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锋兄《论文产业化是一出华丽的民族杯具》一文
(2010-12-17 20:10:31)
读长锋兄《论文产业化是一出华丽的民族杯具》一文,感慨很多。大学时,受惠雁冰老师影响,有一段时间看了点孙犁的书,写了一篇论文当作业交给惠老师,还颇受好评,后来还入选系里优秀论文集。毕业时冒冒失失的选了魏久尧老师的美学论文,做了一篇《意境论》,记得在答辩时魏老师几个问题问的我茫然失措,全是碍于情面才勉强过关。后来我看过几次我那篇论孙犁的文章,许是立论小,废话还不多,幼稚了点,但还看得过眼。那篇《意境论》却再不敢看一眼,虽然把它留在了电脑里,总是用鼠标把它匆匆滑过。教了几年学,只写过一篇论文,还是校长他儿上函授的作业,拒之不可,胡写了几句。再后来越来越胆怯,觉得水平如自己,什么论文都无法下手。奇怪现在国家为什么要要求中学老师评职称要写论文,假如制定政策的人稍有理智和良知,就会明白这种做法只能助长弄虚作假的风气,让为人师表的老师失掉育人的底气,决不可能因此而培养学者型的中学老师,特别是今天这样学校产业化政治化这么严重的时期。当然,中学里有相当厉害的人,但以我观察,大部分人只是职业教书匠,而且,和当代中国所有职业一样不那么“职业”。以写论文这件事来说,大部分人是为了评职称或学校考评,能写出来的还自己写,写不出来或没时间写的,就网上下载。规定又必须是省级刊物等,于是很多能挂上级的刊物纷纷出副刊,收费登文,明码标价,三百五百不等。你出钱买个涨工资资格,我给你发论文赚钱,大家受益,也大概符合经济规律,只是这样一来一去耗费时力而大家心照不宣,弄虚作假程式化后就很难引起人们的反省,大家都如此,反省有什么用?中国的事,大底如此,表面大家忙忙碌碌一片繁荣景象,据政治家们说,现在是盛世,强国。也是,有那个国家能有中国如此庞大的论文生产能力,有那个国家会让没有道德底线的一大批人从根本上毁坏教育,有那个国家会处心积虑的摧毁国家未来希望的青少年们的诚实自尊活力——
我评中教一级时,一篇论文也没有,奖状也少,管评职称的刘主任叫我赶快弄一论文。我没处弄,也不想弄。顺便一说,我没什么才华只有些偏执情绪。教学以来,我从未写过政治笔记,好在学校这方面挺好,只是扣考评分,我就让他扣,只要不扣钱自己也不要当什么先进。然而评职称却涉及钱的问题,那几天我填表,造奖状,不停地说服自己,奖状学校给盖章,就说明不是假的,不必太在意。只是那无尽的表格填得我心烦,一项一项陈列事迹成绩,我又什么也没有,说假话又不愿意,填着填着,不禁悲从中来,又一急躁,哭了一鼻子,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亦觉得人生无味,讲起来又有人怀疑我有心理疾病,我那时却是在家中放声痛哭,直至坐在地上,捶胸饮泣。第二天我告诉刘主任,我弃权,不评了。刘主任十分惊讶,告诉我在《延安日报》150元买一篇,几天就出来了,还赶得上。我说我还是弃权吧!刘主任做不了主,请示张宏新校长,张校长说,名额都上报了,就让他评吧,评一级论文好像也不是硬性要求。我就那样评了,幸运的是我校另一领导当评委,听说他向其他评委解释说,此人论文没有,多年带高三,是把关老师,水平不错,就让过了吧。我竟然就这样评了一级,恐怕是那年延安唯一无论文而上职称的一人。由此我很感谢我的领导,尤其是刘主任,三番五次的催我,坚决不让我弃权。直到现在,刘主任仍是我最尊敬的人,热情,没领导架子,正直。但就是这样的人,也不得不坐在办公室一次一次造假,且善意的鼓励别人造假,怪谁呢?我也因此而更加坚定了我对人性的乐观,在这样向恶的体制里,仍然有那么多可爱的人。我曾经把我评职称的经历告诉我的学生,但我给自己留了条后路,我说我不能保证评高级时我仍然不花钱买论文,因为高级一定要两篇省级刊物论文,并且,高级的工资要高得多。以前贾谊是有才而狷介,我是无才无学而狷介,没什么价值,但只是个人的情绪,情绪一时一变,虽然现在还没论文出来,但一个压力袭来,我恐怕只能接受我们伟大的教育体制的育人功能了。
并向长锋兄致敬,他是个人才,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