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鹏:就两部中篇小说致张兴海

标签:
思索文化杂谈 |
就两部中篇小说致张兴海
兴海:
你好!
所寄小说集《丢官》收到了,祝贺你的新著出版并谢谢你寄书给我。你信中指出的两个中篇《公式与鸟》和《丢官》,我用两个下午分别读了,觉得很不错。你让我谈些读后印象,即奉命说点粗浅的感觉。
你对关中农村生活很熟悉,写起农村的故事来,无论语言还是人物都写得得心应手,如《公式与鸟》就很精致,读了让人嗅到了老玉米那带着生涩的清香和农家炊烟的气息。大芝这个人物很鲜明,她循着自己的天性,追求幸福的生活。性格单纯到了近乎透明的程度。但是她的婚姻的自由追求和人性的独立,因为受到自身文化和眼界的限制,未能上升到理性层面,只能跟着感觉走,并且被限定在既窄且狭小的生活圈子中,她想不到也不可能走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如同娜拉那样,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她在遭到遗弃后,自主选择了与自己的公公共同生活,虽然双双出走,但让人觉得那是为了避开世俗的变化,但大芝这种惊世骇俗的选择似乎并未从根本上参与这种变化,农村妇女的真正独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兴海,你之所以如此描绘大芝,是否出于这个意思呢?
中篇《丢官》写了一个犯了错误的县级领导姚占仁在丢官之后为自己当年制造的一桩冤案平反的事。这篇注重编织情节,故事性很强,而且节奏密集,象音乐上的十六分音符,读来倒是痛快淋漓,节奏快,事件交待、情节进展都显得风格凌厉,但若有些二分音符或全音乐作为抒情缓冲,读者将更好消受。我还觉得这是一部容量还能更大些的作品,现在后一部分,即姚丢官后为冤案平反的故事显得仓促了些,从内容的分量和篇幅上还可以更加充实丰富。
一点直感,对不对都说给你了。对了,小说中的对白很简练、精当,富有音乐感,尤其是《公式与鸟》的人物对白,除了个别人物的粗话略显碍眼外,妙极了,很具功力,而叙述性语言的运用似不如对白。我主要指后一篇。
说得不对的地方仅当一笑。
紧紧握手
(周大鹏:原西安市文联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