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纸币收藏与研究】纸币防伪技术第三章:线纹

(2012-09-22 16:37:01)
分类: 纸币收藏与研究
    世界上所有的纸币的图案和底纹,都是由各种凹印(胶印、凸印)的、形态各异的线条构成,线条比例至少能占到整张纸币在总面积的90%以上;即便某些纸币的局部图案是由色块构成,色块与色块之间往往也用线条(空心线)隔开,或者在色块上套印一些由线条构成的图案、花纹。既然线条在纸币上占据的比重如此之大,那么利用这些线条作为防伪技术的载体是再合理不过的了。
    实际上,线纹防伪出现的时间已经很早了。例如林肯总统执政的时代,所发行的绿背票已经使用上了精细复杂的团花纹、卷花纹,而且工艺已臻成熟。但这个时候的线纹防伪,除了在图案的复杂程度上做文章以外,在技术上基本没有什么新的突破,没有明显体现线纹的防伪作用,更多的只是为钞票的美观服务的。直到19世纪末奥洛夫工艺的发明和应用,线纹防伪才有了技术上的飞跃,线纹防伪的理念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和研究应用。可以说,奥洛夫工艺的问世,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早期线纹防伪实例:林肯绿币,1元、2元背面的卷花纹和团花纹(来源纸钞网图片库)
    所谓线纹防伪,就是利用构成钞票图案的各种形态的线纹,结合印刷工艺和线条本身的结构特点、光学性质实现防伪的一种防伪技术。团花、卷花是线纹防伪最原始、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如我国第一套人民币正面、背面各式各样的“花符”,和第四套人民币的辅币券的背面左右两边的卷花纹等。
团花: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19795正面左上角团花
卷花纹:中国19805背面右边卷花纹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线纹防伪已经出现了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团花、卷花工艺,历史上以及目前被各国采用的线纹防伪还有下面的几种:
    . 凸版多色接线:也称“奥洛夫工艺”,俄国印钞专家伊万.奥洛夫于1897年发明。其技术原理就是利用高精度的印刷设备实现凸印线条的多色对接,用印刷设备和印刷品的印刷精度实现防伪和绚丽的装饰效果。奥洛夫工艺的使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达到了顶峰。在这个时期的沙俄和后来的苏联、东欧的一些国家的纸币几乎都能见到这种绚丽的防伪技术。
凸版多色接线技术(奥洛夫工艺):沙俄1912500卢布正面左下角装饰花团
    . 平凸版多色接线:平凸版多色接线由中国印钞专家们在俄国的奥洛夫工艺的基础上,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发明,是中国印钞史上值得骄傲自豪的事情。平凸版多色接线技术在原理上和凸版多色接线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平凸版多色接线采用了平凸版这种印刷方法。所谓平凸版,也叫干胶印,就是先用凸版将油墨转移到一块平版上,再从平版转印到承印物上的一种间接印刷方法。采用这种接线技术,要求凸版到平版和平版到承印物这两个过程都要极高的精确度,才能在印刷成品上实现丝毫无差的多色接线效果,因此它的防伪等级比直接用凸版印刷的奥洛夫工艺要高一个层次,防伪能力也更强。20世纪中期,这项防伪技术号称领先世界20年的纸钞防伪技术,恐怕一点都不为过。
    中国第三套人民币开始采用这项防伪技术。50年代至70年代由中国代印的一些外国纸币也有采用。
平凸版多色接线技术:中国19601 正面左上角底纹
平凸版多色接线技术:北越南195810盾(中国代印)正面左下角底纹
    . 胶版多色接线:胶版多色接线技术的防伪原理与其他的多色接线技术一样,也是利用印刷精度来达到防伪效果,区别仅仅是采用的印刷方法为胶版印刷。是目前较为常见、应用最为广泛的多色接线技术。俄罗斯19921000卢布,中国1999年发行的建国50周年纪念钞,中国200520元等均有采用。
胶版多色接线技术:俄罗斯19921000卢布,背面左上角底纹
胶版多色接线技术:中国199950元建国50周年纪念钞    正面副图区底纹
胶版多色接线技术:中国200520元,正面右下角底纹
       多色接线一般多为三色接线,简单一点的有两色接线,更复杂的有四色接线。接线的颜色越多,要求的印刷工艺越复杂,印刷精度越高,因此防伪能力也更强。
    四. 底纹对接:所谓底纹对接,就是同一面的左右(上下)两边的底纹的每一根线条都能完美对接成连续流畅的底纹,没有断线和移位等现象。这项技术需要在纸币设计环节对底纹进行精心设计,在制版、印刷过程中保证印刷品与设计图相一致,在裁切环节精确控制纸币尺寸,因此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也就具有一定的防伪能力。
    这项技术有很多国家的纸币上都有采用,但由于底纹防伪天生的次要地位,在钞票辨伪的实际操作中,并不为公众所重视。
底纹对接技术:中国2005100元,背面左右两边的底纹能够实现完美对接
   . 彩虹印刷:彩虹印刷其实和多色接线一样,都具有一根线条由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组成的特点。不同的是:多色接线技术不同颜色之间有严格的分界,彩虹印刷不同颜色之间由混合色自然过渡,没有严格的分界。按照这个特点,一版多色凹印其实也可以归入彩虹印刷的范畴。但通常所说的彩虹印刷专指胶版彩虹印刷。
    彩虹印刷的自然过渡的混合色,是普通的多色叠印难以实现的,相当于给仿印设置了障碍,达到防伪的目的。
    彩虹印刷也是一种出现较早的线纹防伪技术,20世纪初的很多纸币已有采用。目前彩虹印刷几乎是各国必备的一种防伪技术,使用非常广泛。
彩虹印刷:埃及197820镑,背面水印区底纹
彩虹印刷:中国200520元,正面下方底纹
彩虹印刷:中国1940年大东版中国农民银行10元,背面右边底纹
    . 浮雕线纹:所谓浮雕线纹,就是通过改变线条的结构使之组成具有浮雕效果的图案的一种线纹防伪技术。浮雕线纹既美观又兼具防伪效果,最早见于沙俄1912年版的纸币。现在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线纹防伪技术,很多国家都有采用。
    常见的浮雕线纹多为胶版印刷,也有凹版印刷的。
浮雕线条:沙俄1912500卢布,正面左下角底纹,采用胶版印刷构成面值500卢布(俄文)字样
浮雕线条:日本E系列1000正面折光潜影图案,采用凹版印刷的浮雕线纹构成装饰图案
    . 2D虹彩奥洛夫工艺:该项技术由俄罗斯联邦印钞造币局Goznak发明,该技术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彩虹印刷。与普通的彩虹印刷不同的是,2D奥洛夫工艺能够实现任何方向上的彩虹效果,而普通的彩虹印刷只能实现单一方向的彩虹效果。从印刷的难度上来说,2D奥洛夫工艺比普通的彩虹印刷更难以实现,同时对印刷设备和印钞工艺都要比普通彩虹印刷有很大的差异和更高的要求,因此比单一的多色接线或彩虹印刷的防伪能力更强。
    目前这项防伪技术仅见于最新版的俄罗斯卢布和某些Goznak代印的纸币。
2D虹彩奥洛夫工艺:俄罗斯20101000卢布,背面右边装饰底纹
     防复印底纹:防复印底纹能使复印机在复印时产生较为明显的光干涉现象,使复印出来的图案失真变形,从而与纸币上底纹的真实效果区分开来,达到防伪的目的。理论上来说,任何间距足够小的排列比较规则的线纹都具有防复印的能力(例如下文提到的构成瑞士法郎正面人像的瓦楞线)。
       比较典型的防复印底纹有荷兰198250盾正面副图区的防复印同心圆,美国大头版美元的波浪形防复印底纹,和以德纳罗为代表的平行线防复印底纹。
防复印同心圆:荷兰198250正面副图区
波浪形防复印底纹:美国199910正面主图人像的背景
平行线防复印底纹:苏里南20002000盾(德纳罗代印)背面右上角底纹
    我国第五套人民币各面额背面的水印区,都印有一些由密集的平行线或同心圆,这就是人民币采用防复印底纹这种防伪技术的实例。
    . 线宽:所谓线宽,就是同一根线条由粗细不一的线段组成的一种防伪技术,主要通过设置制版的难度来实现防伪。线宽出现的时间不算太长,但目前的应用也比较广泛了。
线宽:中国199950元,正面副图区底纹
    使用线宽技术作为纸币防伪的重点之一的,最广为人知的要数1976-1993年版瑞士法郎。这个时期的瑞士法郎,正面人像采用粗细不一的瓦楞线,利用宽窄不一的凹印线条所反映出来的浓淡不同的效果,表现出明暗层次分明的效果。瑞士人的这种做法,除了具有线宽技术的防伪效果,还具有规则排列的线条天生的防复印能力,同时还结合了凹版印刷技术,使得该版瑞士法郎的正面人像具有至少三重的防伪能力。
线宽:瑞士199110法郎,正面凹版印刷的人像主图
    上图的瑞士1991年10法郎,除了凹印人像采用线宽技术,胶印的底纹(竖线条)也采用了线宽技术,瑞士法郎超强的防伪能力,从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 MVC效果:这是俄罗斯联邦印钞造币局Goznak发明的一种线纹防伪技术,在正视时只能看到某种颜色的油墨,当钞面与观察者形成特定的角度时,则可以观察到隐藏其中的不同颜色的油墨。该防伪技术的检视方法和凹版折光潜影、无墨印刷的隐形图案一样,只是原理却大相径庭。从其形制来看,应为多色接线技术的胶印线条经过精心设计的压凸处理而制成的。显色部分采用了多色接线技术胶印,压凸处理则是为了使这些多色接线的线条的某种颜色在正视状态下的反射光不进入观察者的眼睛,达到隐藏的目的,使得整个图案基本上只显示未被隐藏的颜色;在检视状态下,被压凸处理隐藏起来的颜色,借助压凸线条的角度将反射光清晰的传入观察者眼中。因此,在观察者看来,原本正视状态下只有某种颜色的图案出现了另一种迥然不同的颜色。
    该技术具备多色接线技术的防伪能力,还能借助精心设计的多色接线的色彩分布以及压凸处理的精密程度来实现防伪;制作工艺精密复杂,防伪特征非常明显,非常适合大众识别,是Goznak近年来的主打防伪技术,在俄罗斯最新版卢布、黎巴嫩最新版的里弗,以及新版印尼卢比等都有应用。
MVC正视效果:俄罗斯20101000卢布(正面左边副图区)
MVC检视效果
    十一. 开锁:开锁是线纹防伪中一种比较高级的防伪技术,一般只作为二线防伪,供反伪钞的专业人员辨识钞票的真伪。开锁的防伪原理是:一组由规则排列的线纹形成的图案隐藏在底纹中,当使用特殊的光学工具观察印刷品时,这些线纹产生光干涉现象,形成与其他底纹区别明显的开锁图案。开锁线纹一般使用专业的版纹设计软件(例如方正超线、蒙泰版纹等)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由设计人员给线纹设置一组参数,同时要求印刷设备有足够的印刷精度来保证印刷成品和设计稿的一致性。开锁防伪的特点就像一把钥匙只能打开对应的一把锁一样,印刷成品只有使用符合设计参数的光栅来观察,才能看到开锁图案。用参数不一致,哪怕差之毫厘的光栅来观察,也不能看到开锁图案。
    应用开锁技术的纸币,由于伪造者几乎没有办法得到相应的线纹参数,同时他们的印刷设备的精度不一定能够实现印刷成品和设计参数的准确对应,因此很难仿制与真币一模一样的开锁图案,也就起到了防伪的作用。
    由于观察开锁的工具的特殊性,作者对目前采用开锁技术的纸币仍知之甚少。但可以肯定的告诉读者们:中国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正面有三处开锁防伪底纹。
开锁防伪:中国2005100正面毛泽东头像右侧就有一个开锁图案,读者们能看出来在哪里吗?
    实际上,除了卷花、团花以及上述11种典型的线纹防伪技术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利用线纹作为载体的防伪技术,例如荧光底纹,凹印花团(也就是常说的机雕凹印花纹,其中的黑白线技术在我的《纸币防伪技术第一章:凹版印刷》有介绍)等,是以其他防伪效果为主,因此并未归类到线纹防伪的狭义范畴。假如把这些防伪技术归入线纹防伪中,那么线纹防伪家族的成员将大幅增加。实际上,就算是最普通的线纹,只要线纹密集、形态变化多样,同样能够增加制版、印刷难度而起到一定的防伪作用。

    本文文字部分和图片(标明文字资料和图片来源的除外)均为作者原创。2012年3月11日首发于www.ybnotes.com/bbs。禁止任何人未经作者允许,以任何方式对本文进行全部或部分转载、复制,发表于其他媒体、刊物或私下交流等行为。
    记事:
    本文首次刊登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主管、山东省钱币协会和淄博市钱币协会主办的《齐鲁钱币》(2012年第2期)杂志上(P64-P68)。本文经过修改,与发表时已有所不同。
坚持原创,拒绝盗版!copyright Kwangsi 2012.All rights reserve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