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篮球:跳起传球到底合理不合理?

(2011-04-05 22:07:36)
标签:

杂谈

 

各位同学,你打过高中联赛吗?你看过传奇教练鲍勃·奈特的大学比赛吗?作为篮球迷,你一定知道比赛中跳起传球实乃大忌,肯定少不了挨一顿教练的咆哮怒骂吧。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一旦你飞起来,抓住那转瞬即逝的空当,自感良好地想要传出一记妙球,眼神交汇另一端的队友忽然不见了踪影,你会不会菊花一紧,然后茫然地自由落体?此时也许你的最恨就是为什么不让我多飞一会儿先...被吹个走步算是走运了,如果直接助攻对手快攻轻松两分,那你就乖乖等着去捂冷板凳吧。

但是如果你瞅一眼NBA,突然会发现这些职业球员却对这正乐此不疲。

而且那些顶级的球员,一如科比,勒布朗,典韦,纳什和朗多,正在把这种违背篮球常识的习惯主流化。他们并非被比如绝境但每次都能侥幸得手,而是自如地把这种跳传演绎得别有洞天。

然而,即使这些世界上顶级的传球大师,也有悬在半空,尴尬不决的时刻,然后脑子里不禁冒出好吧,鲍勃,我总算知道你为什么老是唠叨不要跳起来传球了的想法。当有人还在一直强调高中球员不要尝试这种危险技术时,哥有些纠结了,于是找了一些真正的行家来咨询这个话题,看看能不能得到什么正解。

Anthony Macri
DavidThorpe专业训练中心的一名教练,他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胸有成竹的跳起传球和单纯的跳起来找机会是有区别的,毫无计划性地逼自己做出选择,只会让你陷入不利境地。前者是好选择,后者则是坏习惯。在初级篮球阶段,孩子们很难分清二者的区别,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告诉他们不要那么传。在NBA这个级别里,球员有更多余地来做选择,有时候甚至是必须先跳起来才行。

胸有成竹并不代表按部就班,当Thorpe或我提到计划性时,并不是说一定要有固定套路,而是说脑子里要有个目标,要能在失去第一机会时随机应变。

因为NBA的防守强度如此之大,创造良好地传球角度难上加难,跳起传球可以起到创造空间的奇效,有时甚至是快速导球寻找空位球员的唯一选择。


然而跳起传球是必须与跳起再寻找传球划清界限的。

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球员确实能在跳起来再决定下一步动作,而且似乎总能不犯错误。就像太阳之谷的Michael Schwartz告诉我的,纳什能够不犯错误,仅仅因为他是纳什。他对篮球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能对场上的每一步动作做到预判,他很多的鬼魅传球如果换成别人或许只会换回失误。

或者这只是那些超级运动天才们的一点点任性的炫耀而已,热火指数的Tom Haberstroh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联盟里两个最典型的跳传爱好者勒布朗和韦德一整年都在重复着这种把戏,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


你从来不会看到阿罗约这样的球员做出这种跳传,因为他们自小就已经祛除了这种恶习,他们缺乏掌控这种动作或能保证不犯错误的运动天赋。

而韦德与勒布朗则恰恰相反,他们总是能自如处理,如果非得禁止他们这么做,很有可能适得其反,换来的就是他们不能对篮筐保持高效的冲击力了。通常情况下跳传都发生在禁区寻求身体接触以后,如果他们不能直接投篮,就必须找到其他机会把球传出去,他们这种在限制区的大无畏自杀式献身表演让防守者们如同置身梦魇。

Haberstroh
并不是跳传的忠实拥蹙,他只是把这看做一种无伤大雅的必要之恶。说回来,如果你让韦德和勒布朗不再跳传,他们也同样失去了那些冲入人群赚取罚球的机会。所以我们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NBA巨星们如此才华横溢并且有超人的身体来让他们轻松应对,有时候,他们的许多举动甚至与篮球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又说回韦德,他似乎都有点强迫症倾向了,总是先把身体抛到空中再来计划下一步如何抉择,你让那些地板流情何以堪。


下面来看一个典型的NBA诡异打法:一名出色的前锋冲击到禁区,飞到半空...到半空...半空......此时他的脑海里飞速闪过以下几个程序:射篮?斜传?塞对面底角?回传中圈重新组织?或是直塞底线切入的队友?Macri教练说这样一个传球需要耗费巨大精力。勒布朗这样的家伙是个中翘楚,罗斯有足够的身体天赋来完成任务,但我觉得他还不具备那样的大师级风范。

NBA
战术板的Sebasitian Pruiti则对这个话题少了很多纠结。我对这种传球深恶痛绝,除非球员已经明显计划好了并能创造一个更佳的角度。但问题又来了,对于那些如此狡猾的球员,你怎么可能读懂他们到底怎么计划的呢?


比如说科比吧,他跳传的技术已经如臻化境,不止满足传球而已,而是能愚弄防守者于鼓掌间。紫金论坛的Darius Soriano对此大拍马屁:

我能如数家珍地列出一连串科比成功应用这种技术的表演,但他在挡拆中对其的使用是最令人称绝的。当他利用掩护拉出空间起跳后,防守者(尤其是那些换防出来的大个子们)通常会贴过来企图干扰他的投篮,然后科比就能从容的把球塞给插入或漏出的内线球员制造轻松得分。或者因为科比对这种套路已经玩腻了,他也经常会选择让球横跨半场传到弱侧空位的投手那里,通常情况下最初的挡拆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防守球员已经轮换到顺下的大个子那里去了。

对阵凯尔特人的那天晚上,科比就是用以上这个套路以一个冰球式的助攻给加索尔。科比带球到右侧底线,吸引了多名防守队员围上前来。当他起跳后,看上去似乎马上就要一个后仰跳投了,他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让他可以突然间把球回传给早已等候在罚球线附近的加索尔。西班牙人观察到了一个二打一的机会,作势冲入篮下,顺手把球递给底线切入的球员,一个轻松上篮。加索尔拿到了这个助攻,但这一切都起源于科比的那次伟大的跳起传球。


很明显,科比已经预判到绿衫军的防守轮换,所以他的这个传球几乎不会出现失误。凯尔特人论坛的Brendan Jackson也提到朗多也能不断地做出美妙的跳起传球,这都拜他那天生的球场视野所赐,他能时刻感知场上队友所在的位置。但似乎他并不需要过多做出这种传球,朗多与队友良好的化学反应配合着凯尔特人公式般的半场进攻体系,使得他鲜有需要被迫做出跳传的机会,所以说指责他靠冒险传球来刷高助攻的指责是有失偏颇的。

他们的集锦确实精彩绝伦,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这些球员也是联盟中最易失误的,朗多(1),詹姆斯(3),纳什(4),韦德(12)和科比(17)的失误数都很可观。跳起传球或许只是一种新的潮流:那些想为球队创造更多机会的球员也不可避免地会制造更多的失误。联盟中场均失误数排名前八的球员中七个人都是全明星,仅剩的一个是生猛的囧强同学。


但是即使是Jackson也陷入了那个人们反复提及的困扰之中,虽然他们承认跳传的高效和合理存在性,但它作为球场大忌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很难让大家一致地拥护。我宁愿他别那么做,但是我不会阻止他。

在那些回复给我的邮件中可以看出大家都赞同的一点是:这些巨星跳起传球是有意为之,绝非迫于无奈。某种意义上,具备了绝佳的运动能力,意识和足够的训练,这个篮球词典中的负面词条确实可以变成NBA精英组织者们的拿手好戏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