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能够自主印钞的国家或地区仅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剩下的只能依靠别的国家代为印刷。这种情况在当下虽然已经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印钞技术的大幅扩张而有所改观,但在上世纪前中期,却是司空见惯的状况。
为其它国家代印钞票,对代印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代印国印钞技术的水平决定了它能否应对这种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在实践中提升代印国印钞技术的良机。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经常把需要被代印钞票的国家称为代印国印钞技术的“练兵场”。
中国在成立之初直至上世纪末,曾为8个国家印刷过纸币或有价证券。其中不乏能够代表当时中国印钞技术水平和新技术发展脉络的作品。北越南1958年10盾便是其中之一。
http://s15/mw690/0024oajVgy6QCzwiPXobe&690
http://s13/mw690/0024oajVgy6QCzstaZ6ec&690
北越南1958年10盾
规格:160*85mm
正面主图:越南国徽,胡志明侧面像
背面主图:工业图景
这枚纸币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会很深刻,只有简单的边框纹饰和许多国家都常用到的著名人物肖像、工业题材。但就是这么一枚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纸币,却足以展示当时中国的印钞水平,并代表了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印钞技术上的突破。
http://s16/mw690/0024oajVgy6QFCvLhZt1f&690
正面主图是越南的领导人胡志明的侧面像。相比于巨大的票幅,这个侧面像显得很是寒酸。但作为手工雕刻凹版作品,却显得小巧精致;须发部分刀法娴熟,线条流畅,极富变化;人物面部、须发的特征明显,立体感和明暗变化都有很好的表现。相比于同时期人民币上线条较为简单的半身人像或群像,这幅对人物面部特征描绘更为细致的肖像作品则更能展示中国雕刻师在手工雕版方面的造诣;同时,对惯于雕刻不能细致描绘人物面部特征和衣着特征的半身像或群像的中国雕刻师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http://s9/mw690/0024oajVgy6QFDES0pq58&690
背面主图是表现工业题材的厂房。在这幅作品里,雕刻师对远景、中景和近景都选用合适的点线和处理手法,使得近景到远景的雕刻线条从线逐渐变化到点,色彩从浓重变化到清淡,空间透视关系立刻变得清晰明了;更有意思的是,中部偏左几乎看不清的汽车和劳动者,不仅衬托出工业厂房的宏伟和视野的辽阔,还让整个画面变得充满了活力,让观者仿佛也感受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无声胜有声,别有一番趣味。
正背面的边框纹饰和装饰底纹,中国50年代所开发的几项凹版防伪技术:黑白线技术、暗花技术和变点技术都一一隐藏在这些纹饰之中。看似简单无奇的纹饰和线条,其承载的印钞技术却足以使观者为之赞叹。http://s1/mw690/0024oajVgy6QFEZpD8ce0&690
这是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经过改进的黑白线技术,在此后的人民币上常能见到。这种技术最大的亮点在于把凹版的黑线(即着墨部分)和白线(即空白部分)制作于同一印版上,改变了此前钢凹版机器雕刻图案的线条全由黑线构成的工艺传统;最细的线条用肉眼几乎无法看清,这些线条之间的空隙也同样精细,造成制版和印刷过程的难度大幅度的提升。
http://s15/mw690/0024oajVgy6QFGkUhj05e&690
http://s14/mw690/0024oajVgy6QFGlO11X3d&690
暗花技术也是同时期我国掌握的一项纸币防伪技术。这项技术是利用机器雕刻出纹样,再经过腐蚀,制作出深浅不同的版纹,表现墨色浓淡不同的印刷效果。工艺过程较为复杂繁琐。暗花技术在这枚纸币的正背面纹饰上均有采用。
http://s16/mw690/0024oajVgy6QFGjQHyTaf&690
从纸币上看,暗花部分的线条极为精细繁复,墨色的浓淡变化流畅,纹饰颇有立体感,且构图准确而不走形,都得益于高水平的制版工艺。
http://s6/mw690/0024oajVgy6QFGXLjgN95&690
变点技术在这枚纸币上也有所运用。但从其形态来看,精细的程度相比后来的人民币则略逊一筹,似乎也可以理解为为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实践。
除此之外,这枚纸币还采用了一项当时非常高端的线纹防伪技术——平凸版多色接线技术。
http://s11/mw690/0024oajVgy6QFHAgez85a&690
这枚纸币的正面左下方的唐草底纹采用平凸版三色接线技术。平凸版多色接线技术的原理在本博客《纸币防伪技术第三章:线纹》一文有所介绍,这里不再累述。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技术是在1957年前后研制成功的,此前并未在1956年版人民币上出现,而且此时也并未开始印刷第三版人民币。作为一项精密程度、技术难度更优于苏联奥洛夫工艺的防伪技术,在为其它国家代印的纸币上第一次出现,不仅是中国对这项优秀防伪技术的一次实实在在的“练兵”,为后来的第三套人民币大规模采用多色接线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是展示中国当时的印钞水平和技术成就的一个极好的窗口。
1958年版北越南盾的全部面额的纸币均为中国代印,主币均采用双面凹印,正背面主图均为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各主币均采用了当时中国开发的黑白线技术、暗花技术和变点技术等防伪技术;最高面额10盾正面还采用了双色凹版印刷和当时中国刚研制不久的平凸版多色接线技术。可以说,这套纸币是按照中国所能达到的最高印钞水平的标准印刷的,在所有中国为其它国家代印的纸币里面,都是一套不可多得的高质量的纸币。而该套纸币里唯一的一枚使用了双色凹版印刷和平凸版三色接线技术的纸币,北越南1958年10盾无愧于这套高质量的纸币里面最为耀眼的代表。
坚持原创,拒绝盗版!copyright Kwangsi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文字及图片均为作者原创。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对本文的文字及图片进行全部或部分复制、改编,转载、发表至纸质刊物、网络媒体,或制作成文档,以供公开交流的行为。
参考书目:
马德伦,敖惠诚,贺林,张解东.中国名片人民币.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