅1980年,从高桥出口的绒绣就达130余万片,远销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高桥绒绣”已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桥斥资600多万元设立高桥绒绣馆,既是让老房子焕发生机,又能保护和传承绒绣这门技艺。

絨繡是用彩色絨線在特制的網眼布上精心銹制的手工藝品,它有日用品和藝術欣賞品之分。具有形象逼真、色彩豐富、層次清晰、立體感強等藝術特點。

絨繡源於歐洲,19世紀末傳入上海。高桥是個千年古鎮,不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而且手工技藝高超,“三刀一針”頗負盛名。故絨繡傳入高桥,即在此生根開花,發展成為家家參與、人人動手的謀生手段。

20世紀80年代,高桥成為全國最大的絨繡出口基地,其花樣多達15000種,為國家創匯達400多萬美元。繡制組織遍及周圍九鄉一鎮并輻射周邊六省,繡工多達數萬人,高桥成為遠近聞名的絨繡之鄉。絨繡藝人曾多次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出席全國工藝美術大會。絨繡藝術精品曾陳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有的作為國歷贈送外國元首,享譽國內外。

目前,“高桥絨繡”已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高桥鎮政府爲了保護和傳承絨繡技藝,斥巨資設立本館,并賦予展示、製作、銷售、保護、傳承等五大職能,希望絨繡這朵奇葩能在高桥重放異彩。

以下这些都是绒绣作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