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觉间,我发现宝宝具备一点延迟满足的能力了。从刚开始的无意之举到现在的有意培养,我慢慢关注到延迟满足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无意之举是每个妈妈都会经历到的,比如我一个人带宝宝在家的时候,宝宝在睡觉我正在洗碗什么的,人家忽然醒了,看不到我在身边,立即开始用哭声找人,我这边呢,总得洗个手什么的,于是就大声的说,“宝宝,妈妈在洗手哦,马上来了!等一下哦!”于是,哭声止住了,宝宝在等我过去。当然,这个过程不能长,小人儿的耐心是有限滴。一边用温柔的声音告诉他妈妈来了,一边快速处理完手上的事情,赶紧回到他的身边继续做贴身女仆。
这样的事情多了之后,妈妈我开始“使坏”了,一方面是我发现宝宝有了一点延迟满足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基于宝宝渐渐的大了,可以讲道理了,我开始着意培养宝宝的延迟满足能力。比如他正在搭积木,我可以到别的房间发个邮件,或者剪个照片,等他不耐烦的时候大声叫我,我就说,“来啦,马上就来!但是妈妈要先工作一下哦,等我看完这篇文章就好!”他又可以自己玩好几分钟
并且始终让我知道我的进展,常常忽悠他说,“还有一点就看完了!”或者“还有三张照片就剪好了!”当然,不能过分啊,不然人家也是要发飙的,好在我还是有尺度的,还没惹过小朋友发飙。
我,作为一个正宗急性子的人深知急性子的坏处,遇事急躁,匆匆忙忙,有了宝宝后正在努力改变自己的这个“急”;爸爸呢,是正宗慢性子,我在强烈不满的同时(总得等他,烦呀!)却承认慢性子的好处,不急不躁,悠然自得,延年益寿啊!于是,我很想让宝宝也成为一个慢性子的人,不用像唐僧,但最好和他爸一样温和悠闲。虽然性格有天生的因素,但延迟满足应该可以帮助培养宝宝这样的性格吧!
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那就是:百依百顺。”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是没有益处的,触目惊心吧,所以啊,不能宝宝一喊我们就过去啊,不能他想要干嘛就干嘛啊,为了未来他能有自控力我们得想方设法啊!
怎么样实现对宝宝延迟能力的培养呢?除了不能一喊就到之外,转移注意力也是不错的方式。比如有一天他看到别人骑双人自行车了,他也要骑,可是时间不允许,于是我们就拿别的吸引一下注意力,小孩子嘛,能搞得过我们大人吗?转身就忘了。当然,这种转移的办法我估计不会总奏效。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可能他就不吃这一套了。那时,我们就得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监督了。还有,在宝宝每一次暂时压抑了自己的欲望,实现了延迟满足之后,还得大大的夸奖一番,给点精神上的奖励
不管选用什么样的技巧,最关键的一条原则就是做到不再“有求必应”。只有这样“狠下心来”,宝宝的延迟满足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培养和锻炼,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发展的宝宝。
我在畅想宝宝有了这个好品质后的表现,诸如:不会边写作业边玩啊,不会拿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撒泼啊,不会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对我发飙啊……

到时候我就轻松啦!
不过,我也得培养自己的延迟满足能力,不能光对孩子提要求,我们也得不停地自我修炼啊:决定现在出去不带信用卡了,兜里只带一些零钱;在家写东西的时候切断网络,不再东逛西逛;下次想不顾体重地吃东西的时候起身做运动,还要放一张自己以前苗条的照片摆在桌前!
是的,爱孩子要有方法,要培养让孩子幸福的品质。让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克制、学会期待、学会感激、学会珍惜、学会奋斗,体验成功的快乐和人生的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