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店市,福建泉州所辖晋江老城区青阳镇的一处传统街区。
唐朝开元年间,蔡姓五兄弟在青阳山下的官道上开设了五间饮食店,声名远播,被誉为“青阳蔡,五店市”。时至今日,此街区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中西合璧的洋楼等明清、民国至现代的特色建筑仍保存完好。
五店市的街道和民居建筑。建筑风格在别处没见过。
不少建筑都做了餐饮、售卖、办公、博览等商业用途。
保留的传统建筑的一段墙:砖石基础上夯土墙,外砌红砖间花岗石。
这段墙更古老,只在墙角上留下残砖。一株红花羊蹄甲繁花满树。
墙体红砖大小各异,夹不规则形花岗石,称“出砖入石”墙体,并有“金包银”、“百子千孙”等寓意。弧形下凹的墙称马鞍墙,弧形屋脊两端翘起燕尾脊寓“燕归来”之意。
马鞍墙、燕尾脊。
建筑物之间留出防火间距?
老晋江美食街,
保留建筑,原为修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苏池水宅。
庄铭荣店铺,五店市仅存的旧式店铺,穿斗式木构架,硬山式顶,出砖入石墙体,转角砖柱。
庄材鬓宅。
庄材鬓宅侧面。

庄材鬓宅内院。
虎帅爷宫,一种民间信仰,是祈福去灾之所。
布政衙,明代官邸,浙江布政司左参政、进士蔡立敬故宅。
南圃小宗,始建于明代的蔡氏小宗祠之一,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蔡氏家庙,座南朝北,为五开间二进硬山顶砖石木结构建筑,穿斗式与抬梁式构架,具闽南建筑特色的燕尾脊、马鞍墙、三川脊(将屋顶正脊中间一段抬高,在抬高的两侧增加垂脊。正脊分成三段,中间高,两侧低,并出现四个燕尾)。
蔡氏家庙内院。
蔡氏家庙正堂。看那些牌匾,这个延续数十代的蔡家达官贵人数不胜数。
都督,明代正一品军事长官。
科举考试也成绩斐然,进士成堆。科举考试中殿试为最高一级,录取者称为进士。
清朝时,太子太保为从一品官衔,但并非一定就是太子的老师,一般有衔无职,皇帝将其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和近臣。
庄氏家庙,也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庄家人材辈出。
明代状元匾:(明)万历乙未科殿试一甲第一名庄际昌。
状元,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级,由贡士经复试合格者参加,录取者称为进士。
(明)万历癸未科进士庄履朋。
明代会元匾:(明)万历乙未科会试一甲第一名庄际昌。
会元,科举考试中会试第一名。会试是科举制度中在京城举行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举人,录取人数从数十名到三、四百名不等,录取者称为贡士。
清乾隆年的这个状元庄有恭祖籍在此,其家族迁居广东后科考高中。曾任刑部尚书、两江总督等职。
庄氏家庙内院。那个石像是庄子。
庄氏宗亲会。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两根镂空石雕龙柱。
新建的状元坊。
一个小小的街区,曾经也是藏龙卧虎。
苏良攀宅,由附近苏厝村搬迁来复建。中西合璧的屋顶下有“眉山衍派”匾额,表明主人来自福建南安市的眉山乡。
这种二层的房屋一般修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均为华侨住宅。那个年代对华侨有特殊政策,其他人怎么能允许修建如此豪华私宅?皆因国家外汇稀缺,对“侨汇”极为珍视,对“侨眷”也优待有加。外汇进入中国按官方汇率换成国币,另给“侨汇券”,可在特殊商店买到旁人买不到的商品。
蔡德练番仔楼是旅缅甸华侨蔡氏兄弟的旧居,建于1956年,2012年迁至五店市。一百多根石柱木柱,几十万块砖,按原样原位砌筑,一丝不差。
现在这里是民俗客栈,室内装修既古朴典雅又有当地特色。
五店市鸟瞰。(网络图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