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那些将要出国的朋友们,你想要的那块蛋糕究竟是什么?
(2012-02-20 20:26:54)
标签:
留学生活感触英国伦敦红领巾教育 |
分类: 留学感触 |
作者:IvyZhu雯
编辑:班长
【班长说】
非常支持Ivy同学的话,很中肯,多了在这里就不说了,我只想说追求梦想是幸福的,在选择之前,请选择幸福,知道你想要的那块蛋糕究竟是什么?到底甜不甜,吃了才会知道。
--------------------------------------------------------------------------------------------------
最近被很多学弟学妹咨询关于留学的各种问题,生活的,选专业的,出国前准备工作之等等。
大学和研究生期间,遇见很多留学生,他们扎堆儿的就读在一些学校,或者一些学校的一些专业。除掉读语言的先不说,很多学校的专业甚至是98%都是华人。实例证据,就好比我的学校我的学院,Leicester的传媒,全英国传媒类的佼者,有自己的学派,有自己的骄傲。我记得2011年,全英传媒类全专排第二。全专业上大课的时候,几百号人往那Theater一坐(Theater你想想有多少人那得),放眼基本看不见外国人。碰巧了有节课的老师还是个中国人,你要是上课打盹走神了,一回神儿还以为国内大学上毛邓呢。甚至有一次,因为那中国老师英文有口音,台下一个中国学生喊了声“老师说中文吧……”。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很多大学中,其中的专业,比如金融,会计,营销,商业发展……这里我不是说学这些好还是不好,更不是说你出国是不是一定要读中国人少的专业,我只是认为,一定要想好,自己喜欢,想要什么。
已经不是遇到过一个两个朋友,抱怨说读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带着一份未能碰触自己热爱的事物的遗憾,和无奈的木已成舟的心态去完成学业。于是,没兴趣读专业书,没兴趣了解相关实事,没兴趣研究自己的课业,没兴趣努力。之后的结果就是,勉强完成作业,勉强论文,勉强毕业,勉强毕业这是好的,很多就直接挂了。
这些话你可能觉得听得幼稚,我说着也觉得幼稚,就是因为幼稚,我才更要说,因为这不是小学初中,这是你读本科读研究生。当然了,你说你要是就是纯粹来混文凭拓展人生阅历的,那就都随你咯,可是很多人他想学点什么,出于大流和家庭的压力,却永远的不敢直视自己想要的那块蛋糕。这个时候你有没有想起那句“行行出状元”?
我有一个发小的朋友,她高二起去了澳洲,开始也是家里参谋着,学了法律,因为她爸妈是律师,姑姑婶婶直到堂哥都是搞司法的,但她就是喜欢心理学。所有人都跟她说心理学不比法律简单,何况她还有世家背景,包括我也跟她说过,但她读了一年法律后,说她充满自卑,她天天面对那些视法律为自身血肉的同学,连努力一下的劲儿也没有。然后她换了学校换了专业,读了心理学。现在她在读心理学的博士了,边做研究边坐办公室赚钱,自信又快乐。
再举个例子,我的一个学姐,人家从小就是历史科代表,高考历史基本没扣几分,大学也是学的历史,成绩巨牛X,
很多专业你通过中介的口,甚至都无法知晓。像是我到了Leicester,才知道自己学校的博物馆学是多么牛X,多少欧洲名校学生都是巴巴的前来拜读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有些人是放弃在了专业上,有些上放弃在了学校上。我不想讨论什么综合排名,专业排名,这没法讨论,全看你自己看重要做学术,还是名校文化。我的态度是一点也不排斥对名校文化向往的,生活学习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各有所需,看清你想要的是什么才是重点。
我是个还在为梦想努力的人,不算是个成功的人,我也曾面临很多次纠结的选择,走到今天,一半靠努力,一半靠自己的执念,九月开始第二个Master,
希望在准备的你们一切顺利,变化会随时随刻带我们走上未曾预计的轨道,但记住自己想要的蛋糕,才会在吃到后真心觉得那是属于你的,那是最美味的。
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