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长寿菩提寺长联注

(2013-11-28 16:55:54)

长寿菩提寺长联

道坚

 

溯禹迹[1]奠枳地[2]以还,县虽蕞尔,已融进社稷舆图。凭空望,百重晶岭[3]横肩,万里长河[4]亘腋[5]。垄亩镜开[6],郡邑得涵天之泽;薪炊雾结[7],渔樵[8]有陶晋[9]之福。更西崖瀑布[10],北观烟霞[11],龙溪夜月[12],定慧晓钟[13],总随易象思仁智[14]。数不尽,江畔轻舟,庭前雅韵,帘外松篁[15],檐边桑井。

自佛光炳尧疆而后[16],恩孕大观[17],遂派出乐温[18]脉乳。犹记取,几度嶙岩伏虎[19],千年危榭洗心[20]。禅波梁绕[21],虫鱼沐法雨[22]亦经;梵院风回[23],蒸黎[24]仰慈航[25]亦论。想南海逸苇[26],东林紫气[27],昌泰传灯[28],雪庵卓锡[29],便是菩提眷[30]圣贤。况留得,山间只履[31],洞口祥云[32],梦中因果[33],石上袈裟[34]

 

注释:



[1] 禹迹,指大禹王治水的遗迹,如重庆的涂山寺、弹(涎)子石、望夫石,即大禹与涂山氏结盟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地之一。这里借禹迹指远古之时代。

[2] 枳地,即枳县地。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在故楚枳邑置枳县,治今重庆市涪陵区中心,隶巴郡。东晋永和三年(347)为涪郡治所。东晋元熙二年(420),罢枳城郡,枳县复隶巴郡。北周保定元年(561),省枳县入巴县。

[3] 晶岭,指菩提山。曾改菩提山为晶山,改菩提寺为晶山寺。

[4] 长河,长江绕长寿而过,宛转曲折,故名长河。

[5] 亘腋,亘,绵延。腋,指长江从菩提山下宛延而过。

[6] 垄亩,即田亩,明·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七回:一来,要萧君同叔之女为质于晋;二来,必使齐封内垄亩尽改为东西行。镜开,如镜子一般明净。垄亩镜开,指阳光照射,田中水色如镜,返照天光,增添无限春色。

[7] 薪炊雾结,薪炊,菩提山下万家百姓生火做饭,空中炊烟袅袅,一派人间繁荣景象。雾结,炊烟与晨雾相接,分不清哪里是人间烟火,哪里是自然云烟,人间天上,无分无别的蒙胧境界。

[8] 渔樵,长寿为鱼米之乡,依山则以樵为生,傍水则打渔为业。

[9] 陶晋,以晋代陶渊明归隐赏菊,比喻长寿樵夫渔民的安逸舒适的生活状态,有如桃花源中所描写的仙境无异。

[10] 西崖瀑布,明代李开先作长寿八景诗,西崖瀑布为长寿八景之一。长寿城南的西岩观,有三级自然瀑布,还有明代古城墙及古城门、丹崖、凤山鑱石、史子读书处、社稷坛、三倒拐古街、白虎头等名胜古迹。

[11] 北观烟霞,长寿八景之一。北贞观,曾为长寿第一仙观,位于长寿城内,香火鼎盛,霞光氤氲,为长寿一大景观。

[12] 龙溪夜月,长寿八景之一。长寿龙溪河,景色秀美,自然清新,入夜则月光圆润,山色可鉴。

[13] 定慧晓钟,长寿八景之一。定慧寺,为长寿城内第一大寺,为长寿区僧会所在地。佛门生活极有规律,长寿人与定慧寺的暮鼓晨钟相伴而作息,遂成长寿一大特色。

[14] 易象,易之象,日夜变迁,又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思仁智,即长寿之历史,长寿之八景,皆山色水景,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5] 篁,竹林。

[16] 佛光,释迦牟尼佛眉间放出的光芒,照耀十方,能令一切众生得解脱。这里佛光泛指佛教。炳,炳焕,指佛陀光芒照耀之地,也里泛指佛教影响的地方。尧疆,尧帝之疆域,指华夏。

[17] 大观,为人所瞻仰之地。《·观》: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孔颖达疏:谓大为在下所观,唯在於上。由在上既贵,故在下大观。

[18] 乐温,唐代武德二年,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隶属涪州。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1361-1371),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夏,都重庆。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将乐温县改名长寿县。

[19] 嶙岩伏虎,传说达摩祖师离开东都洛阳,西渡流沙,听说印度正值战乱,又经河西走廊入川,选择长寿菩提山隐居。因山多虎患,遂伏虎于此,名伏虎岩。

[20] 洗心,指达摩祖师隐居菩提山后,静心禅定,以洗去尘劳之心,此处建洗心亭纪念达摩修行事。

[21] 禅波绕梁,绕梁本指美丽的音乐,不绝于耳的意境,这里指菩提山为达摩祖师传授南禅心法处,禅法一处,如余音绕梁,弘付千年而不绝。

[22] 虫鱼,本是微小动物之称,后代指典章制度等。法雨,说法如雨,普润群机,这里达摩祖师传授禅法,三根普被,普度群生。

[23] 梵院,指清净的佛教道场。风回,指静静的梵刹中,微风吹荡,更添几分春色。

[24] 蒸黎,指百姓。杜甫《石龛》诗云:奈何渔阳骑,飒飒惊蒸黎。宋司马光《祭雷道矩文》:独我友生,烦寃涕洟,恨此膏泽,不沾蒸黎。 清洪楝园《悬嶴猿·岛栖》:沿海共奔波,念蒸黎可若何?

[25] 慈航,慈悲救世的舟航,这里指达摩祖师慈悲普渡众生,为苦海之舟航。

[26] 南海逸苇,引用达摩祖师东渡震旦,面见梁武帝不契而一苇渡江,到北魏境内的嵩洛一带修行的故事。

[27] 东林紫气,对应北观烟霞所作。东林,指长寿东林寺,规模宏大,为巴渝一大丛林,其景色秀丽,风光旖旎,日出东方,有紫气烟霞之升腾,蔚为大观。

[28] 昌泰传灯,昌泰,《光绪长寿县志》所载长寿高僧,这里代指长寿高僧如三学和尚,菩提寺嵩源上人等出尘高士名流。传灯,佛门谓师徒相继为灯灯相传,喻佛门智慧之薪火相传。昌泰传灯,可谓长寿高僧辈出,代有传人。

[29] 雪庵卓锡,雪庵,著名的诗僧雪庵大师,俗名叶希贤,曾为建文帝随行大臣之一,因朱棣推翻建文帝而出家为僧,隐居巴渝,与名士杜景贤交游,人莫知其身世。后圆寂于长寿僧寺,建塔供奉。卓锡,卓,植立;锡,锡杖。卓锡指僧人挂单或住锡寺院义。雪庵卓锡,指长寿为雪庵大师晚年住锡地。

[30] 菩提眷,指菩提山圣僧。因菩提山为中国唯一达摩道场,历代高僧辈出。

[31] 只履,一只芒鞋,达摩祖师只履西归的故事。《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初祖菩提达摩祖师》:﹝达摩﹞端居而逝……葬熊耳山。起塔於定林寺。后三岁,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祖于葱岭,见乎携只履,翩翩独逝。云问:师何往?祖曰:西天去!’” 唐·牟融 《送僧》诗:烟水浮杯渡,云山只履行。

[32] 洞口祥云,指菩提山上达摩洞景观,达摩祖师只履西归后,来菩提山洞中修行,山洞有祥云缭绕,烟影缥缈。

[33] 梦中因果,指菩提山上达摩古井,曾有屠人不信佛,见达摩祖师求前生后世因缘,达摩不语,令井中自已观看。屠人但见井中明历,地狱种种境象现前,令人胆寒心惊。屠人从此放下屠刀,深信因果,剃发出家,跟随达摩祖师修学禅宗,成为菩提山第二代祖师。

[34] 石上袈裟,即袈裟石,为菩提山上一景。达摩祖师来长寿菩提山上修行,准备将无上禅法传与有缘人,以袈裟为信物,时久岁深,遂化为石,即今袈裟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