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2020-05-27 20:51:10)
分类: 纸币收藏与鉴赏
    继明斯特版马克之后,联邦德国在1989年开始发行新版马克。这套马克延续了上一版的“三分区”设计布局、大尺寸精细手工雕刻的人像,在纸钞上注入了更多的防伪技术,把德国马克的艺术性和高水平的印钞技术的完美结合再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一版马克在正背面的底纹中精心设计了许多与票面人物相关的元素,使得每一次鉴赏都能成为一次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
    1989版德国马克一共8种面额,在前一版面额设置的基础上增加了200马克。正面人物选择了德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家、建筑学家、音乐家、科学家等,背面主图则是与正面人物相关的主题。
    早先和朋友们交流的时候,发现1989版马克和明斯特版一样,人像雕刻仍然可以大致分成两种不同风格,一种是人像的细节刻画更为精致,一组则相对简略。对于极致手工雕刻非常感兴趣的我来说,精致风格的马克当然是我的不二之选。这枚200马克就是其中之一。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德国1989年200马克    正面:德国医学家保罗.埃尔利希    背面:埃尔利希使用过的显微镜
    2015年,朋友从香港币展帮我带回了这张初版补号200马克纸币。不仅了却了德国纸币收藏的一个小心愿,也让我对这张纸币的精彩有了更加深刻而具体的印象。
    纸币正面是德国医学家保罗.埃尔利希,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之一,获奖的理由是从事免疫力方面的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然而从纸币来看,德国人似乎对这个世人趋之若鹜的诺贝尔奖不感兴趣,纸币的设计上并没有很直观地反映出来。反而是埃尔利希在梅毒治疗研究上一个里程碑意义的成就——抗梅毒药胂凡纳明(俗称606)的分子结构图成了纸币正面的附图。
    背面是古典风格的光学显微镜,寓意埃尔利希在医学上的重要贡献。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正面埃尔利希的肖像占据了整个票面约三分之一的面积。如此大尺寸的肖像,一方面可以让设计师和雕刻师更好地描绘人物的形象和细节;另一方面也对雕刻师的雕刻、制版、印刷等环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这种大尺寸手工雕刻人像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增强了纸币的防伪能力;其次是增加了纸币的艺术美感——这一点,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近几年出现的新纸币,防伪能力不可谓不强,然而藏有却纷纷反映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近年的纸币,采用了大量高精尖的防伪技术,忽视了底纹的处理,逐渐放弃精细的手工雕刻人像,使得整张纸币看起来就是一份防伪技术的套餐。这种趋势也使得早期突出精致手工雕刻人像和风景作为主要防伪措施的纸币变得愈发让人怀念。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整个人像点线数量非常多,雕刻一丝不苟,既能增强防伪能力,也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形态特征和精神面貌。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眼镜的这个细节,可以看到设计师和雕刻师对细节的把握能力。我们都知道,眼镜是有折射效应的,就像我们看到水中的鱼的位置,实际上比我们“看到”的要深一样。这里的眼睛的上眼皮部分有很明显的“错位”现象,说明设计师和雕刻师把眼镜的这种折射效应忠实地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设计师和雕刻师对作品细节的把握是非常到位的。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我们从整体上看,埃尔利希有一部花白的络腮胡子。我们再看看细节,线条的疏密变化是能够从宏观上表现
“花白胡子”特征的关键。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从整个人像的雕刻来看,雕刻师在雕刻须发、面部打点、衣领等部分,采用了极为丰富多变的线条来表现这些部位的外在特征,在细节上的处理也非常之精准到位,例如右侧眼镜框的阴影明暗变化、胡须的疏密。不得不说,这枚德国200马克在人像雕刻上依然延续着德国独孤求败独步全球的功力和水准。
    这套德国马克比上一套的明斯特版,在底纹上融入了更多和主图人像相关的元素。这种对底纹的处理手法,不仅引人入胜,也能体现设计师对这套纸币的设计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既可以对纸币的防伪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又能够提升纸币的主题表现能力,凸显其独特的主题风格。类似的纸币如我国的第四版人民币,设计师把中国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融入底纹之中,结合多色接线技术,不失防伪能力,又丰富细节,极具韵味。这也是第四版人民币被许多藏友视为人民币设计史上的经典之作的原因。
    纸币正面的副图和背面的主图同样紧扣正面人物,以正面人物相关的事物为设计元素,使细心的鉴赏者在鉴赏时不仅能够领略到纸币最直观的艺术感,也能够了解到主图人物的一些生平,“让纸币来讲故事”的即视感。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正面副图是一个具有苯环结构的分子的球棍模型(似乎是表现埃尔利希发现的梅毒有效药物砷凡那明,即埃尔利希发现的治疗梅毒的有效药物606的分子结构,但606通常是三聚体或者五星形聚体)。这个分子模型线条简洁明了,但是采用了双色凹版印刷,尤其是图案的中心位置为一色,四周是另一色,这样在印刷时会增加上墨的难度。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背面是一架老式显微镜,让人不禁联想到埃尔利希在医学上的成就。主图采用三色凹版印刷,从上至下分别是红褐色、深棕色和墨绿色,以相近的复合色防止伪钞制造过程中粉色的难度。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人像右侧的底纹由凹印的缩微文字构成,文字细小,且兼有颜色的深浅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印版版纹的深浅来表现的,因此在印刷时需要更加精确地控制油墨转印到钞纸这个过程的压力,德国高超的印钞工艺和印钞水准在这里可见一斑。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正背面的胶印底纹采用多色套印和多色接线、彩虹印刷技术,线纹的变化则构成了同样紧扣主图人物的一些元素,如苯环、生物组织结构等,副图区的底纹是各种建筑物的线描图,也是和埃尔利希的生平有关的建筑或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历史建筑。德国高水准的印钞技术和设计师的精心设计的完美结合再一次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表现。
    从向兄的考证文章,结合纸币实物来看,“会讲故事的纸币”所言不虚。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纸币收藏与鉴赏】联邦德国1989年200马克赏析
    这一版德国马克延续明斯特版马克的大尺寸精致手工雕刻人像,同时在底纹色彩的构成、设计元素的选择上,比明斯特版要更加复杂,相对明斯特版的纽索底纹来说更加耐人寻味;在其中融入的多色接线技术和色彩应用、接线位置的复杂设置,使印刷过程的精度控制有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缩微文字、凹版潜影、开窗安全线等新技术的应用,反映德国在维持高水准的手工雕刻凹版人像水平的同时日渐精进的印钞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