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玥爸心伴育儿】【玥爸浅读《易经》】玥爸浅读易经--易经启示(2)

(2014-06-22 10:44:59)

    三:事物(人生)发展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

    四:柔弱胜刚强

在易经的启示中,我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启示我想一并进行一个分析。因为这两条,源于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其内容如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段话直白的解释是“道的运动是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是循环往复的它的特点是能保持柔弱的状态。天下万物产生于有形物质,有形物质又产生于无形的“道”。”

说到这里,我有必要说说,为什么我在谈《易经》的时候,会总是举例《道德经》。这又回归了第一个启示“合”的观念。整个中华文化,就是一部大易经,所有的经史子集都是易经的解读和传承。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万经之始,万经之源。道德经则是其中最高端、最精炼、最经典的一部“易经读后感”。

老子在道德经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就是说,万事万物的发展之路一定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如果你用“弱”的方式去处理,你就会无往而不胜。

这里,就要说明一下几点:

1:这样的感悟,没有违背易经的精神。就是尊崇自然。中华文化最伟大之处就是尊崇自然,我们的哲学都是从客观出发,是从对大自然万物万象的观察中得到的感悟,并应用于人事之中的。

2: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我们所有对日常的探索,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天上不会掉馅饼。人类的生存发展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其应对方法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易经乾卦大象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定要自我努力,自我奋斗,而且要“不息”,不息就是毅力、就是坚持。因为我们面前充满了阻力。如果自强不息,不仅不可能发展,甚至还会倒退。这就是“反者道之动”

3:我们的祖先,在一代又一代人长期对自然客观的观察中发现大自然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三条:“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于是自然才有了“万物归焉而不为主”的伟大。我们也听过一些类似的故事,比如说,老子让孔子看其口腔,说舌头软,故而长存,牙硬故而短命。树木硬故易断,小草柔软故易长存。大海的势态最低所以才能海纳百川。大地不言天不散。这些都是中国的先哲们从自然现象中感悟出来的道理。这就是“弱者道之用”。

老实讲,“反者道之动”我相信很多人是相对容易接受和认可的。“弱者道之用”则不然,许多人是信服口不服的。我们在人类生活之中,感受到的,最容易接受的是弱肉强食。所以我们认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们一定是要要强的。我们恨不得让我们的子女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就处在一个“领先”的地位。所以,当教育机构的一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会一下子深入人心。成为了早教市场商家的制胜法宝。而人们这样的认识与“弱者道之用”的思想似乎是相抵触的。对于这样的观点,我是这样认为的:真正的高手,真正的无敌者,一定是用弱的方式处事。但弱是方式,不是内涵,如果一个人没有强大的内涵,他的弱是没有意义的。比如,没有强大一流的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做后盾,一个国家就无法成为所谓的“世界老大”。但反过来说,一个真正的“世界老大”。其标志是文化软实力水平。是建立在强大硬实力基础之上的软实力水平。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告诉我们,一个以防御为主要历史的民族,可以长期为世界老大,其决定因素在文化。军事、经济等硬实力水平只能决定大环境、大趋势下的阶段性的起伏。恰恰那些以侵略起家的王朝和国家,他们的强大永远只会是昙花一现,长久不了。回到第二个感悟,我们会发现,一个强者,如果可以以弱的方式处理问题。他做事情一定会得到“无咎”的后果。所以真正的强者一定是以强大硬实力为基础的,品德、学识等内涵强大的人。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一个懂得爱护别人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