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国有企业全生命周期资产绩效管理

(2019-07-29 11:11:37)
资产绩效管理简介
资产绩效管理指的是从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这一角度出发的设备管理工作的实施、改进、维护等方面和绩效改善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它是通过科学的标准、方法、程序来对资产本身及其运行过程、运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继而用以促进资产绩效不断提升的一个过程。
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并将该评价体系应用到实践中,以提高资产绩效、为实现资产管理的持续改进而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这是资产绩效管理所包括的三个方面。
资产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一、帮助企业创新资产管理模式,优化企业整体的管理流程
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绩效管理,不仅可以改善资产的可靠性能、提高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也可以优化资产的可用性、提高利用率,从而让资产可以充分实现自身的使用价值;它还可以让国有企业所有的管理者把企业的整体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有效地优化管理流程。
二、帮助国有企业规范资产管理的过程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的财政来源主要是国家,它所从事的经营活动虽然有营利的目的,但是也有诸多非营利性的目的。
三、有效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国有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也依旧有属于符合自身发展道路的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而它们的实现都依赖于国有企业的外部经营变化和内部条件。
四、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保证个人与组织的绩效均得到持续的提升,从而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
资产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全生命周期考核的有效监督机制
虽然投资项目前期经济评价对于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这两个重要的评价指标不同行业都有规定,但有些企业为了追求业绩,对于项目市场、产品价格等风险预测不足,存在投资过于激进、引发产能过剩和重复投资等诸多问题。
二、资产管理模式不健全
由于资产生命周期长、管理链条长,目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模式下缺乏立足于价值管理高度的统一协调机制,存在各部门只关注本环节职能而忽视上下环节沟通的现象,影响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贯彻。
三、国有资产运营不科学
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看,要将产品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运营成本综合测算才能计算出项目经济效益。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人员并未十分关注资产运营情况。如何让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科学化面临的新挑战。
探索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一、统筹协调各部门的任务,实施跨部门的系统工程
技术属性和价值属性是国有企业资产与生俱来的双重属性,二者彼此依存。一方面,围绕资产的一切管理活动最终都回归于价值形式;另一方面,资产价值管理无时无刻不渗透体现于各环节的技术领域。
二、多措并举,加强过程管理,提升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优化流程,实现管理科学化。在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框架内,建立以“流程管理”为导向,流程与职能相结合的跨部门协作管理的模式。集成系统,实现手段信息化。
三、引入“第三方”监管
从项目前期介入,对建设全过程进行监控,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施工、投产、运行、维护各个环节,跟踪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如用数字化引入物资编码,追踪物资设计、采购、安装、投入运行、形成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为实现国有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保驾护航。
四、加强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维护
在资产投入生产运行以后,使用单位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要按照业务部门的要求,严格定期保养,使得设备在生产中发挥最大效用。实物管理部门要按照规定进行设备管理检查工作,对资产使用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对需要更新改造的设备设施,论证后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通过更新改造最大限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只有管理者和使用者各负其责,才能共同使得固定资产保值增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