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所保护的野生动物除了珍稀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扭角羚)之外,还有云豹、藏酋猴以及绿尾虹雉、蓝马鸡、红腹锦鸡等鸟类。我等当然不敢奢望一去就看到野生大熊猫,但一群猴子却早在山道上恭候。
藏酋猴,又称四川短尾猴、大青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估计野外尚存一万多只,仅在福建武夷山、广西猫儿山及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保有一定种群。
忧国忧民图。
亲昵。
相看两不厌。
顽皮。
小猴:我也很萌吧。
山中只闻鸟鸣却见不到它们的身影,只在山溪边看见一只灰鹡鸰。
羽毛颜色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
距唐家河十公里远的清溪镇有个阴平村,“农家乐”搞得红火,去唐家河的旅游者往往在此住宿。这里还能见到几种野生鸟。
白鹡鸰。白鹡鸰又称点水雀,一般喜欢在水边或地上活动,少见它栖息在树枝上。
悲秋。
喜鹊。以前没注意它翅膀上这漂亮的蓝色羽毛。
由于大量农药的使用造成环境恶化,喜鹊也越来越少见,城市里几乎绝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入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LC)。中国国家林业局将其列入2000年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早晨,一大群喜鹊在田野里觅食,估计有三、四十只,看来这里生态尚好。
大山雀。说它大也是相对袖珍的红头长尾山雀而言,其实它最多与麻雀一般大小。
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白斑。头部的黑色在颌下汇聚成一条黑线,这条黑线沿着胸腹的中线一直延伸到下腹部,在浅黄绿色胸腹的衬托下,似一条黑色的“拉链”。大山雀背部颜色是橄榄绿色,翅膀上有一条白色翅斑。大山雀在中国分布较广,种群数量丰富,是常见的森林益鸟之一。由于它们大量捕食各类森林害虫,东北一些省区已将它列为地区保护鸟类。
黄腹山雀。
也是山雀的一种,常与大山雀混在一处,但成双成对活动,比较恩爱。它与大山雀最明显的差异就是胸前没有“拉链”。
北红尾鸲是一种叫声婉转、以昆虫为食的鸟类,比画眉小一些,平原上似未见过。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一只棕背伯劳正在搔首弄姿,很不满意我的镜头对准它:烦不烦!等我梳妆打扮归一嘛。见我非善解人意——应是鸟意——之辈,它转头瞪了我几眼便拂袖而去,飞到更高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梢上“咯咯”大叫,抗议我的“狗仔队”行径。我方知理亏,歉然而退。

村子里的白扁豆花。
村子里的冬梨,还要两个月才采摘。
高高树梢上有一只啄木鸟,但背景太亮,照出来鸟影模糊,没办法。一种浑身金红色的漂亮小鸟在我镜头前晃了两回,倩影难留,十分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