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是我早期博客里的一篇文章。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这篇文章,发现依然还有很多方面是当时没有表达出来的,我现在的心情与我写这篇博文前被伟大的德意志精神所震撼是一样的。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会把它继续完善,直到我不再“臣诚惶诚恐,死罪死罪”为止。
前言
一直以来,我对德国马克总是保持着一种敬畏的心态,不敢对它妄写鉴赏文章。因为德国马克从手工雕版到票面设计、细节处理,再到印刷,无不散发着一种伟大的德意志精神。没有周密的计划和全面的素材,恐怕是难以把德国马克的那种“震撼”完整地呈现出来。
今天,我自认为我掌握的素材足够打消我的顾虑,斗胆写下这第一篇关于德国马克的鉴赏文章。
就从德国1993年10马克开始吧。
纸币人物介绍
http://s7/mw690/0024oajVgy6H3cOrydwd6&690
http://s13/mw690/0024oajVgy6H3cOKgqM2c&690
德国1993年10马克
规格:131*65mm
正面主图:德国数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背面主图:高斯改进的六分仪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1777年出生于布伦瑞克(今属德国下萨克森州),7岁进入学校念书。在他的数学教师布特纳的引导下,高斯逐渐显露出惊人的数学天赋,11岁时就发现了二项式定理。14岁时,在布特纳的助手巴尔斯特的引荐下,布伦兹维克公爵接见了这位数学天才,公爵同情家境贫寒的高斯,慷慨资助高斯,让他得以继续他的学业。
http://s11/mw690/7113ea3bgd172a069861a&690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15岁时,高斯进入布伦瑞克的卡罗林学院,在此期间,独立发现了经典数论中最出色的二次互反律,漂亮地解决了得让比符号的计算(后来高斯在1796年给出该定律的第一个严格证明,随后又发现了7个不同的证明);1795年,高斯在公爵的资助下进入哥廷根大学深造,第二年即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解决了困扰数学家们两千多年的难题(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问题源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1801年,高斯经过探索之后,得出正N边形尺规作图的数学证明。高斯直到晚年时仍为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自豪不已,并希望能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一个正十七边形的图案(据说高斯的墓碑上刻的不是正十七边形,而是一个正圆,因为正十七边形的形状几乎与圆形接近,给图省事的墓碑雕刻者制造了相当大的麻烦);1798年,高斯大学毕业,并于第二年获得博士学位;1801年,高斯出版了自己的著作《算学研究》,1804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07年,高斯出任哥廷根大学教授和哥廷根天文台台长,直至逝世。
http://s5/mw690/7113ea3bgd172a6dc1ed4&690
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法(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高斯一生发表了155篇论文,对数论、代数学、非欧几何、复变函数和微分几何等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后世人誉为数学王子,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其中,高斯在他于1809年发表的“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建立的正态分布方程,是概率统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学等领域。
http://s7/mw690/0024oajVgy6H3deq4p8d6&690
正态分布方程和曲线图
此外,高斯在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也取得突出的成就,例如谷神星就是通过高斯的精密计算后,其他天文学家在高斯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在其预言的轨道上发现的(另有资料称,本文所介绍的德国10马克,背面由数学符号构成的螺旋状图案就是谷神星的轨道图)。高斯的天文学成就收录在1809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高斯改进的六分仪,被应用于1818年至1826年高斯主持的汉诺威公国的地图测绘工程。
http://s12/mw690/0024oajVgy6H3dthbn5ab&690
1855年,78岁的高斯在哥廷根逝世,被安葬在他的故乡布伦瑞克。
纸币鉴赏
整张纸币的亮点,无疑是正面雕刻版的卡尔.高斯像。在这幅雕版人像中,德国雕刻师技艺之高得到了完美的诠释。雕刻师以或粗或细的线条,恰到好处地把帽子和衣服的布料质感、脸部肌肉的褶皱、人物的神态表现出来;线条的疏密运用得当,人物形象的明暗对比、光影变化自然生动,栩栩如生;脸部打点密集,除了可以考量雕刻师的功底,同时也将人物脸部的细微变化完整呈现。
http://s2/mw690/0024oajVgy6H3dLP3Bn11&690
眼睛则是整幅作品的神来之笔,眼珠部分生动自然地表现人物的眼神外,雕刻线条的精细程度让人不禁赞叹。
http://s5/mw690/0024oajVgy6H3dWkhjSb4&690
背面主图是高斯设计改进的六分仪,同样是手工雕版。雕刻线条非常流畅,一气呵成,没有错乱、断节的现象;或留白或粗细相间的线条,清晰自然地表现出六分仪上各个旋钮的金属质感。
http://s8/mw690/0024oajVgy6H3e8Sb2v17&690
底纹同样是整张纸钞一个非常精彩的部分。如果说高斯像可以领略德国那高超的手工雕刻技艺,底纹则显示了德国顶尖的印钞水平。
http://s9/mw690/0024oajVgy6H3elzqnmc8&690
上图的底纹几乎覆盖了整个副图区。从图上可以看到,底纹以开窗安全线为分界线,左右分别以蓝色,黄绿色为主色调。底纹分为两个部分:菱形花纹和小六边形内的斜波浪纹。每个组成部分均由两种颜色相间组合规律分布。例如左边底纹,菱形花纹为蓝色、草绿色相间,斜波浪纹则为蓝色、紫色相间。这使得组成两部分的底纹的小单元,几乎每一个都由两种颜色“接线”而成,颜色相接的地方没有错乱,断节或者颜色自然过渡等现象。本来色带的分布只要笼统的分为几个很宽的条带就已经足够防伪需要了,德国人非要把它再提高一个档次,使得每一个底纹单元都完美呈现了接线技术。在惊叹德国人的细节处理能力的同时,不得不再次折服于难望其项背的印钞工艺。
从德国人在底纹这一常常被世人忽略的细节上的严谨细致,可以看到,强钞之所以强悍,完全是在细节上体现出来的。
背面底纹同样一丝不苟。德国人没有因为背面的次要地位而忽略了它的存在。背面底纹相比正面,有了更丰富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背面摈弃了正面底纹单一的形式,将整个底纹区分为三个继而不同的部分:左上的同心圆弧线,左下的水平波浪线和右部的数学符号。
http://s10/mw690/0024oajVgy6H3ewPZoJd9&690
首先是同心圆弧线。从上图可以看到,这一部分的颜色变化比较简单,由蓝色和灰绿色相间的环形组成。组成环形的一根根弧线才是最精彩的部分:每根弧线细如发丝,间距也非常小,而且没有错乱的现象,几乎可以与荷兰向日葵50盾副图区的那个同心圆相媲美。
水平波浪纹同样跟正面底纹一样,几乎每一个小单元都有“接线”。
http://s8/mw690/0024oajVgy6H3eG3mare7&690
最后是数学符号。整个底纹由几种数学符号规律排列而成,颜色呈紫色、蓝色和草绿色的螺旋色带分布。德国人高超的接线技术再次得到展示。
http://s3/mw690/0024oajVgy6H3eTmr9of2&690
整张纸钞的凹版部分,油墨饱满,光泽度较高,墨层较为厚实,使人一看之下,“深凹版”的印象立刻浮现。此外,还结合了接线技术,多处采用了多色凹版工艺,接线部分颜色过渡自然,耐人寻味。
http://s16/mw690/7113ea3bgd172b938b96f&690
凹版——联邦德国银行徽
http://s5/mw690/7113ea3bgd172b8d3e684&690
多色凹版——正面右部德文面额
http://s5/mw690/7113ea3bgd172ba4c5764&690
多色凹版——背面主图六分仪
最后说说防伪。除了采用手工凹版、接线底纹、安全线等防伪技术,还采用了缩微文字、阴阳互补、折光潜影、荧光油墨,以及传统的水印。
http://s3/mw690/7113ea3bgd172b9c81542&690
凹印缩微文字
http://s4/mw690/7113ea3bgd172c1ce2343&690
阴阳互补图案——DEUTSCHE(德意志)的首字母D
http://s14/mw690/7113ea3bgd172c1f3a48d&690
折光潜影——DM,即DEUTSCHE
MARK的首字母
http://s11/mw690/7113ea3bgd172c2259f5a&690
折光潜影——DM,即DEUTSCHE
MARK的首字母
http://s15/mw690/7113ea3bgd172c19e7dfe&690
水印——卡尔.高斯肖像
这张纸钞的水印以高斯像为图,线条较为硬朗,明暗过渡不太自然,立体感稍差。这是这张高质量的纸钞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地方。
后记
为了写好这第一篇关于德国马克的鉴赏文章,我再次对这枚1993年的10马克细细品味,发现它带给我的震撼远超之前的印象。在这张低面额的纸钞上,德国人没有应付了事,而是保持了那种一丝不苟的性格,从纸钞的印刷、手工雕版、底纹的处理等方面可以看出这一点。
从与钞友的交流中,单单从手工雕版来说,个人认为末版马克最好的莫过于这枚10马克,还有克拉拉100马克、埃尔利希200马克、格林兄弟1000马克。除了10马克,其他几张价格高昂,不是我等短时间内可以承受的。
如果要我推荐一张百元人民币左右的精品钞,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本文的主角:德国高斯像10马克!
坚持原创,拒绝盗版!copyright Kwangsi
2011.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最初于2011年5月3日发表在我的百度空间、校内网空间,后来也在我的网易博客、QQ空间等处发表。高斯的生平资料参考自百度百科、维基百科。除注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图片均为本人创作。
本文禁止任何人以复制、手动输入或其他任何方式对本文的文字及原创图片进行全部或部分转载、发表至其他任何网络、杂志报刊等其他任何媒体。引用请注明出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