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些文字,
比图片还美
http://blog.oldkids.cn/uploads/diary/200904/06222927371.jpg
【原创】在水一方
http://blog.oldkids.cn/uploads/diary/200904/07171829130.jpg
前阵子咬牙狠心买了一本书(因书籍价格高昂,曾决心不再轻易买书)。
这是很普通的一本书,与摆在书架上众多的其它书没什么两样。
没有华丽的装帧和印刷,纸张一般、印制朴素。
里面每篇文章都不长,最多不过3页,没有长篇大论,一页,再翻一页,就完了。
作者叫熊召政,写过《张居正》,但我对他一无所知。
这是一本游记。记录作者游历国内一些景点的经历和感想。此类书市面上多如牛毛。
然而他的与众不同。他并不重点记叙过程,而是偏重抒发感想,最引人注目的大量的描摩和抒情性语句,用词之华美、精致、高雅、考究,令人叹为观止。给人一种超脱、空灵、清幽、纯净的感觉;还善用排比、对偶、类比等多种修辞方法和恰到好处的引经据典,使人一读即欲罢不能!
我真是纳闷,他怎么有那么多的词汇和那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太叫人佩服了!
整本书没有一个插图,全是文字,然而却让你感觉处处都是图、处处都是景,他用文字达到了“藏景于文”的高深程度。而且他的这种隐形的“景”,往往比真的更美、更神奇,因为它们是存在于读者头脑里或心里的,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啊!而激发这种想象的,就是他的文字!
看完这本书,就觉得书里全是景,长江黄河在书里流着,三山五岳在书里耸立着,园林风景在书里优美着,古刹寺庙在书里晨钟暮鼓着……
这就是“身临其境”的体验吧?
这就是深厚的写作功底吧?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
光说不练是嘴把式,且让我引述几段来:
1、《水墨江南》:水墨江南,是我最为心仪的画轴。峰峦中的涧水、烟树里的人家、晨炊上的鸟啼、落日下的橹声,匍伏在蛰气上的春梦无痕,浮漾于绵雨中的秋叶满山,或宁静、或喧闹、或尺幅玲珑、或无远弗届。我心中的江南,永远是一幅常读常新的水墨。
2、《烟花三月下扬州》:……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荇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下来,曲折的小巷子浮漾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有一些景点我也去过,也写过游记,但翻过来再看看人家的,就觉得自己的是那么晦鄙粗陋;也不仅是这些,所有我的游记,80%都是流水帐,只一味记述,缺乏感情,缺乏美感,不深刻,没高度,泛泛平平,就象为照片做的文字说明。
所以要多向人家学习呢,学习他的写作手法、独特的视角,更重要的文字和词汇的运用,力求把文章写得唯美至真!
在各种的咨讯表现形式中,我还是最喜欢文字。
有人说文字太古板、太枯燥、太平实、太繁冗。没有图片的色彩斑斓,没有视频的生动直观。
但是一直以为在那横平竖直的字里行间,总能找到图片和视频体现不出的东西!
多少的帝王宫殿早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刻在每个人心里。世上绵延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
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看了这本书,我更加相信,世界上就是有比图片还美的文字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