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Vitamix食谱记录(二)五谷杂粮饮(20130504更新)

(2013-01-25 21:15:21)
标签:

vitamix

五谷杂粮饮

美食

分类: Vitamix
   VM晚上用来打果汁,早上就用来做早餐了,当然,我是指如果我能早起的话。。。。

   还是做记录,持续更新。

1.黑豆一杯+山药+核桃仁一把+清水500ml,用热汤键。
  黑豆和山药都是提前蒸好的,一次多蒸点,用保鲜袋分装冻冰箱里,每次拿一包出来用正好。最早看台湾那边的博客写冷冻的豆子要提前拿出来解冻,不过新的PRO750有热汤功能键,我觉得直接打也没什么问题的。
http://s1/mw690/711758efgd41cdbc9b420&690
2.半杯豆子+300ml牛奶+400ml水+黑糖一块,用热汤键。
   上面的配比打出来的口感太稠,我不喜欢,所以换成这个配比,加入黑糖和牛奶打出来的豆奶的口感更好,所以后来一直都用这个配比打豆奶喝。没图,反正都是黑色的,和上面的效果差不多。

3.醇香山药饮(山药2根+去核红枣5粒+黑糖一块+牛奶200ml+水400ml)用smoothies键
  我家老先生喜欢喝山药汁,所以主动处理好山药,削皮切段洗干净,上锅蒸个15分钟,加入红枣和黑糖一起用smoothies键打。我不喜欢这个配比的奶味太重,老先生喜欢,而且放了红枣就不应该放黑糖,过甜了。另外因为山药是刚蒸熟的,所以用的smoothies键,我还特别多蒸了一些,能几天内吃完就放冷藏,不行就放冷冻,那样的话就用热汤键打,这种五谷杂粮饮还是热的好喝些。
http://s3/bmiddle/711758efgd41cf1df2242&690
4.山药1-2根+去核红枣5粒+枸杞一把+牛奶50ml+水400ml)用smoothies键
 还是不喜欢,腻呼呼,老先生喝的很high~~~~
 因为用的开水,所以还是用smoothies键打得。
http://s15/mw690/711758efgd42c37f2dfae&690
5.蒸熟山药一根+一把核桃仁+一把枸杞+2大杯开水,用smoothies键
  谢天谢地我终于找到了能喝下去的配比了,原来山药汁的腻滑感可以用核桃仁的涩味中和下,同时加大水量,这样打出来的成品喝起来还不错,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我一定不会加枸杞,出来的颜色也太土黄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0EN00SIGG.gif 不过鉴于要消灭枸杞库存,就这么随手加吧。另外核桃仁可以再多加点。
http://s14/mw690/711758eftd45a1e34d46d&690
最近喝的好像都很补。。。

6.蒸熟山药一根+核桃一把+枸杞一把+去核红枣几粒+泡发煮开木耳适量+开水三大杯,用smoothies键
    最近空气质量糟糕到恐怖的境地,各大名医、专家、养生达人都在各个渠道建议如何应对这种糟糕的天气,其中就有多吃“人体清道夫”黑木耳,于是今天的精力汤里面加了黑木耳。黑木耳温水泡发,洗干净放小锅煮一会,连汤一起和其他材料一起打。因为加了红枣当调味,成品口感还不错,除了还是稠了些,下次得按四杯水的比例做。另外担心smoothies键时间太短,黑木耳没有打很碎,所以特别又手动从低档调到高档打了30秒。
    其实黑木耳我只爱吃和荤的一起烧的,总觉得素味的木耳一点味道都没有,很不好吃,这下和乱七八糟的东西打碎了喝,倒是不失为一种能多吃木耳的好办法。
http://s10/mw690/711758eftd46cb637f329&690
7.好久没更这篇啦,因为一号店打折买了好多牛奶,天天喝牛奶来着,现在牛奶喝完了,接着搞豆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这批泡了黄豆,比黑豆好喝多了!加多少豆子都不觉得口感腻,非常的香。喝了几次纯豆浆后又不甘寂寞的丢黄瓜和紫甘蓝进去一起打,就是出来的颜色很诡异,但是味道相当不错。

  今天早上做的是越蔓莓干+核桃+黄豆,全部倒进湿杯里加水大概到500ml,一人份。
http://s5/bmiddle/711758efgdbda312914c4&690
TBC。。。。

【有话说】
1.为毛都是黑豆呢。。。因为黄豆好像在储藏室不知名的角落里放着,懒得找,就先蒸了一包黑豆喝。
2.终于找到吃枣的方法了,之前一直不爱吃枣,总觉得红枣皮喇嗓子,这下全部打碎了,一点都吃不出来了。
3.TB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