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nyaの英国留学日记
标签:
留学英国日记生活学生学习旅游红领巾教育 |
分类: 留学感触 |
我是Dannya,初中和高三时期的朋友喜欢叫我丹妮妮,高一的同学习惯叫我丹姐,出国以后交到的朋友 他们叫我丹妮娅。我在05年参加完高考之后,推掉了警官学院的录取,一边在长沙学着雅思,一边在办着出国手续。在那一年时间里,我被拒签了三次,直到第四次换了所学校才被准签,于是2006年的5月6号,我第一次站在了英国的土地上。
在出发的前一天,我在爸妈的陪同下到了上海,他们把我送到安检口。虽然他们一直都表现出毫不担心的样子,但当我等在候机室的时候接到老妈打过来的电话,终于听到了她强忍着的抽泣。后来我上了飞机,开始了我人生第一段独自的长途旅程。
在机舱里的那十个小时,我一直都摆脱不掉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害怕不能顺利到达,害怕降落的时候会因为晕机而吐出来,害怕到达之后完全听不懂人家在说什么……我甚至还期待 如果飞机掉下来的话,我就不需要再担心到达之后的任何事情了。那十个小时是我目前为止的人生中最消极的一段,我觉得我那时候的恐慌,丝毫不亚于一个正在等待绞刑的囚犯。
后来航班准时到达。我下了飞机,跟着人潮涌向机场,用蹩脚的英文回答过海关的问题,被抽去健康检查……等到拿行李的时候,传送带上只剩下了我的行李还没被取走。这样一折腾下来,就花掉了两个小时,可麻烦的事情还没完,因为我的接机人一直没出现。我开始变得很焦急,于是在到达后的第四个小时,开始联系中介,联系大使馆,让广播站的人播放寻人信息,可还是没有人带我离开。那个时候我遇到了跟我一样也在等待同一个接机人去同一个学校念书的Tommy,他和他妈妈一起过来的。Tommy打了很多电话,最后联系上了学校的人。于是,在飞机降落后的第七个小时,我终于踏上了前往牛津的路。
大概在晚上11点的时候,我住进了我的home stay,77 Hazel Crescent,那里存着我一整年的幸福回忆。刚到达的那天晚上,房东和房东太太满脸笑容的把我接进门,把我带到我的房间,说让我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关上了门。在门关上的那一刻,我终于放下了所有的戒备,安心的躺在床上,看到两大箱的行李和小小的房间,我觉得很累但是却无法入睡。
接下来的两天,房东太太带我认识了所有的家庭成员,还包括另外两个跟我一样寄住在她家的学生,开车载我在牛津转了一下,带我去商场买我需要的东西。我当时就觉得他们人很好,后来跟班上同学说起各自home stay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有多幸运。房东太太在我房间放了一个饼干罐子,等我吃完了就会放新的口味进去;给我洗好衣服,还会一件件叠好再放在我床上;每天晚上全家一起吃饭,会跟我聊她当天遇到的新鲜事;说别让我闷在房间,就拉我一起去客厅看真人秀;圣诞节的时候他们整个大家族聚餐,房东拉着我介绍给每一个人。
等到星期一的时候,同住的那两个学生带我坐公车去学校报道,到学校登记注册好之后,学校的人带我参观了牛津的市中心,然后我自己一个人坐车回家。那一天我居然没有迷路,很顺利的靠着直觉在对的站下车,还顺利走到了住的地方。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才知道我的方向感居然有这么好。我突然意识到,经历越多的事情,就越能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环境逼迫人认清自己。就好像从来没有养过宠物的我一直认为狗是最可爱的,可home stay家养了一猫一狗,那一年的相处下来,我才发现我其实是比较喜欢猫的。
之后就开始了第一期的语言学习,我在那段时间里认识了Alex,小汉,Jenny和Nick,还有刚抵达那天在机场遇到的Tommy。其实在刚开课的头一个礼拜,我还是很不安,因为对这里的一切都不熟悉,也因为语言上的障碍搞得自己时刻都很紧张,但是在认识到一些朋友,慢慢有了自己的圈子的时候,我就开始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开始享受起在这边度过的所有时光。果然人不能没有朋友,不能没有几个说话的人,不然寂寞和不安会把自己完全打垮的。
第二期语言课程的时候,认识了Vanna,Tracy,Cathy和Phan,再加上之前就混熟了的Tommy,我们六个人慢慢形成了很坚固的小圈子。那时候我们常常一起去Phan的宿舍做菜吃饭,耍宝发疯,还一起在跳蚤市场卖东西。那时候还认识了隔壁学校的羊羊,我和她一起去了巨石阵,呼啸山庄,还有好几个文学家的故乡。那个时候,我才发现我爱上了旅行。
预科课程开始的时候,认识了同班的Tiifany,Anya,Steven,Allen,以及说俄语的若干男女。虽然说很明显因为国籍的原因很自然的就分出了两个圈子,但那个时候全班的关系都很好,大家都在一起闹一起笑,一起参加舞会,一起去其他大学参观,留下了很多照片和回忆。
出国第一年的圣诞节假期,我瞒着家里定了回国的机票,转机两次再转了大巴和的士,拉着大行李箱出现在爸妈面前,只为了给他们一个惊喜。我从来没有离开我爸妈这么久过,那次时隔大半年才第一次回国,我见他们的第一眼就觉得他们苍老了很多。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在我逐渐变成熟的时间里,他们正以加倍的速度老去。那时候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爸妈才是我这辈子最要珍惜的人,今后我要花尽可能多的时间陪他们。
预科毕业后填大学志愿,六个志愿学校我全都选了靠海的城市,最后被布莱顿大学录取,开始了我梦寐以求的临海生活。在第一年的大学生活里,认识了Fan,Bob,Lika和郡文,还有James,Eva,Jerry以及他们那一团台湾圈子。我以为我终于可以摆脱房东太太的照顾开始独立的生活,但没想到这一年,也是在James和Eva的照顾下度过的。
James,Eva,Jerry他们三个都比我大,所以一个个都把我当小孩子,在生活上很照顾我,但也很督促我的学习。8 Lower Bevendean,在那个家里,我感觉我们真的就好像一个家庭一样,James是管很多事的爸爸,Eva是细心温柔的妈妈,Jerry是时常会找我麻烦的哥哥。我们一起买菜吃饭,在没有事情忙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要从饭后聊天直到半夜,我很享受那段时光。虽然那一年因为续签问题搞得劳民伤财,但也从中体会到了 因为一时的懒惰而付出的代价 可以有多么大,所以后来都学会了提早计划安排事情。
在英国的第三年,跟James和Eva自驾车去了湖区,还顺便游览了英格兰的各大景点,我们没有用GPS 而是用地图,走完了那六天的行程,然后顺利回到布莱顿。十月的时候,他们陆续硕士毕业回国了,而我开始了跟Anya 两个人的同居生活。复活节的时候,我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的独自旅行,去了苏格兰,在路上遇到了很多人,收获了很多照片和感受。暑假的时候第一次在国内独自旅行,去了江南还有福建,有很多奇遇,游记写了两万字了还没写完。
第四年,Kitty加入进我和Anya的同居生活,三个从没谈过恋爱的女生就这么住在一栋单身小屋里享受着自己的小快乐。这一年还认识了韬以及他的好友若干,大家偶尔一起出来聊天喝酒。这一年我开始变得很宅,没有出行计划,也没有动力做些什么,但日子过得也还算开心。
四月的时候和Anya去曼城看了球赛,几天后又去伦敦看了陈奕迅的演唱会。去看演唱会的大多数都是华人,看到那些浓妆艳抹身上的行头加起来能上万的华人群体,我站在那只觉得很不自在。我觉得我也算是个极品了,一个名牌都没有,也没有很热衷于时尚和化妆。也还好我身边的圈子也都不是那么物质化的人,能跟一堆喜好相似的人相遇,我觉得我很幸运。
5月6号,凌晨的时候我打了电话给Tommy,说今天是咱们认识的四周年纪念日哈,也是咱们到英国的整四年了。我本以为这段对话会在很快结束,没想到Tommy这个话唠一直说说说,说到我手机欠费,然后他打过来,再聊打到他手机也没钱,后来再充值说了十几分钟,才互相说了晚安。Tommy说感觉我都没什么烦恼的样子,呵,我怎么会没有烦恼,只是我习惯了自己扛着,在一切解决好之后才当笑话一样的说给朋友或家人听。
然后,就开始了我在英国第五年的生活,看到这里肯定有人问,你到底什么时候毕业啊?就好像每年暑假我在国内的时候,人们总是喜欢问“你什么时候走啊?”,这两个问题我回答过不下八百遍了,可还是一直有人重复问。而出于别人的客套,我也不好生气什么的。
最近终于定下来了下一年要住的房子,然后又要开始联系存行李和搬家的事情。来英国好几年,每年换一个住处,不是因为我喜新,而是有很多我不能左右的因素存在。老妈很心疼,说每年都这么折腾一下,会不会很费神。安啦,我已经习惯了,别担心。
出国前我以为,长期生活在国外跟傻傻的老外打交道,会变得很幼稚很单纯,会变得适应不了国内的生活和复杂的人际交往。可是,出来以后才发现,在一个人民币和父母的关系都触及不到的社会里生存,终于让我知道单靠我的肩膀能承受多大的重量。自己联系学校,自己找房子,自己装家具,自己做饭,自己交水电费账单,自己打开自己的朋友圈;一个人研究旅行计划,一个人买票,一个人定旅馆,一个人上路。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一点也不觉得麻烦。有时我会觉得自己很伟大,但其实我身边的每一个人,也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她家里管的很严,可能是因为压抑太久,所以她在这边过的很放荡。她说她回家后就要面对冷脸的父母,她人生最自由的也就是这几年了,不玩疯点以后也没得疯了。回国后的她,面对父母的时候依旧会是个单纯听话的女儿,她的父母会安排好她的人生甚至终生大事,看不透她的假笑和伪装,永远也不会知道她在国外的这几年经历了什么。而那一段她父母没有参与到的空白时光,却是她自以为的人生最精彩的时刻。我觉得很可怕。
在国内中学时期认识到的那群朋友,会是我内心深处不曾动摇的存在,即使我们很久不见面,即使我们很久不联络,但是他们在我心里的地位丝毫不会被撼动。而我慢慢走到现在才发现,年少时期结识的朋友,他们最了解的是我的过去;最了解我本性的,是在英国跟我朝夕相处的那些朋友;最了解我内心的,其实是网络上那些素未谋面却看过我每一篇日记的网友。虽然说我的老友们没能参与到我的现在,但我还是很感激他们没有就这么抛下我。
这几年的留学生活里,我的改变……从运动鞋变成各式各样的靴子,从马尾辫变成直发披肩 再变成齐肩卷发,发色从黑变紫再变成红色,帆布双肩背包变成皮质单肩包……我的外在越来越远离原始的那个我,我的内心却越来越贴近认清真正的自己,这都是我用青春作为代价换取的,没有值得不值得这一说,因为这是长大必经的转变。从06年到10年,汇率从原本的15块跌到现在的10块,湖南冰灾了,四川地震了,北京奥运了,流感盛行了,青海地震了,世博开幕了……发生了好多事情,四年时间真的很长,但流逝的也真的很快。
08年的时候我的电脑被水泡了,硬盘坏了,那之前的所有照片都找不回来了。而我却出乎意料之外的不在乎,因为我认定了那些记忆并不会随着照片的消失而离开我的脑海。就好像我在这篇日记里提到的所有人名,虽然很多人都已经失去了联系,但他们对我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字而已,我脑海里关于留学生活的美好记忆,都跟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我偶尔会幻想 如果我当时在国内念大学,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但我还是蛮享受我目前的生活的。其实在哪都一样,只要自己坚定,且行且珍惜。
现在是11年3月13号,星期天,天气阴。本来说好如果出太阳的话,就和韬去海边跑步,可看样子是没戏了。也好,其实我并不想在春末这种阴冷的天气下 去海边运动。现在呆在家里,打扫完卫生以后,点了香薰,开着音箱 ,泡杯热茶,在这安静的午后,自己一个人沉淀一下,也挺好。
近期都没什么课业要忙,唯一算得上正经的事情,就是安排复活节去西班牙的行程了,所以最近的生活都很悠哉。偶尔周五晚上会去clubbing,闲来没事就去海边走走,晒太阳吃海鲜,周末的时候去逛街吃饭……我以前总是一个人做这些事情,不觉得无聊,但也没觉得有多开心,而现在开始有人陪我一起经历这些,我才发现 有人在身边陪伴着 是件多美妙的事情。在大家坐在一起发呆 没话说的时候,我居然也可以开心到窃笑……不知道等我回复到一个人生活的时候,还会不会觉得开心。
其实在这边的大多数日子都是无聊的,整天对着电脑也还是觉得没有乐趣。但我很珍惜这无聊或有趣的每一天,因为我知道这样相对而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我摆脱掉学生这个头衔之后,都不会再有。就算现在的生活再无聊再寂寞,我以后也一定会无比的怀念这一段时光。所以我不会常想着要回国,不会期待着“假如”。既来之则安之,泥泞的道路更容易留下深刻的足迹。
我今年暑假没有安排任何的旅行计划,我就只想好好呆在家运动健身,看看朋友,陪陪爸妈,每天做做三餐给他们吃。我很期待这个暑假,期待见到你们,期待跟你们一起度过这个炎夏。
【感谢Dannya为红领巾投稿分享她的英国留学日记!】
*如果你的留学生活也很多姿多彩,欢迎给我们投稿*

加载中…