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职业经理人改革看国企干部身份转变

(2020-08-13 09:32:00)

资产管理公司最近备受关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如雨后春笋般,地方的资产管理公司纷纷成立。紧跟而来的是职业经理人受到这些新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的青睐。

原因无非有三:一是资产管理公司多为新成立的国有全资或者控股企业,一切从零开始,没有传统国有企业的束缚,更适合启用职业经理人;二是顾名思义,资产管理公司需要与资本、金融、投资等打交道,职业经理人更有优势;三是就职业经理人本身来说,无论是市场化选聘还是其他国企管理人员转化而来,一家全新的企业看起来更易于摒弃各种枝节从而拥有更广泛的施展才能的空间。

据悉,国务院国资委一直在推进职业经理人改革,推出了一批央企二级单位和地方国有企业作为试点,同时,正在积极酝酿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与市场接轨的经理层激励制度、差异化薪酬体系,逐步增加国企高管的市场化选聘比例。

半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转变

河北资产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改革可谓大手笔,高管层1名总经理、3名副总经理、1名总会计师,其他管理岗有20余人相继竞聘上岗。而这些人中不乏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转变为职业经理人的情况。

职业经理人试点伊始,河北资产提出“首先对总经理通过胜任度测评,符合条件后转聘为职业经理人”。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显示河北资产的总经理为王乐文,试点开始后对其进行了身份的转变,即由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身份转为了职业经理人。

关于职业经理人的选聘,我们理解的常规做法多为市场化选聘,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进行。但是河北资产对总经理的选聘则是将现有的管理人员就地转化为职业经理人,这与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提出的“半职业经理人彻底职业化”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宋志平看来,多年来国有企业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与市场经济基本融合,现有的经理人也不再完全是行政任命的,只是还没有达到完全的职业化,这就是所谓的半职业化。事实上,半职业经理人还在不断完善市场化管理方式的进程中,但是缺少制度,缺少规范,相当于是自发地发展。对于很多国有企业来说,这次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半职业经理人彻底职业化。

河北资产对于总经理的选聘是怎么做的呢?其中一个环节是管理者胜任度测评。顾名思义,管理者胜任度测评指的是从业绩水平、素质能力两个维度来客观评价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称职度水平,可以更为客观、有效地为企业提供管理者称职度水平,并指出其素质能力优势与不足,为企业用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18年5月28日上午,河北省国资委组织召开河北资产领导班子扩大会议,按照国资委党委的决定,对河北资产公司领导班子调整情况进行了公布:王乐文同志不再担任河北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职务,不再保留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身份,按照职业经理人改革要求,由公司董事会聘任为总经理,转为职业经理人。

这份任职说明里提出“不再保留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身份”,这可能是很多国有企业半职业经理人转化的纠结所在。举个简单的例子,这涉及到干部管理的问题,很多干部会心存疑虑,觉得自己是国有企业的干部,档案在公家,如果今后转化为职业经理人,档案怎么管理?如果按照规定,档案是不能在原来的管理体制下的,要脱离企业,可以放到人才市场或者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等,使其真正纳入社会管理。

半职业化的转变必须明确两点:一是身份的市场化,就是实现人的关系的市场化;二是管理的契约化,就是以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责任、义务和权利。

那么,是否国有企业的管理干部都能进行身份的转变呢?显然是不可以的。职业经理人的范围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等,但是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不能包括在内,因为书记、工会主席都是选举产生的。但是,弊端也会出现,一家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就形成了两种体制,部分管理人员是职业经理人,部分党工团干部依旧是国有企业干部序列,这自然会涉及到一个双轨制的难题。

不可否认,就国有企业来说,干部档案与企业分离、管理干部逐渐过渡到职业化、市场化,这是改革的趋势。

在一次发言中,宋志平也谈到了这个话题,他提出,“我常和干部讲,转化为职业经理人,不是砸你饭碗,而是要让你市场化、职业化”,之所以国有企业经理人常被诟病,因为任用不够透明,既不市场化也不职业化,外界不知道这些经理人从何而来、具备什么能力。如果真是市场化,有聘任合同或者契约,做的不好就解雇,这样社会上的诸多诟病就不存在了。这里有一个必选的机制,就是通过契约完成三项制度改革,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增能减”,这三个“能”首先要体现在经理班子上,要通过职业经理人的方式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