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朋友教子 ----- 看孩子自己处理问题引发我们对教育孩子的反思
(2012-10-09 09:37:01)
标签:
牛爸牛妈育儿 |
分类: 育儿问题讨论系列 |
2012年10月7日,我去拜访一个老朋友,他是某亲子机构负责人。在他的单位有一个妈妈带着一个5岁左右的女孩在玩各类益智玩具。朋友的5岁儿子也在玩。两个孩子各玩各的。互无干扰。我和朋友则在内室聊天。 大约半个小时后,朋友的儿子低头进屋,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对朋友小声说:“爸爸,XXX(指那个女孩)拿那个玩具了。” 朋友对曰:“怎么了,你想玩是吗?” “恩” “那你管她要啊,和她商量。” 儿子表现很腼腆,“她不给我”。表现出自己要不回来,想让爸爸要的意思。 朋友说:“你想让爸爸要,是吗?” “恩” “你自己去尝试要,好吗?这是你自己的事。爸爸不能总帮你啊。” 儿子走到身后,用手推父亲。眼中开始有了泪花。 朋友没有发现儿子的泪花,继续说:“爸爸不能总帮你啊,这是你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解决。以后爸爸不在你身边怎么办?你要学会自己解决啊” 儿子依旧小声嘀咕,让爸爸去,还用手推爸爸。 朋友顺势回头,看到了儿子的泪花。伸出手搂住孩子。说:“你过来,到爸爸这来,和爸爸说怎么了?你是不是感到很生气?” 儿子说:“恩” “我也很生气,她怎么可以这样呢?拿玩具,不给别的小朋友玩。玩具应该轮流玩嘛。但是你感觉她是恶意吗?她好像不是吧?” “恩” “所以啊,这很正常。小朋友对自己喜欢的玩具,爱不释手。贪玩一下,不给别人,也是可以理解的。她有不是恶意。你可以理解她吗?” 儿子没有正面回答,还是希望父亲去帮助要玩具。 朋友继续说:“你可以尝试和她商量,说玩具要轮流玩,一起玩,可以吗?” 儿子依旧不肯,要父亲去。 “这样吧,你先去尝试。如果不行,爸爸再去帮你说,好吗?” 儿子依旧不肯自己去。 此时,儿子发现了桌子上的一个新地球仪。地球仪一下子把儿子的注意力转了过去,儿子开始就地球仪,对爸爸发起了一连串的问题。“这是什么国家啊?”“那是什么国家啊?”“伊朗和中国的颜色怎么一样啊?”朋友对此都耐心的一一回答了。大约3-5分钟后,朋友看到,儿子想要的玩具已经被那个小女孩放到了一旁。便对儿子说:“你看,她已经把玩具放到那里了,你过去玩吧。”儿子随后离开了房间。 整个过程,我没有做什么参与。只是在一旁默默的观察。儿子走后,朋友有些感慨的对我说:“这事没处理好,在这一方面,我的教育是存在遗憾的。” 我说:“您刚才的过程很好,共情、鼓励做得很到位。即理解了孩子,又鼓励了孩子。虽然结果是孩子没有付出实施,可能让人感到遗憾,但过程是好的。” 朋友说:“是啊,最后还是没去。我们都是从事的事情,就是思考和实践家庭教育的,我们都在教育我们自己的孩子。我还是觉得孩子这样,我的教育还是在某些地方有问题。” 我说:“如果说有问题,我感觉,你的问题不在今天的过程,今天的过程非常好,没问题。问题在过去的5年。平日的功夫没完全到位。” 朋友说:“是啊,你说得对,我也这么想的。这孩子小时候,我和他妈对他过于恨了。老二就不这样(朋友有两个儿子,老二3岁,从性格看,老二和老大是有些不同,用老百姓的俗话说,老二有些淘,有点皮)。老大这样,我们是有责任的。在这方面老二比老大强,我们也是吸取了老大的教训,培育的老二。” 通过这个事情,我也做了一些思考。我们教育孩子,都十分注重解决当前问题。往往忽略了平日下功夫的重要性。日积月累积攒的问题,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所以我们教育孩子一定要及早抓,而且平时的功夫一定要下足。这才是好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