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 学 杂 思

(2014-09-23 18:01:08)
标签:

杂谈

                           文 学 杂 思

 

                                        张兴海

 

     小说的机智,是一个研究命题。常常发现好小说中的机智。如结局的恍然,奇巧;层层伏笔,层层迷雾;一般人知道的,故意隐去;等等。应该指出,小说最大的机智,正是小说的力量。有人说,好小说让人几天缓不过气来,这样的小说是上等的机智。

 

    小说是什么?是街谈巷议,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添盐加醋,改头换面,借尸还魂,胡吹冒聊,吹胀捏塌,穿靴戴帽,帮子长底子短的故事。绿了红了,阴了晴了,来了去了,高了低了。是作者腌的一坛泡菜,窝的一瓮浆水,蒸的一笼花卷,刻的一组雕塑。是一声叹息,一段乱弹,一场迪斯科,一次和情敌的决斗。猴在树上,人在世上,赌徒在场合上,作者在文章上。他要轮圆了锤子打一把斧头,他首先从自己的炉火里淬出一块钢。写作的过程,是走向疯狂的冷静,没病寻病的跟自己过不去。要圆情,要粘络,要玩“油锅”游戏,即让人物在油锅边转圈圈,让他掉下去再捞上来,再掉下去,再捞上来,反反复复,不能让他轻易死去。他想说明什么,人物故事之中包含了,无需唠叨。而且,它包含的很多,很丰厚,让人久久地品咂。

 

    日白嘴。当地土话,把信口胡编,完全杜撰,随便道来的话叫日白嘴。写小说就是日白嘴。不过,却能够使人相信,甚至令人震撼,成为扔进人心里的炸弹。

 

    下盲棋。自己有个比喻:写长篇小说好比下盲棋。什么也看不见,却能知道车马炮在什么地方,以什么策略吃掉对方的什么,如何防御,如何进攻,遇到棘手问题怎么处理,时时思弦紧绷。与下盲棋者不同的是,他是与对方下,而作家还要与自己下。

 

    思念李昶怡。读《魂归》,如此有特色有感情的文字,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李昶怡的形象便出现了,那一年,有幸一起住在一间房里,参加陕西作协的会议。临走,他拿出了这本书。不久,他的中篇小说《天劫》打响。至今,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小说。他和李佩芝,姐弟作家,都是天才一流的素质,也都是英年早逝。“天妒大才”,焉能不悲?

 

    路遥的缺点。有一次在作协院子碰见路遥,他瞪了我一眼,昂头而去。这个曾经认识并有过交往的人怎么如此高傲?后来不断有人说过同样的遭遇,再后来就是他的去世。如今,读20多年前他写的作品,一股豪迈的激情震荡全书,像浩瀚的河水汹涌而来,才发现自己学不了路遥,首先是学不了他的缺点。

 

    豪狠。读《白鹿原》,琢磨陈忠实的性格,自然地想到这个词语。将人物推得那么远,让他们纠缠得没有休止。巨兽,陈泽顺说他是蹲踞在黄土高原的巨兽,没错。

 

    风韵。文学作品是有风韵的。犹如人之穿衣,有些人的衣饰扎眼,迷人,或庄重,或俏丽,或素雅,或古朴,叫人由不得多看几眼。有些人就不同了,穿来穿去穿不出个性,即独特的韵致。这又和书法,绘画,歌曲,摄影,是一样的道理。

 

    独持偏见,一意孤行。这幅对联观点鲜明而又大胆,肯定了特立独行的精神。众叛亲离,屡战屡败,头破血流,最终,高耸入云。

 

    雷抒雁与李国平同是泾阳人,于右任,吴宓,李若冰,白描,田长山,马林帆,都是泾阳人,他们都是真正的文化人。李国平的文章说,雷抒雁(包括在京的周明、阎纲、何西来等),陈忠实,贾平凹,他们是陕西文学的代表。随着雷抒雁的逝去,这一代人的老化,“尤其是眼前多数人对文化、文学理解的浅薄化,功利化,政绩化,陕西文学的高度即将消失,陕西文学的辉煌将不再重现,这是更深的悲哀。”

 

    和老一辈作家相比,年青一代作家对文学的投入不能倾入太多的生命。但和更老的读书人相比,老一辈作家又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为国家民族的献身精神,谭嗣同,秋瑾,孙中山,于右任,张志忠,他们的热血气性,后人很少再有。说到底是器识,是根底。

               

    巧言令色的评论家。某小说情节离奇,不合逻辑,无一点可信之处,全是荒唐的瞎编,可笑的臆造,评论家却说此作家想象力奇诡,思路脱俗,那种虚假是“揭开不存在的真实,展示看不见的真实,凸现被真实掩盖的真实。”麻花舌头,厉害!

 

    荒诞与恶作剧的差别。优秀的荒诞,变形,仍然以巨大的真实感令人感动,《白蛇传》《西游记》的故事,神仙与凡人的恋爱,妖魔与猴子的斗法,岂不荒唐?却催人泪下。卡夫卡的《变形记》也同样令人感动。但现今 被吹捧的所谓名作,却让人在阅读时感到胡吹冒料,读者先是摇头,继而嘲笑,终于痛骂。作家在恶作剧!

 

    秦之声大赛,点评的著名老演员说,情绪是一种技巧,该悲哀,大哭,或者高兴,大笑,可以用声音表情来表现。就像耍提人一样,该高就高,该低就低,收放自然,放得开,收得住。(作家并不是这样。情绪要真走,技巧应是第二位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