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稿新贴)号角吹响,10条放言:
——献给我的同行们
(1995年,陕西作协召开长篇小说座谈会,意在促进长篇小说创作。被会场气氛感染,一面听报告,一面写出如下感言。)
一个形象:托尔斯泰。陕军呼唤托翁——本次会议的主题。
两个文人:贾平凹和余秋雨。只有文人学识,文人习气,文人意识,才能写出有相当文化品位的作品。“作家”还是叫“文人”为好。
三秦特色.三秦的贫困让我们获益匪浅,想当年,几位文坛大将都是穷娃,。经济特区都是文化沙漠。柳青、王汶石至今阴影不散。现实主义,不仅是旗帜,还是大多数弟兄的情趣。好在读者还买账,看京派油腔滑调,海派花里胡哨,文章还是自家的好,自信油然而生。
四条汉子:张承志,张炜,陈忠实,贾平凹,精神内守,宗教般的人文精神,这个内功要练。
五个手指:紧握笔杆,门闭严,关上窗,不要打开电视机和收音机,静静地写,力争写出不朽的传世之作.
六六大顺:市场经济的挑战,既要有实力,还要头脑灵活,发财的可能是有的,天官赐福,祝大家好运。
七窍出血:献身精神不可缺少,若有人为文学倒下,我们就虔诚地为他脱帽鞠躬致礼。
八面来风:信息时代,需要及时了解新动向,必须视野宏阔,观望交流,不能自我封闭。
久远考虑: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哪怕身后仍然沉寂,也无关要紧,重要的是自己全力耕耘。
十年再聚首:多少文坛佳话,留待各位评说,但愿多年以后相逢时,个个都是笑模样。
2012.12.1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