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天书破译 楼观养生诀释义

标签:
杂谈文化 |
http://s3/mw690/0024kByUzy73782xQB422&690楼观养生诀释义" TITLE="养生天书破译
养生“天书”破译
“太上老君作十四字养生诀”释义
张兴海整理
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境内的古楼观说经台老子祠大门内一副石刻楹联,标明是太上老君所作(道教称老子为太上老君),俗称楼观道教十四字养生真言,民间有人叫怪字养生联。每个字冷僻怪异,无人辩识。此联既神秘莫测,又博大精深,理性科学,广泛传播,影响巨大。
两行十四字的间架结构自右依次为:
{左身右寶〕、〔左身右丹〕、〔上丙下火〕、〔左木右上石右下土〕、〔上命下心〕、〔左千右萬〕、〔上左自上右家下水〕、〔左正右青〕、〔左人(偏旁)右上道右下寸〕、〔左人(偏旁)右上法右下心〕、〔左至右成〕、〔左水(三点)右上夭右下井〕、〔左人(偏旁)右上在右下內〕、〔左九右真〕。
释文是: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
碑石上的书体运用六书会意之法,传布了道教炼丹养生、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旨意,对当今人们的养生健身很有借鉴意义。
上联第一字释义为“玉”,右侧为繁体“宝”字。俗语说: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气神为人体固有,互相依存制约,珍贵如玉。第二字释义为“炉”。道教认为人自身犹如一炉,用它修炼丹药,自炼自享,方便实惠,不用求人。 第三字释义为“烧”。人体“负阴抱阳”,自身有火也有水,用自身之火,烧炼体内之水,其实是一种阴阳互补的调适过程。第四字释义为“炼”。本意为炼丹,可以理解为修炼和锻炼。古代道教的不少法术,演变成现今广泛实用的锻炼方法,过去道士常用的“导引法术”变成了我们现在常见的广播体操和非常流行的广场舞。 第五字释义为
“延”,即性命双修。修性,指心理修炼,心静神明,激发出体内的潜能。修命,指生理修炼,各种方式的运动,舒筋活络,精满气足。 第六字释义为“年”。右侧为繁体“万”字,“千”与“万”会意为天长地久。第七字释义为“药”。这个字会意明显,结于丹田的良药其实就是本身之水,即人体的精液、血液和各种分泌物。道家修炼,道士讲究还精补脑,精液及分泌物充足,才能转化为有用的东西。
下联第一字释义为“正”。人的道德品质学问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炉火发出了纯正青色,丹就有可能练成。古人说“德者寿”,就是此理。第二字释义为“道”。宇宙万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老子说“道法自然”。顺从自然规律,如四季养生法,遵照四季冷暖规律来调理养生。 第三字释义为“行”。道家提倡去除私欲。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人之初,本来是清静的,但随着入世入俗,渐渐有了功名利禄的欲望,私欲过重,才有了思想负担,才不顾劳逸结合,产生灾难疾病。第四字释义为“修”。“至”“成”二字合一为修。“至”就是极致,纯粹,完全,持久,理性,科学,只有如此修炼,才能有望“成”(达到目的)。第五字释义为“益”。字中“天水井”本意指人的口腔,也叫天池,天池之水,即津液,古今都有咽津之法,是一种有效的养生手法。 第六字释义为“寿”。人的百骼之躯,经络遍布,只有加强锻炼,疏通经络,强身健体,才能使各个部位的机能最大限度地延缓衰老。 第七字释义为“丹”。即金丹,过去还有一个流派金丹道。金丹的修炼是长久的毕生的,不是浅尝辄止,一时一地可以将就的。
這十四字都是按照道教经意,依六书构字中的会意之法,具有特定含意,体現了道家修炼功夫的宗旨、条理和次序。如上联:〔身寶〕〔身丹〕〔丙火〕〔木石土〕〔心命〕〔千萬〕〔自家水〕,是指:內练、筑基、得药三方面及次序过程。而下联(正青〕〔人道寸〕〔人法心〕〔至成〕〔夭水井〕〔在人內〕〔九真〕則指:外行修德、以至見效丹成的次序过程。上联“玉炉烧炼延年药”,指你想要的“延年药”是要经过“玉炉烧炼”才能获得;下联“正道行修益寿丹”,“益寿丹”是要经过“正道行修”才能取得。如今欣逢盛世,到处是养生健身的人群,人人都想通过各种健身的方式益寿延年。这里包含了道教的养生原理,说明了“形(生理)神(心理)合一、动静相宜”的旨意。道教在古代又称仙教,道人的修炼以长生不老为目的,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积极主张,在养生修炼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此联就是道教养生的简约概括,对今天的人们依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说明:在西楼观吾老洞口也有同样字体的碑刻)
(此文参考了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先生的释文,表示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