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3日,玥玥晚上放学,班主任董老师给了我一个家长会通知。通知内容如下:
XX班家长会通知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对XX班的支持与信任!为了增进家园联系,让您了解我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及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情况,我班定于3月15日(星期五)下午3:30-4:30召开家长会,请您准时参加
谢谢合作! 2013-3-13
这应该是玥玥从去年9月入园以来,幼儿园第四次组织的家长参与活动,同时也是第二次家长会。由于老师知道我在参与创办“通州稻草人家长课堂”公益平台的相关事情。董老师在给我家长会通知的时候,对我发出了一个邀请。希望我可以在家长会上和父母做一个5-10分钟的关于养教方面的简短分享。我非常感谢老师可以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和各位家长沟通孩子养教也一直是我个人的心愿。我爽快的接受了这样的邀请。
为此我做了一定的准备。在对分享内容做了准备的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的调查问卷。问卷有两部分问题:
1:你选择幼儿园,最看重幼儿园的哪个方面?(单选)
A:硬件环境
B:教学理念
C:费用
D:地理位置
E:卫生条件
F:其他(
)
2:真爱六问
1):你爱你的孩子吗?
2):你希望你的孩子的人生过得好吗?
3):请写出一位你心中认为最成功的人的名字(古今中外或身边的人),为什么?
4):请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表达你认为什么是“爱”?
5):请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表达你认为什么是“好”?
6):请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表达你认为什么是“成功”?
这两个部分的问题,我是为我分享发言做准备的。我希望通过问题的参与与分析,给家长以感悟。
-------------------------------------------------------------------------------
2013年3月15日下午3点半,家长会准时在芬芳幼儿园召开。
会议两个部分:董老师讲话;我做分享
首先是董老师的发言。董老师的发言大约用了20分钟,简单的对班里的情况做了概述,如家长会通知所言,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及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情况做了介绍。同时也对家长在孩子平日在家的教育给了一些期望和建议。具体内容我后文会提及,在此我只想提及老师表扬了三个基本全勤的孩子,玥玥就在其中,我很高兴。另有一个孩子据说是入学以来一天假都没有请。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他的父母值得尊敬。这样孩子的背后,我相信一定是非常优秀的父母。
接下来,就是我的个人分享。我的分享由三部分组成
一:我简单总结和回顾了董老师的讲话。
说实话,这是我现场新加上去的内容。之前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准备。我觉得董老师的讲话内容,条理清楚。正好是我分享内容的“幼儿园版”。
董老师的讲话从结构讲,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个部分,董老师介绍了幼儿园的日常情况,也就是回答了“我们幼儿园在做什么”的问题。这里董老师将了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孩子习惯的培养,第二是孩子品德的培养,第三是孩子能力的培养,第四是讲园方还要根据教委的“智能多元”培训大纲对孩子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我可以感受到,前三个部分,董老师做了详尽的解读,举了很多例子,大篇幅做了介绍。而第四个部分,董老师仅仅是一句话带过。
第二个部分,董老师对家长提出了一些期望和建议,希望家长在孩子在家期间,可以配合园方的工作,做好家庭教育。
二:根据董老师的讲话,我阐述了我对芬芳幼儿园提出的“家园共育”理念阐述了我得基本观点。
我认为家园共育,总体内容有三大部分。
在讲述这三大部分之前,我简单和家长们分享了芬芳幼儿园的办园宗旨“专业、爱心、耐心”
我认为,要做家园共育,就要明确三大问题
(一):家园共育的第一个基础元素是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专心
首先,我和各位家长分享了调查问卷的第一题。我让各位家长将手中填写好的问卷互相交换。我们到底应该注重幼儿园的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B:教学理念”。
我坦言,我去年为玥玥选择幼儿园的时候,以上的选项我都考虑,但我第一注重的是幼儿园的教学理念。这也是我为什么强调这是单选题的原因。我在分享中提出了“教育型幼儿园;学习型幼儿园;培训型幼儿园”的概念。并分享了我对教育、学习和培训三个词的理解。坦言讲,这是著名早教专家郑委老师在我们通州稻草人家长课堂的公益分享课上提出的概念,我听后感觉特别的有道理。我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我并没有这样细致的概念,好在我的理念让我在这个问题上答对了。郑委老师提及“教育、学习、培训”三个词时,他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学习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知识、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技能。三者缺一不可。但三者的重要性不同。我相信,教育一定是其中最重要的。由此,我提出了“教育型幼儿园;学习型幼儿园:培训型幼儿园”的概念。我想无论是哪个类型的幼儿园,他们一定是三样都做的。区别是他们更侧重做什么,他们更看中做什么。
芬芳幼儿园无疑是教育型幼儿园。这不仅仅从幼儿园的给类宣传材料上可以认定,同时我和幼儿园老师的沟通以及玥玥日常的表现,我也可以确定这样的结论。比如本次家长会,董老师在第一部分中,重点强调了习惯、品德、能力的培养,这些都属于教育的范畴,而对于学习、培训的方面一句话带过,就可以看出幼儿园的教学重点在什么地方了。
家园共育的基础不在于我们有没有教学理念,在于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什么。为此,每一个幼儿园,乃至每一个教学机构,都已经在办学初期设定了这样的基调。就看我们父母为孩子做怎样的选择了。父母的观念决定父母的选择。
理念决定专业,芬芳幼儿园所做的专业就是他们的理念。我在芬芳幼儿园的宣传材料中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我们在总结本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地结合了多元智能教育理论、蒙台梭利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结合区域幼儿园成长的教学体系。”我想,这就是芬芳幼儿园对其理念体系的阐述。
我特意指出,在我心中,芬芳幼儿园是教育型幼儿园。这符合我得理念,所以我选择了芬芳幼儿园。
(二):家园共育的第二个基础元素是双方分别要做好自己,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爱心
幼儿园方面:
从玥玥的日常表现,以及玥玥入园前长达两个多月的考察和观察。我可以认定,芬芳幼儿园是基本忠实地执行其提出的教学理念。这里我重点将了玥玥在家的基本状态。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1:每天都特别开心,回家后非常快乐。尤其是2012年11月8日,玥玥完全接受幼儿园生活以来。她从来没有因为幼儿园的事情,在家中表现过不高兴的情况。尤其是每天早晨,都主动积极去幼儿园。
2:玥玥几乎每天都会主动和我们聊幼儿园的见闻,如今天谁没来,今天新来了几个同学。甚至会转述董老师的话,说董老师说谁今天生病了没来。记得孙老师离园回家的时候,她揪转述董老师的话,说董老师说孙老师会家去了。好长时间都不来了。还会经常在家学老师的口吻说话。
3:玥玥会经常在家主动表扬幼儿园学到的音乐舞蹈。而且唱歌跳舞的背后可以感受到孩子的那份开心。
4:玥玥会经常念叨很多长时间不来得小朋友,如家长会当天早晨,送玥玥去幼儿园,玥玥还提及班里有一个叫李昊天的小朋友,她说:“我们班小朋友李昊天都一个多月没来了,我都想他了”。在刚刚过去的二月,幼儿园是17日开学,我们让玥玥在家过完了2月,是3月1日送孩子上的幼儿园。在家期间,孩子会时不常念叨,她想董老师、程老师和孙老师了。她会说她想班里小朋友了。这一切来得都那么的主动和自然。
由此我可以感受到玥玥幼儿园生活的两个现实:
1:玥玥的心已经完全融入了幼儿园生活。
2:这个幼儿园正如《芬芳幼儿园园歌》中提及的,他们是个快乐园,是忠实地践行自己的教学理念的幼儿园。
家长方面:
幼儿园忠实践行了这样的教学理念,那我们家长呢?
我很重视玥玥在家的家庭教育,我所做得公益家长课堂项目,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可以在这样的场合和家长沟通这样的话题,我也是希望所有的父母都可以用心做好这样的教育,这是芬芳幼儿园的期望,一样也是我这个普通父亲所希望的。同样套用郑委老师的课程题目:“家长做对了,孩子才优秀”。其实家长对于孩子的意义是无人可比的,也是无人可替的。没有一个机构、组织、专家、学者可以代替父母对于孩子的意义,可以顶替父母教育好孩子。他们对于父母的意义永远是启示和协助。父母需要自我成长,父母需要上心学习,父母需要用心思考,父母更需要耐心实践。
各自做好自己,正好体现了芬芳幼儿园的办学宗旨第二点:爱心。正如我在“稻草人家长课堂”的分享题目《心伴--给孩子真正的爱》,给孩子真正的爱,我们就要把握好的理念,并付出时间,做到真正意义的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三):家园共育的第三个基础元素是家园双方要密切配合。正确步调一致,一起配合做教育。双方要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耐心
家园共育,幼儿园和父母双方在把持好的理念,分别做好自己之后,必须要在实践上有一个交集。双方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步调一致、把握节奏、多多沟通、互相配合。只要家与园可以共同努力,劲往一处使。就不愁教育不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说到实践,就离不开耐心。这正符合芬芳幼儿园的第三个宗旨:耐心。教育孩子如马拉松比赛,家与园无论哪方,如果缺乏耐心,不能坚持,都是不可能做好教育的,其中尤其强调家长的作用,其意义是大于幼儿园意义的。所以父母做好自己一直是我强调又强调的内容。耐心是我们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难做得因素,更是我们通往成功最离不开的因素。
分享至此,我基本结束我准备的分享内容。原本老师交代,我只做最多10分钟的分享,我已经超时5分钟了。我也想以此做一个简单阐述。希望可以启发父母,让父母们有所感悟。不客气的说,如果说我们目前的家园共育做得还不够好,那主要问题其实是出在孩子家长一方。我认为,在家庭教育方面,现在有问题的父母太多了。所以造成近二三十年出现了太多的孩子问题。“孩子有病,父母吃药”一定是这个道理。
感谢家长和老师给我支持,在大家的要求下,我又即兴多分享了我的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感悟。通过我在调查表中发布的“真爱六问”,继续和在场的老师家长做了简单交流,这也是我在本次家长会的第三部分分享内容。
“真爱六问”是我在稻草人家长课堂做我个人分享活动的开场保留调查内容。
我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六个问题,目的就是让大家感悟我们认识的差别,认真思考教育的目标和原则问题。我们到底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如何把孩子培养向这个方面培养?
这六个问题,第1;2;4;5四个问题时一组,很多家长在回答第1;2个问题的时候多会不屑一顾的一笑。他们觉得这样的问题问得没有意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谁不希望孩子过得好?但当他们回答问第4,5两个问题,并在我让他们广泛的互相传看其他人的答案后。我们大多都会感受到。我是我们对“爱”和“好”的认知是不同的,甚至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夫妻,也有可能出现极大的差异。从总体角度讲,我们在讨论问题,涉及“爱”和“好”的话题,其实我们根本就没讨论到一起去。或者说,某种意义讲,我们大家讨论的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第3,6两个问题,也在考查我们对“成功”的理解。同样会出现差异,而这个差异是价值观的差异。因为“成功”一词,决定的是我们的人生目标。价值观决定目标的确立。
之后,我又简单把我《心伴理论》的基本核心框架和各位妈妈做了简单的陈述。
我提出:
1:家庭教育的三大前提和基础(起因)是:父母责任、过程教育、重“心”教育
2:家庭教育的具体方法(经过)是:给孩子真正的爱
3: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结果)是: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
4:成功是什么?成功是心智成熟,一个高情商、高德商、高智商,且可以将三者有机结合的人,就是成功的人。成功的人一定是幸福的人。
5:心智成熟的具体表现就是,遇到问题,他可以做到做好三点:敢于面对问题、勇于承担问题、善于解决问题
6:真正的爱是支撑最大化,外力干预最小化
7: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本质是不断做未知变已知的转化过程。
8:真正的爱,就是做好两方面事情:安全感的建立和稳固(对已知部分)、DIY体验式教育(对未知世界)。
讲完这些,一看表,4点半多了。孩子们都要放学了。我也结束了我得个人分享。
------------------------------------------------------------------------
家长会结束了。我带着思考,接出玥玥,离开了芬芳幼儿园。
随后的周末两天,我继续对我分享内容做了梳理。有两大方面的问题,我还需要做一个补充
一:关于我的问卷调查。
由于回收不及时,我只回收了六份。回家后,我看了这六份问卷调查。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结果,很多问题的答案统计都是五五开。
首先,从统计学角度,六份调查问卷,是没有任何参考意义的。但如果并入我日常活动的问卷,我会感觉出,结果越来越接近符合我的分析。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我也可以感悟出,各类家庭对待养教孩子的观点和价值观。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父母,甚至包括一些老人。也有一些家长,在理念上是存在问题的。在我得分享中,家园共育的第一点就是理念的定位,这是家园共育的基石。但往往,我们的家长问题就是从这里开始。
二:借助早教专家郑委老师的观点,我想再对教育、学习、培训的理解做一个补充。
关于概念问题,我在分享中都说了,这里不再重复。这里我只想说,教育是马拉松,学习培训则是中短跑。他们重要性和性质是完全不同的。目前的社会,有不少家长都过于急功近利。他们总指望我们可以把孩子交给某某专业组织、机构或个人带。而且我们还要在一定的相对短的时间段内就要看到明显的“效果”。学习和培训可以做到这一点,他们的特点是讲求速度,速度出质量。他们注重的是结果。但往往这也最吸引人。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教育是马拉松的现实。他们忘记了马拉松的意义恰恰不在绝对的速度,而在坚持与节奏。教育极难在短期内有明显的变化。如习惯、品德和能力培养,一定是需要长期的实践才会出效果。教育一定是做过程。过程需要等待,等待需要坚持,坚持需要耐心。我们都知道,短跑比赛,起步慢半秒,抬腿慢半步,就可能失去整个比赛,而马拉松则不然,他首先强调的是耐性和节奏。马拉松比赛经常可以看到,半程冠军也许最后连前十名都进不去。就是这个道理。
要做好家庭教育,从家长的角度,我们必须首先自我成长。“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优秀”,我们只有努力将自己变成一个教育型家长,我们才可能真正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