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国资委以重组整合为抓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2022-11-07 10:32:57)一是实施同类企业间的横向合并。整合主业相近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聚焦装备制造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2018年,完成山东重工与山东交工重组,提高了装备制造业综合集成水平。2019年,完成山东重工与中国重汽重组,促使企业在完善全产业链布局、打造黄金产业链条上更加全面和具有竞争力。山东重工重组山东交工、中国重汽后,重卡、重型发动机、重型变速箱的销量均跃居全球第一,重卡市场占有率为38.2%,列行业第一位,客车市场占有率为11.6%,列行业第二位,推土机市场占有率64.9%,始终保持行业第一。聚焦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打造世界一流企业。2020年,完成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重组、山东高速与齐鲁交通重组,通过实施整合融合,达到“1+1>2”的效果。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联合重组后,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三、全球第五,2022年世界500强排名第69位,分别较重组前提高143位、226位。山东高速与齐鲁交通联合重组后,目前所辖高速公路里程达7873公里,资产总额超1.3万亿,今年入围世界500强。聚焦“弱小”企业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2020年,将国泰租赁、上海齐鲁、深圳东华、齐鲁股权、山东盐业5户规模较小的省属企业划归有关省属企业管理。2021年,完成山东健康与鲁华能源、山东能源与泰山地勘重组,助力山东健康完善健康产业链条,山东能源发展新能源产业。
二是实施跨区域的省、市资源整合。通过重组实现资源在区域间的优化配置,提升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2018年,整合山东铁路建设投资公司、济青高铁公司、鲁南高铁公司等,组建山东铁投集团,作为省级铁路投融资平台,彻底改变了以往铁路资源分散、投资单位和建设单位相互独立的现象,实现了我省高铁建设“年年有开工、年年有开通、年年有储备”,促进了我省高铁大发展。在机场整合方面,2019年,整合省内济南、烟台、威海、临沂、日照、东营6个机场,组建省机场管理集团,打造省级民航投资运营平台,实施一体化管理,实现了各机场在规划建设、安全管理、航线开放等方面协同发力,当年客货运输量分别同比增长13.3%和17.8%。我省成为全国第三个、江北第一个拥有3家千万级机场的省份。在港口整合方面,2019年整合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渤海湾港4大港口,组建山东港口集团,推动全省港口一体化发展,实现了各沿海港口在项目建设、岸线使用、货源组织、功能布局、航线开放等方面的统一管理、集中管控、错位发展,有效解决了分散无序、重复建设、同质竞争等问题。2021年山东港口主要经营指标持续领跑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首位;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三、全国第二;海铁联运全国第一。
三是实施以产业为基础的专业化整合。通过对分散在不同省属企业的同质化业务进行整合,既解决相关产业“小散弱”的问题,又解决有的企业主业不突出、“大而全”的问题。2020年,整合有关省属企业文化旅游、医养健康资产,组建山东文旅集团、山东健康集团,努力打造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目前,山东文旅拥有中高端及连锁酒店400余家,12家A级景区,3家省级媒体平台,基本完成了文旅规划、景区开发运营、酒店餐饮、文化传媒、乡村振兴、文化投资、其他文旅衍生服务等全价值链布局,入选中国旅游集团20强。山东健康经营范围涉及康养医疗、康养置业、康养制药等多个领域,被列入国家城企联动养老服务第一批企业目录。2022年新组建省环保集团、省体育集团和山东省电子口岸公司,持续推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及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