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一大堆洁白棉花团,却是坚硬的石灰岩!
这里就是“棉花堡”(Pamukkale
帕姆卡莱),土耳其著名的自然奇观之一!
(来土耳其之前,如果问我关于土耳其首先会想到什么,那就是博斯普鲁斯海峡、伊斯坦布尔城和“棉花堡”。)
两百多米高的山岩中流出的温泉水和水中的碳酸钙沉积形成了这一特殊地貌。
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城邦国家帕加马的阿塔利德斯王朝在此建立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城,作为王室和贵族的温泉疗养胜地。后来这里成为罗马帝国属地,仍是皇家浴场。
白色钙华岩壁的后面便是希拉波利斯古城遗迹。希拉波利斯出自希腊语,就是圣城的意思。当年此地不仅神圣而且富丽繁华。
没想到棉花堡后面还有一座古城!
梯田般的温泉池,引来一代代权贵富豪。而今是寻常百姓络绎不绝了。
为保护这不可多得的自然风景,游客只准光脚进入。凸起的钙华硌脚,刺痛得人难以忍受。
奇妙阳光一束。
一大乐事泡温泉,有益身心健康。
让人想起中国四川的黄龙风景区,一白一黄。
凝固的水波。很可惜这里天然水越来越少,需要分区分时人工供水。
如果有水,这里该多有灵气。
林海雪原。
从山下的公路上看棉花堡。仿佛雪山,山顶却是郁郁葱葱。
公元二世纪至三世纪末期,希拉波利斯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城内建筑规模宏大,有宽阔的街道、剧院、公共浴场,还有用渠道供应温泉水的住宅。公元七世纪之后,波斯人、突厥人先后入侵,十字军在此作战,城市逐渐衰落。十七世纪,希拉波利斯被一场大地震摧毁,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
上图是希拉波利斯复原图:左下至右上的大道贯穿全城,右下就是“棉花堡”。
作为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希拉波利斯与帕姆卡莱(棉花堡)”早在于1988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是希拉波利斯的南城门,名罗马门。复原图右上角处。
大地震后支离破碎东倒西歪的石柱,下面就是当年的大道,下陷一米多。这一片的发掘工作好像才开始不久,地面下不知还有多少待发现的文物古迹。
这几根柱子已经立起来了。后面是古城墙。
泥土把这一排石拱门填埋了大半。当年这里应是高大建筑啊。按复原图的标注是体育馆、健身房之类。
温泉水引水渠,遍布整个城市。
远处是露天剧场。
环形露天剧场,规模宏大可容纳上万观众。远处可见白色“棉花”。
舞台下方半圆形场地是竞技场或斗兽场吧。
舞台上方的浮雕装饰真是精美绝伦。
这是缪斯女神的雕像吗?
剧场西面的阿波罗神庙遗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