玥玥三天幼儿园生活给我的思考和启示
(2012-09-06 09:42:06)
标签:
育儿 |
分类: 记录爱女成长及育儿心得 |
9月3日周一,玥玥开始上幼儿园。到今天是第四天了。玥玥的总体表现我用两句话总结:1:表面上一天不如一天。2:内心中一天比一天强大。所以我说我很欣慰,玥玥是我的骄傲。
简单说表面,玥玥第一天就是中午睡觉哭了,第二天是早晨走后和中午哭了,第三天是早晨,我们还没走,到幼儿园就哭了,中午小哭闹。比前两天好。今天是第四天。早晨一起床,换衣服就哭了。但到幼儿园进去的时候,是小哭,比昨天好。
中午哭是因为玥玥平日和妈妈一直是中午一起睡,这一点,我们没有做好必要的调整,是我们的原因。但玥玥也这三天总体表现是一天比一天好。
早晨哭闹,是因为玥玥开始越来越明白“真相“了。虽然一天比一天厉害。但我觉得这个过程走得平稳正常,所以我说玥玥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强大。我相信无论多少天,等玥玥最终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那天开始,玥玥的心智也将随之变得强大起来。我追求的不简简单单是玥玥的适应,而是希望看到玥玥是自自然然,顺理成章,内心坦然地接纳和适应幼儿园生活。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我不想详细回顾玥玥三天的具体表现。我只想说说我的两点感悟。
首先,我觉得孩子上幼儿园,我们做家长的,关心最多的就是孩子是否哭闹了。但我越来越感觉到,其实哭闹本身恰恰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为什么哭闹,哭闹什么,而又通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后,最终为什么不哭闹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作为家长,真的关心的不够,考虑不深。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孩子哭闹了没有,哭闹了几次,哭闹了多少天才变好。我们追求的是孩子少哭甚至不哭。简单的把孩子不哭视为孩子上幼儿园的成功标准。正因为如此,更多的孩子被打压,被恐吓,被欺骗,被冷落,被打骂等等等等。殊不知这样换来的”胜利“对孩子的伤害是无穷的。他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我们取得了表面的胜利,但却为孩子埋下了一个也许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祸根。但这无论如何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所以我从昨天开始,告诉我所有可能接触到玥玥的亲朋,尽量见到玥玥,不要询问孩子在幼儿园哭闹的事情。这对孩子是负面的影响,询问孩子这样的问题对我们家长只具有满足自我心理安慰和好奇,甚至是解闷的意义。
再一个问题就是,我觉得孩子初上幼儿园,真的是检验我们前三年家庭教育是否做得好的试金石。孩子的表现一点都不做作,他的一切言行都是我们日常教育的结果。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十全十美的家庭教育的实践。但一定有做得好、更好、差、更差之区别。比如玥玥,中午睡觉的问题,就是我们日常的功夫没做到位。包括孩子的哭泣本身,也有对环境陌生的适应能力的因素,而这也一定有我们力所能及可以做到帮助到孩子,但没有做到或做好的部分。因为这一因素而给孩子造成的那些完全可以避免的或完全没有必要的伤害,是我们做家长不可原谅和回避的责任。
简单说表面,玥玥第一天就是中午睡觉哭了,第二天是早晨走后和中午哭了,第三天是早晨,我们还没走,到幼儿园就哭了,中午小哭闹。比前两天好。今天是第四天。早晨一起床,换衣服就哭了。但到幼儿园进去的时候,是小哭,比昨天好。
中午哭是因为玥玥平日和妈妈一直是中午一起睡,这一点,我们没有做好必要的调整,是我们的原因。但玥玥也这三天总体表现是一天比一天好。
早晨哭闹,是因为玥玥开始越来越明白“真相“了。虽然一天比一天厉害。但我觉得这个过程走得平稳正常,所以我说玥玥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强大。我相信无论多少天,等玥玥最终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那天开始,玥玥的心智也将随之变得强大起来。我追求的不简简单单是玥玥的适应,而是希望看到玥玥是自自然然,顺理成章,内心坦然地接纳和适应幼儿园生活。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我不想详细回顾玥玥三天的具体表现。我只想说说我的两点感悟。
首先,我觉得孩子上幼儿园,我们做家长的,关心最多的就是孩子是否哭闹了。但我越来越感觉到,其实哭闹本身恰恰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为什么哭闹,哭闹什么,而又通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后,最终为什么不哭闹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作为家长,真的关心的不够,考虑不深。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孩子哭闹了没有,哭闹了几次,哭闹了多少天才变好。我们追求的是孩子少哭甚至不哭。简单的把孩子不哭视为孩子上幼儿园的成功标准。正因为如此,更多的孩子被打压,被恐吓,被欺骗,被冷落,被打骂等等等等。殊不知这样换来的”胜利“对孩子的伤害是无穷的。他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我们取得了表面的胜利,但却为孩子埋下了一个也许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祸根。但这无论如何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所以我从昨天开始,告诉我所有可能接触到玥玥的亲朋,尽量见到玥玥,不要询问孩子在幼儿园哭闹的事情。这对孩子是负面的影响,询问孩子这样的问题对我们家长只具有满足自我心理安慰和好奇,甚至是解闷的意义。
再一个问题就是,我觉得孩子初上幼儿园,真的是检验我们前三年家庭教育是否做得好的试金石。孩子的表现一点都不做作,他的一切言行都是我们日常教育的结果。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十全十美的家庭教育的实践。但一定有做得好、更好、差、更差之区别。比如玥玥,中午睡觉的问题,就是我们日常的功夫没做到位。包括孩子的哭泣本身,也有对环境陌生的适应能力的因素,而这也一定有我们力所能及可以做到帮助到孩子,但没有做到或做好的部分。因为这一因素而给孩子造成的那些完全可以避免的或完全没有必要的伤害,是我们做家长不可原谅和回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